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贷市场的重大利好消息频频传来。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可能即将迎来存量房贷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并允许存量房贷转按揭。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居民的利息负担,也对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消息称,金融监管机构提议将存量房贷利率共计下调80个基点,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将在未来几周内实施,第二次预计在明年初。此次下调适用于首套和二套房贷,覆盖面广泛。同时,允许贷款人寻求更低利率的转按揭也是这一轮政策中的亮点。
这一消息的来源可以追溯到7月份的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4)》中,该报告提出:“理顺增量和存量房贷利率关系,有效减轻居民利息负担,释放公众投资和消费动力。”这表明政策的出台有其深远的背景和计划。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调空间,但也面临银行净息差收窄等因素的约束。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是将居民的贷款成本降低,但同时需要确保银行的合理利润,从而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
数据显示,今年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0.1和0.35个百分点,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已跌至3.25%左右,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则为3.6%。同时,有部分城市的银行贷款利率已经开始进入“2时代”。
允许贷款人寻求更低利率的银行进行转按揭,这一政策如能实施无疑会对银行业造成重大影响。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业绩会上回应:“政策推出将对银行业存量按揭利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然而,这也将促使银行主动降低存量贷款利率,以防止优质客户的流失。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8月全国整体房贷平均利率在3.3%左右。但即便现行的房贷利率下降明显,存量房贷平均利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这种“剪刀差”将很可能通过政策的实施而缩小。
同时,央行数据显示,存量房贷总额为37.79万亿元,同比下降2.1%。在银行业面临提前还贷潮和资产减值的双重压力下,提前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成为稳定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必要措施。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依然巨大,但通过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无疑可以为市场注入新的动力。预计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为房贷借款人每年节省数千亿元利息支出,进一步增加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复苏。
银行业虽然将面临利润摊薄的压力,但考虑到整体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适时调整政策,共克时艰,已经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期待看到这波利好政策带来的积极变化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