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提质升级 扩大冰雪消费 春节将至一大波促消费利好来了
admin
2022-01-17 01:19:00
0

原标题:线上提质升级 扩大冰雪消费 春节将至一大波促消费利好来了

节假日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释放的关键时间点,眼下年味渐浓叠加冬奥将至,又一波促消费利好随之而来。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适应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和提质升级需要,提质升级线上消费,以冬奥为契机点亮冰雪消费新热点。同时引导居民绿色消费、合理释放住房消费,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

十大举措促消费

今年春节期间,我国仍然面临着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的现状,因此,在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契机,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也有利于推动一季度经济的平稳开局。

为此,《通知》提出了10个方面的工作举措,包括打造线上节庆消费提质升级版、有效拓展县域乡村消费、乘势而上扩大居民冰雪消费、大力提升文旅休闲服务供给、进一步激发智慧零售新活力、积极发展绿色消费、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等内容。

疫情背景下,适应需求变化,创新开拓思路是促消费的一大重点。例如在打造线上节庆消费提质升级版方面,《通知》提出,引导电商企业开启春节“不打烊”模式,线上举办年货采办、赶大集等促销活动。结合节庆特点,推出更多定制化、智能化、绿色化商品,重点推广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老字号等优质特色产品。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联合企业发放消费券、惠民券等。

乘风冬奥会,扩大居民冰雪消费也是重点之一。《通知》提到,要积极实施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宣传推介,丰富周边游、近郊游、冰雪旅游产品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消费活动,优化交通通信、装备器材销售租赁、应急救援等服务,鼓励降低门票价格和停车费等。

而在县域乡村消费方面,《通知》也表明,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通过企业让利、降低首付比例等方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高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民宿经济等服务品质,推出一批春节民俗主题乡村旅游线路等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促消费的开展离不开疫情防控的情况。对此,《通知》也提到,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满足居民节日消费需求,坚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稳定和扩大消费,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低风险地区要保障城乡居民区域内短途合理流动和正常消费活动。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供应,确保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此外,《通知》还提到,要创新丰富年节餐食,鼓励提供多品类套餐、自主配餐、网上预订年夜饭食材等服务,鼓励制售半成品和“净菜上市”。

“打造线上节庆消费提质升级版、扩大居民冰雪消费、发展绿色消费与促进住房消费,《通知》中的这几点值得格外关注,这体现了应对疫情和配合冬奥会、消费新潮流以及房地产调控转向的最近形势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改善预期、保障供给同时发力

能够看到,政策发力之处也是促消费重点所在。例如当下,线上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拉动内需、产业振兴的新动能、新引擎,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袁帅以直播带货为例分析称,这种方式以“便民、惠民、利民、乐民”为目的,能够将当地土产、特产助农产品及民俗年俗文化产品,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推向全国,帮助消费者实现一键采购、买足年货的幸福感。并且春节期间,多家物流不停歇,为云上年货节保驾护航。

“作为在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迎新春的精准举措,直播带货打破传统年货购物节线下实体运营形式,能够预防人群规模性流通聚集,同时,为企业、商家和消费者搭建了一个热闹红火的年货交易平台,能够在推动假日消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袁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促进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预期和保障消费供给两端需要同时发力。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针对中小微企业,《通知》提到要落实好纾困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同时健全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加大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岗力度,落实稳岗返还政策等内容。

针对困难群众等群体,《通知》也提到,要加大兜底性保障力度,实施好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和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等专项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千方百计满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消费需求。

“如何增加民众消费能力、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民众消费意愿以及消费便利度,只有解决好这些难点,促消费具体措施才能真正落实,有效带动假日消费活动增长。”柏文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提振经济增长

“节假日在带动消费方面潜力不容小觑,期间消费规模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约10%,而且上升速度特别快。”袁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也是国家层面愈发关注节假日促进消费的根本原因之一。

以去年春节为例,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2020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聚焦北京,以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为例,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便实现38.9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8.8%,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超1600万人次,同比增长35%。

而消费更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当前,中央层面正在积极谋划2022年的促消费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重点时就曾提出,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

去年末,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也曾提到,2021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呈恢复增长态势,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4%。当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消费受疫情影响最直接,我国消费增长的潜力和动力仍未完全释放。2022年,一方面要创新方式、开拓思路,推出更多新招实招、管用的招,增强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另一方面,补齐城乡流通短板,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消费升级。

在柏文喜看来,假日经济是促进消费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活跃社会文化氛围的重要依托。我国高度重视促进节假日消费,一方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假日生活,另一方面也以此拉动了经济增长和就业率。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实习记者 韦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昨日及六月ETF资金流入排名→... Wind数据显示,在6月30日的非货币ETF市场中,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份额增加21.90亿份...
中信证券: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中信证券研报称,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特斯拉大跌!发生了什么? 特斯... 2025.07.02本文字数:1243,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胡弋杰美股周二涨跌互现,...
ST新潮“宫斗”的背后…… s... 股份收购了,还要想办法控制董事会上市公司治理是一个永恒的财经话题。关键还在于掌舵方的能力和胸怀。股神...
“2025首席策略荟”:聚焦机... 在A股上半年收官之际,由第一财经和九方智投共同举办的2025首席策略荟于6月30日在上海成功举行。随...
AI爆发才开始!但斌最新发声:... “回顾过往,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错失一个又一个时代?投资要找主因,不要被次要因素干扰,加息降息以及经济衰...
一日惊魂之后,如何看待当前的银... 最近,银行成了A股当红辣子鸡。事实上,2025年初至今,股份制行、农商行、城商行均大涨近20%,领涨...
牛市早报|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 【市场数据】截至7月1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39%,报3457.75点;科创50指数跌0.86%,报...
IPO受理现小高峰,未盈利企业... IPO受理迎来年内小高峰。截至6月3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6月新受理150家拟IPO企业,创下今年以...
港股IPO热潮涌动,内资券商抢... “当前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从目前排队情况看,这一轮港股上市热潮至少将持续至下半年。”摩根大通香港上市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