马斯克的对手真的来了! 马斯克的对手 马斯克有对手吗
创始人
2025-11-10 20:30:52
0



文 / 王浩纯

来源 / 节点财经

在小鹏汽车一年一度的「科技日」上,聚光灯的焦点并非来自最新款电动汽车,而是一个名为“IRON”的人形机器人。

它以一种被工程师形容为“仿佛在太空漫步”的轻盈、平滑的“猫步”走上舞台。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称其为“最像人”的人形机器人。然而,就在演示视频传遍全球互联网的几小时内,一种截然不同的叙事开始发酵。



在社交媒体和投资论坛上,评论蜂拥而至,核心观点惊人地一致:“这太流畅了,里面肯定藏着一个真人。”

这场突如其来的“真人扮演”风波,以及小鹏汽车后续戏剧性的回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不仅可以一窥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战略“野心”,更能洞察在具身智能这条万亿赛道上,资本、技术与信任之间的平衡。

01 “真人风波”与市场悖论,为何真实比完美更值钱?

对于何小鹏和他的人形机器人团队来说,公众的质疑是一剂“既高兴,又哭笑不得”的猛药。

一方面,“真人扮演”的评价侧面证实了IRON在步态模拟上取得了惊人的突破;另一方面,它几乎抹杀了团队七年的研发成果。

为了平息这场公关危机,何小鹏采取了一个在科技发布史上极不寻常的举动,他发布了一段“一镜到底、没有剪辑”的视频,近距离展示IRON的细节,以辨别真假。

这场风波的真正价值,体现在随后24小时内资本市场的戏剧性反应中。

11月5日,在科技日舞台演示之后,小鹏汽车在美股纳斯达克非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跌了超过3%,市场将其解读为又一场精心策划的“画饼”或“利好出尽”。然而到了11月6日,在何小鹏发布那段旨在“证伪”的一镜到底视频后,小鹏汽车在港股应声而起,午后直线拉升,一度涨超6%。

《节点财经》认为,市场的逻辑链条清晰无比——在一个人人都在谈论AI大模型的时代,投资者对华丽的演示文稿和CG特效已经麻木。他们真正渴求的是“可被证实的真实性”。直到何小鹏用最原始、最不加修饰的证据打破了第四面墙,市场才真正开始重新评估小鹏汽车的工程能力。在2025年的具身智能赛道,可被验证的“真实”,已经成为比技术参数本身更强劲的市场催化剂。

那么,这个引发争议的“皮囊”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技术?如果说市场的反应是“面子”,那么IRON的硬件配置就是小鹏汽车敢于下注的“里子”。

IRON站立时高178厘米,重70公斤,其核心驱动力来自三颗小鹏自研的“图灵”(Turing)AI芯片,算力总和高达2,250 TOPS。这一算力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汽车的需求,更接近于一个移动的数据中心。



但IRON真正的突破在于两个关键点:动力来源和设计哲学。

IRON是业内第一款宣布使用“全固态电池”的人形。

这不仅仅是一次迭代,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于在室内(如商场、办公室)运行的人形机器人而言,安全要求甚至高于汽车。全固态电池带来的“极端安全”特性,以及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轻的重量,是IRON能够实现灵活运动和商业化部署的基石。小鹏汽车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积累的电池技术,直接“降维”应用到了人形机器人身上。

IRON的设计目标是“更温暖、更亲密”,为此,它全身覆盖着“合成皮肤”。

但最具争议的是其外形,小鹏汽车大胆地背离了行业内普遍采用的男性化或中性化工业设计。IRON在发布会上展示了明显的曲线感、更女性化的形态”,同时小鹏也披露了更具肌肉感的“男性”版本。

一位从事机械设计的从业者告诉《节点财经》,这种被称为“极端拟人化”的机械设计,其背后的逻辑是,与其制造一个“几乎像人”从而引发“恐怖谷”效应的机器,不如制造一个“明确是人”(包括清晰的性别特征)的人形机器人。这种清晰的社会性别编码,可能会帮助人类更快地在心理上将其归类,从而跨越“恐怖谷”,更快地建立社会接受度。

02 从造车新势力到全球具身智能公司

发布机器人,从来都不是为了卖机器人,这是小鹏汽车试图实现的一次“身份跃迁”。

何小鹏的演讲清晰地表明,他正在效仿特斯拉的剧本,将小鹏汽车从一家“使用AI的汽车公司”重新定义为一家“制造汽车、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AI公司”。

小鹏汽车也宣布了一项惊人的投资计划,未来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投入1000亿人民币。这笔投资的真正核心,并非IRON本身,而是驱动IRON的“大脑”——小鹏的第二代VLA大模型。

VLA 2.0是小鹏整个“物理AI”战略的技术基石,它被设计为一套统一的AI架构,同时驱动小鹏生态中的所有产品,包括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人形机器人的感知、对话与行动、飞行汽车的自动驾驶与飞行、以及即将推出的L4级自动驾驶网约车。



就在科技日结束后不久,小鹏汽车的合作伙伴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将在其2026年于中国上市的大众品牌新车型上,搭载小鹏汽车的图灵AI芯片和VLA 2.0驱动的驾驶辅助系统。

《节点财经》分析,这笔交易的意义极其重大。它不仅在技术层面验证了这项驱动核心技术,在商业层面,小鹏的“物理AI”战略已经获得了全球顶级汽车巨头的商业背书,也让小鹏汽车的未来价值,不仅局限在C端,更在于B端——向其他传统制造商“出售”其已经过验证的技术模型和芯片。

03 人形机器人的赛道抉择:为什么不做家务,也不进工厂?

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拥挤。

赛道上挤满了巨头,特斯拉的Optimus正在工厂内进行测试;而中国本土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其Walker S机器人已在汽车工厂“进厂实训”;甚至小鹏的竞争对手理想汽车也在6月成立了人形机器人部门。



然而,何小鹏却公开“唱反调”。他明确表示,让人形机器人在现阶段进入工厂“拧螺丝”或进入家庭做家务,“仍不是最佳应用场景”。

何小鹏的逻辑非常务实,直指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痛点——手。

他在科技日上解释,在工厂场景中,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是其最昂贵、最易损耗的部件。在测试中发现,执行拧螺丝这类重复性工业任务时,机械手损耗极快。“一只人形机器人手部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昂,相当于雇佣一名工人几年的费用。”。在经济账上,这完全不划算。另外在家庭场景,最大的挑战是安全性,家庭环境的非结构化和不可预测性远超工厂,任何一次失误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基于这个判断,小鹏汽车为IRON选择了一个极其精明的“最小可行市场”,优先进入商业服务场景,比如担任接待员、导游、个人购物助理等服务角色。比如计划2026年让IRON进入小鹏汽车的线下门店,承担讲解和服务工作。

另外,小鹏宣布宝钢将成为其生态伙伴,但IRON的任务不是去拧螺丝,而是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探索巡检等应用。

《节点财经》认为,无论是做接待员还是巡检员,这些任务的核心价值都在于背后VLA 2.0的视觉感知、导航和交互能力以及极端拟人化设计带来的亲和力。这些任务几乎不需要复杂、高强度的“双手”操作。这意味着,小鹏汽车可以巧妙地绕开全行业最昂贵、最难解决的灵巧手和力反馈问题,用一条风险更低、成本更可控、也更快的路径,率先实现商业化。

04 汽车工业“围攻”具身智能?

小鹏的IRON机器人只是冰山一角。

近期,广汽集团、比亚迪、零跑汽车、吉利、上汽、北汽等众多车企已通过自主研发或战略合作,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这种跨界并非简单的多元化经营,而是一场深刻的、由技术和市场驱动的“巨大趋同”。

《节点财经》认为,车企扎堆进入具身智能赛道,背后是技术同源、内部需求和资本叙事三重驱动力的必然结果。

首先,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其核心技术栈的自然延伸,人形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汽车在底层技术上存在高度共通性。其次,车企不仅是机器人的制造者,更是其第一大潜在客户和完美试验场,汽车工厂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可能率先落地的场景,另外通过在自家工厂部署机器人 ,为车企提供了一个封闭、高效、低风险的数据飞轮,这是纯粹机器人公司难以企及的优势。另外,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升级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变量,自然也是资方最感兴趣的新故事。



车企耗费巨资入局,其目并非仅是为了实现生产线自动化,而是指向一场更深远的商业变革。

其一是自我迭代的自动化产线,这中间人形机器人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生产力的“母机”。它们在工厂里组装汽车 ,未来还可能维护、修理甚至制造其他机器人,从而构建起良性的生产品循环。

其二,更长远的目的,是成为“物理世界”的AI平台服务商,将其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上验证过的“AI大脑”打包成服务,授权给物流、零售、医疗、第三方制造业等任何需要物理智能体的行业。

其三,是面向资本市场的战略叙事,如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预测,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潜在价值高达5万亿美元。通过高调进入具身智能赛道,车企向投资者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它们的目标市场已经扩大了至少两到三倍,这为它们持续投入巨额研发提供了合理的估值支撑。

2026年,正在成为行业“交付”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对于小鹏汽车而言,这是其“身份认同”的终极大考。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是从“画饼”转向“利润”的转折点。

市场对小鹏IRON机器人“真人风波”的戏剧性反应 ,已经为所有玩家敲响了警钟,资本的耐心正在耗尽,华丽的演示文稿已不再值钱。未来18至24个月,竞争的焦点将迅速从“谁的演示更流畅”转向“谁能率先实现可验证的规模化部署”和“谁能率先跑通商业闭环”。

IRON机器人无论作为“接待员”的职业生涯是否成功,它都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它迫使市场重新审视了小鹏的AI能力。现在,所有入局的车企都仅剩最后一项任务,证明这个看似“好到失真”的科技,也能带来真实不虚的利润。

*题图由A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解液产业链龙头,股价5天翻倍... 作者丨董鹏编辑丨骆一帆电解液产业链,成为了近期二级市场最受追捧的对象。11月10日,华盛锂电再次涨停...
国货户外崛起的「伯希和样本」 ... 文 / 安妮来源 / 节点财经很长一段时间,运动服饰并非服饰品类的超级主角,但近几年,随着健康生活方...
千亿云南白药换届,62岁董事长... 【高管动态】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工作,董事长和副董事长获得连任,管理团队有待官宣。...
11月10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1... 2025.11.10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品大事】闻泰科技:重大资产出...
IPO失败,原因曝光!国联民生... 一家成立二十余年的电子元器件企业,从创业板上市梦到“卖身”上市公司,最终均以终止收场。贝特电子,这家...
聚焦进博|在“情绪消费”浪潮中...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现场,Crocs展台前聚集了不少年轻观众。鲜亮的各式鞋款...
贝壳“渡劫”:三季度利润大跌3...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闺蜜财经图片由AI生成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2025年第三季度,贝壳交出了一份...
够狠!苏农银行行长王亮未来半年... 11月10日,苏农银行发布公告,公司行长王亮、副行长费海滨和耿植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
通威持续上涨!行业集体“回血”... 光伏板块持续上涨!截至11月10日收盘,光伏板块持续上涨,其中,国晟科技(603778.SH)、兆新...
双11前夕白酒股集体“狂欢”!... A股白酒板块迎来集体大爆发。 截至11月10日收盘,白酒板块(BK0896)报收2349.92,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