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刘博在11月6日的新浪财经直播中为大家解读了十五五规划的逻辑主线,以及G2缠斗大背景下的资产配置核心。以下为本次直播的文字稿整理。
1.刘博可以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评估一下现在各类资产的态势吗?比如黄金、美元等等。
黄金我以前讲过的,在G2长期历史性竞争的时代背景下,黄金是最好的定投资产。一般而言,黄金投资不太依赖精准的时机选择,只要手头有闲钱,持续进行定投就是一个不错的策略。看最近两三年,定投黄金变现出了极高的夏普率,在所有大类资产市场中表现中都表现出很好的夏普比率。
从长期趋势来看,不用太考虑价格,当下的中美“缠斗”阶段(双方紧密纠缠、不断斗争,难舍难分的状态)。这种局面可能持续十年甚至二十年之久,并且难以分出胜负。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黄金未来的上涨空间和时间跨度或许会远远超过过去半个世纪。这个波幅是无法预知的。特别是这次在东大和西大,新王与旧王更替的历史进程背景下,黄金作为美元资产未来价格定格在哪里,往上看的顶很难用数字去衡量。简单讲就是最好的定投资产。
当然如果看东升西落这个历史趋势的话,那么东大的核心资产——股票,无疑是最具潜力和丰厚回报的资产了。若坚信这一剧本走向,那么东大的权益资产就一定是最好的资产,是未来最具进攻性、最值得布局的市场。着眼明年春季的情绪窗口做布局的话,也要放到这个剧本里去看。新王与旧王之间的更替,最集中的斗争领域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能源体系与科技体系。一个王朝的根基往往取决于这两大基石。
美国或美元王朝的能源体系以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石。而未来,中国作为东方大国,若要奠定属于自己的新王朝,必然要构建独立于化石能源体系的对立面,构建一个的自主可控的能源体系。凭借东大现在的工业霸权和统治力,构建一个绿色能源体系搭配循环经济生态,登顶未来能源体系的基石。
在科技体系方面,我们也必须构建完全自主可控、不被卡脖子的完全独立于西方的科技体系。科技体系的核心就是去打造完整的IC产业链。从科技自主可控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形成一个封闭、完备且不受西方掌控的产业体系,确保在关键技术环节没有任何短板。所有的市场情绪就是科技和能源这两个方向。具象化去看,主要是以下几个:
第一,国产算力链。这是我们科技自主可控的关键领域,不能在任何环节受制于西方的,形成完整的封闭的IC产业体系。
第二,储能与新能源。这是中国工业统治力所催生的强大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一定是要占领制高点的。
第三,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属于能源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
第四,我们的杀手锏,材料工业。材料是现代经济体系的短板所在,根据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乘多少水往往取决于你最短的板子的高度。这个最短的板子就是材料工业,材料产业。
今天,中国在智能、能源、生命三大方向的关键产业材料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工业统治力。或者说,在许多基础材料领域,中国正在实现突破,并迅速的工程化验证,抢占制高点。比如我们印象深刻的,G2较量的稀土产业链。比如液态金属这个最硬最有弹性的完美金属,液态金属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巨大的工业产能。再比如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这可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新材料。在未来的固态电池,有望被广泛的运用,有的中国公司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验证。包括中国在核聚变能源方面的钍基熔盐反应堆也已经迅速产业化了,未来如果我们能在聚变能源上率先实现系统性突破的话,那么过去一百多年的化石能源体系就会被完全颠覆。
从这些材料领域的突破可以看出,中国有着巨大的工业体系和科研能力。这些就是中国工业的“杀手锏”,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关键领域。反映在股票市场上,他们很可能成为未来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大牛股,跑出极大的市场溢价。所以未来的机会还是要围绕着这个时代剧本,过去人生发财靠康波,现在发财要靠科创。特别是在G2两强争霸的时代背景下,科技的突飞猛进将创造出巨大的资产溢价。对于国家而言,就是改变国家的命运。对于个人来说,就是改变个人的财富。
2.近两周有一些重要会议,四中全会和十五五的规划发布。刘博可以给分析一下整体的逻辑脉络和投资机会吗?
上个月中国开了一个最重要的会议,四中的核心议题就是十五五的规划了。所谓十五五,就是我们在制定的一些明确的目标:2026年到2030年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整个公报大家也在学习,但是给我的第一个冲击就是两个字——进攻。这是一个极具进攻性的报告,我们看中国的标志性的政治文件,不光是要看中间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体会这个文件的语境。他的气势是什么样的取向,我觉得这个比内容可能更重要。如果说我们十三五,十四五把自己打造成了最强的工业力量,相当于我们中国人花了十年的时间,让自己爬到了珠峰的那个大本营。那接下来的十五五甚至十六五,未来的五年、十年,我们完成的一个目标就是两个字——“登顶”。去冲击那个最高点,8484,现在还有最后五百米。
所以从文件的语境用词,都能感觉到和十四五的明显的变化。比方说,文件讲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力的时期”,这个“全面发力”非常形象。这是我刚才讲的那个意向化的那个场景,最后500米的冲刺。然后讲到了未来十五五提到“必胜信心”,而且要积极的应变求变,要敢于斗争,要善于斗争,强调的是斗争。十四五的用词是什么?是一个防御、防守的语境。十四五的主题词是是底线思维,是供给侧,是要化解风险。但是十五五的主题词是全面发力,积极应变求变,必胜信心。要斗争,这些都是主动性的,你是个进攻者。
所以经常有人让我讲观感的话,我会用的四个字,即“攻守易势”。十四五的时候我们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放在一个防守的角色定位。但十五五很明显我们变成了一个进攻者,一个强者思维去构想未来的框架。所以十五五我们制定的一个目标,就是要保证要实现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快速发展”这个词已经很多年都没看到了,现在重提了这个词。中国是一个巨大的超级经济体,从购买力评价去看中国早就已经显著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了。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要以快速发展的一个状态去完成五年。这个用词的分量,它语境的变化是颠覆性的。后面带的是“我们是要创造一个奇迹的新篇章”。
更有研究者讲的比较多的就是,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词大概已经有十多年没出现在中央的文件中了。现在重新把这个词提出来,我想这就是中国的最高决策层的审时度势。他看到了今天中国在G2的激烈对决中,我们逐渐已经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战略优势。在这个斗争中我们逐渐变成了一个强者。这和几年前的防守状态完全不一样。我们已经是战略优势的一方,接下来的五年就是如何把这个战略优势转化为战略胜势。这是人民日报的评论版文章,所用到的标题。从战略的优势转化为战略的胜势,这就是我们十五五的目标。
具象来讲,围绕G2的斗争的时代背景,我们要做几个事:一个是要奠定中国自己的能源体系。既然是代表未来的新的王朝,一定是自己说了算,自己制定的一个能源体系,未来的能源体系。这就是中国的绿色能源加循环经济生态。第二个就是,一定要打造一个完全独立于美国的,独立于整个西方的独立自主,自主可控的完备的一套科技体系。核心就是整个IC产业链,必须是完整完备的,独立的,能形成一个闭环,没有不任何短板卡在人家手里面的。我有这样一个说法:中国人一定要造一个金刚罩,把自己罩起来,这就是中国科技体系的目标。第三个就是,不光要有个金刚罩,还要有个杀手锏。我不光是自己金刚不败,还要拿捏你,作为一个未来的主导者,你要在手里拿住一个产业链的软肋,那个制高点要掌握在我的手里。
这个杀手锏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材料。中国的材料体系一定要做到全球的统治力,材料产业就是中国经济的杀手锏。比方说这一次的稀土。现在整个世界的高科技产业,看上去高楼大厦非常的宏伟,其实它底下的基座,某种意义上讲都顶着一个纤细的小木棍,这就是中国的稀土冶炼。要是没有这个小木棍,高楼大厦就会瞬间崩塌。包括无论是军工、半导体芯片、航空航天、机器人、汽车、新能源等等高端的产业。
这个稀土产业链就是中国人掌握的命门,一个极限的、不对称的结构。整个稀土产业链的产值也就一百多亿美元,但它上面顶着的是三四十万亿美元的科创资本市值。这一百多亿,如果我要封闭,那上面的高楼大厦,几十万亿的市值可以瞬间崩塌。所以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去掐灭美国的AI的繁荣。但是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我们还没有必要到这样拼命。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给我一个三五年时间构建一套完全独立于西方的科技体系。有了金刚罩,未来也打不了我,同时也有杀手锏,随时能够掐灭你。那么,无可争议的东大就成为这个世界未来的秩序制定者,这是顺理成章的。我理解的十五五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感官。
3.刘博怎么看大宗商品在未来的表现?
和未来AI与能源体系绑定的大宗商品及其相关产业链,一定会和稀土一样,会走出一个大趋势来的。可以看到稀土和未来能源体系的趋势性非常强。和未来AI科技体系绑定的资源一定会走一个大牛市。
4.刘博怎么看电力股?
这个方向的增量肯定是在于在出海。美国十分老化的电网。是急需新一轮的基础设施投入的。如果他不想坐以待毙的话,那还是要拼一下的,就会全力的往这个方向冲刺。不光是AI算力的投资,更是基础设施的投资。现在这个瓶颈已经很明显了,整个美国的电力能源物理结构,已经非常老化了,和今天美国算力供应链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美国AI的繁荣链条的脆弱性暴露。所以美国在未来的电力基础设施方向的投入会比较大。美国本身又没有制造能力,整个工业已经完全空心化。那这个未来的能源基建,还是要靠中国的海外的供应链。我也很看好这个方向的资产溢价。
5.刘博怎么看券商?
券商作为旗手的作用已经不需要了,现在可以把它当做牛市的影子,如影随形。如果是一个很长时间的牛市的话,那券商一定会如影随形的,会获得不菲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