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北京时间8月10日美股盘后,金融科技公司陆金所(NYSE: LU)发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得益于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股价在盘后大涨10.96%。
陆金所是美股金融科技概念股中首家披露2021中期业绩的公司,中概股近期面临监管政策趋严等较多不确定性,但个股方面仍有利好消息提振股价。
8月9日,360借条APP在华为应用市场已恢复上架,用户已可正常下载使用。此前,360借条产品因个人信息违规事项下架,股价一度受挫。受恢复上架消息影响,360数科(QFIN.US)周一股价涨超8%,市值为33.09亿美元。同一天,港股的51信用卡(2051.HK)或受中期业绩预期亏损收窄消息影响,其单日涨幅最高达8.0%,最高涨至1.10港元。此外,美股上市公司乐信(NASDAQ:LX)、信也科技(NYSE:FINV)当天也有不同程度涨幅。
从财务指标来看,金科公司正在逐渐摆脱P2P清退带来的成本负担。
8月6日,51信用卡发布公告称,预期2021年中期期间归母综合亏损将大幅减少至1.53亿-2.03亿之间,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超70%。综合亏损大幅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信贷撮合业务规模回升导致收益增加,同时P2P业务全面清退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已大幅减弱,在公司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下,使得信贷撮合资产的逾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陆金所披露的财报信息显示,第二季度,陆金所实现营收148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126.37亿元同比增长17.3%,陆金所2021年上半年已实现总收入300.79亿元,同比增长超17%。陆金所首席财务官郑锡贵表示:“我们通过不断优化部门经济、增加贷款量、改善业务组合、实施更可持续的风险分担模式、提高资产质量以及大幅完成遗留P2P产品的流失,保持了发展势头。”
从行业面来看,今年上半年个人信贷市场恢复节奏良好,央行2021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52.35万亿元,同比增加13%,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二季度增加2.78万亿元,同比多增4331亿元。
财报显示,陆金所Q2实现零售信贷收入101亿元,零售信贷收入占据79%的收入份额,此外净利息收入占比为13%。陆金所两大核心业务增长稳健,截至今年6月30日,零售信贷余额同比增长16.8%,达6068亿元,累计借款者约1550万,同比增长15.7%。
在金融科技监管方面,随着助贷行业的监管框架逐渐明朗,行业正在引导走向合规发展的新阶段。
“虽然市场对中概股的情绪因最近的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而波动,” 陆金所董事长冀光恒表示,“但陆金所的经营业绩明显改善,同时保持强有力的监管合规和企业管理。我们一直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和持续的对话,以充分掌握最新的监管趋势、意图和要求。通过在所有相关方面与众多监管机构建立并保持建设性关系,我们能够使我们自己的运营与政策变化同步。”
央行在8月9日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人民银行指导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研究将贷款年化利率作为强制性披露要求纳入国家标准。截至2021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全部明示贷款年化利率,6000 多家放贷机构以及主要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已基本完成明示工作。总的看,明示贷款年化利率有利于借款人了解实际借款成本,切实维护了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今年7月7日,部分平台机构收到央行征信管理局的邮件,要求按照“平台-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流程图进一步完善整改方案。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断直连”是继此前央行等部门约谈十三家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后续动作,约谈的重点是金融业务“持牌化”,此次政策要求则针对“数据上报化”。7月8日当天,在美股上市的几家金融科技中概股纷纷下跌,其中360数科(QFIN.US)收于26美元,单日跌幅达21.48%。乐信(NASDAQ:LX)收于9.26美元,单日跌幅12.72%。信也科技(NYSE:FINV)单日跌幅8.86%,直至目前,股价仍未收复失地。
对个人信贷的市场前景,业内人士认为,消费信贷保持一定增速的前提下,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化也会随之加剧,且消费行为向线上化加速转移,也会促使银行及助贷机构投入更多金融科技支出,为线上化金融服务提供支持。
宇信科技(300674.SZ)在日前发布的《上市银行百花齐放,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报告中表示,消费者信贷消费意愿强烈,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预测每年会以8.7%的速度增长。消费市场下沉趋势明显,同时带来的过度负债的风险,要引起足够重视。监管方面对于互联网贷款保持审慎监管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