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就面向未来智慧交通、完善汽车数据产权立法及完善汽车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以顶层设计推动大装置建设
朱华荣首先提出了《关于建设面向未来智慧交通的混合现实大科学装置的建议》。他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市场,伴生海量中国驾驶场景及用户数据,对车辆被动安全、智驾安全、信息安全领域提出更多挑战。当前,各汽车强国均已建成或在建集成车、路、云全交通要素在环的未来交通混合现实大科学装置(大型驾乘模拟器),将前述问题在实验室环境中安全、可控地复现、分析与解决,而我国在该领域暂空白。
朱华荣认为,我国在该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一)中小型装置重复建设,大型装置空白。重复低水平建设及研究造成资金、人力、时间等资源浪费,致使效率低下、技术分散,阻碍真正有价值的成果的出现。(二)存量装置软硬件高度依赖国外供应商,自主可控欠缺。现阶段各已建及在建中小型驾乘模拟装置软硬件高度依赖国外供应商,带来数据安全、技术安全、经济安全等风险。
对此,他提出了几项改善建议,包括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以顶层设计推动大装置建设:(一)建立产学研用融合科研平台,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建议联合多方建立产学研用融通平台,依托平台共建共用国际领先的驾乘模拟大科学装置及配套软件库、场景库,填补国内空白。(二)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规划,以保障资源投入。
明确汽车数据中个人信息界限,细化产权规定
近年来,汽车数据安全是一个热门话题。
在朱华荣提出的《关于完善汽车数据产权立法的建议》中,他认为,随着汽车行业由“硬件主导”到“软件定义”的发展,汽车之于用户已不再是单纯的出行工具,已由“单一工业品”到“新数智空间”产品的属性变迁。而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汽车数据中非个人信息边界模糊,权属不明。
因此,他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一)明确汽车数据中个人信息的界限。车辆自身及零部件工况类数据,道路、天气等与外部环境有关的数据,无法识别到具体个人,应不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而车控类数据及应用服务类数据中的不同数据与个人的关联性存在很大差异,需要从立法层面进一步予以明确。(二)细化汽车数据产权规定,落实车企对汽车数据的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
建议进一步在汽车行业落实《数据二十条》规定的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立的数据产权规则,促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推动车企与险企“总对总”合作,降低保险购买成本
同时,朱华荣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汽车消费环境,鼓励市场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他指出,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一)消费者购买汽车时,部分环节仍不支持线上化办理及流转,影响消费体验、办理效率,增加成本。(二)国家鼓励数据要素作为生产资料流通,通过数据算法赋能,为消费者带来精准、及时、差异化的消费体验,但因各种因素限制,数据流通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三)部分地方政府对汽车行业制定的政策不统一,或行业部分政策相对缺失,导致消费者车辆使用公平性、品牌竞争公平性、加速保有车辆更新换代受到影响。(四)车险业务中间渠道多,保费不一致,消费者投保体验不佳。
对此,朱华荣提出了改善建议。其中包括(一)建议推行汽车消费零售发票电子化,上牌办理流程线上化,实现便民流程办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二)建议审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监管要求,加快数据流通平台与机制的建立,赋能企业创新消费体验。(三)建议统筹完善汽车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汽车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四)建议推动车企与险企“总对总”合作,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消费者保险购买成本。
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
此外,朱华荣还对非汽车领域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的建议》。
他认为,当前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优质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因此,建议(一)提升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医疗水平。鼓励省级、市级医院建立帮扶和合作诊疗机制。(二)建立重大、特重大疾病专家联动(线上)会诊机制。(三)打造“健康档案库”,让“智慧医疗”辅助医生诊断,提升治疗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四)快速推动“互联网+医疗”,加速互联网医院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够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加大医药店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一般性社区医疗能力,防止过度医疗。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