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东
金
条
您是XXX吗?”
“您有一张京东金条未关闭
不关闭的话,需要交滞纳金”
京东金条不关闭需要交滞纳金?
打来这样一通电话,你会相信吗?
东营马女士接到这样一通电话
听说需要交滞纳金并牵扯法律责任
于是稀里糊涂地被骗20 余 万元。
➥
骗
局
解
析
此类诈骗往往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以注销、不合规、影响征信、交滞纳金等话术对受害者施压制造恐慌,再搬出“银监会”对受害者进行洗脑,引导消费者进行转账、共享屏幕等操作实施诈骗,诈骗分子还会向受害者出示伪造的证件、营业执照或通过事先获取的受害人身份、银行卡等具体信息,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让受害人深信不疑。
真
实
案
例
➥
马女士接到自称是“京东客服”的来电, 对方称马女士的京东金条需要关闭,否则的话需要付滞纳金。马女士按照对方说的操作下载“乐某投屏”APP,并且在该APP上与对方语音聊天。对方称马女士的京东金条关闭不了,因为马女士银行卡有贷款。
马女士信以为真,并在对方的指引下,开启了共享屏幕。随后,对方声称需要将她京东金条里的“虚拟资金”全部清空,诱骗马女士把账户额度全部提取出来,转到所谓的“银监会官方账户”上。再以需要关联账户为由,引导马女士转出花呗、微粒贷、中银E贷、银行信用卡贷款额度等... 加上个人账户存款,共计被骗金额达20余万元。
挂断语音通话后,马女士拨打京东官方客服再次确认是否关闭成功时,方知被骗后拨打110报警。
警
方
提
示
1
2
不要与任何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不要在有“屏幕共享”的情况下打开支付软件、银行账户信息等操作页面中进行涉及输入密码、转账汇款等相关操作。
3
来源:东营市反诈中心
本报法律顾问:山东汇研律师事务所 王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