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王怡菲)近日,网红健身房品牌超级猩猩被曝多地门店悄然关闭,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健身爱好者和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此前,该品牌以创新模式和潮流体验在健身市场崭露头角。当前,健身行业竞争不断升级,超级猩猩的困境是否预示着市场迎来新变局?
全国多家门店调整运营
据了解,超级猩猩从去年开始便已陆续调整并关闭部分门店,其闭店范围涉及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其中福州、厦门两地成了运营调整的“重头戏”。去年6月,超级猩猩以联营模式进驻这两座城市,同步开设8家门店(福州5家、厦门3家),然而仅一年后,这些门店便从线上全面下架,歇业关闭。

超级猩猩门店版图城市。(图片截自超级猩猩官方App)
公开资料显示,超级猩猩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刘舒婷以“集装箱式健身舱+团课+按次收费”的创新模式切入健身市场,品牌“无需年卡”“灵活预约”“无强制推销”的特点令其迅速走红健身圈,2019年,其完成了3.6亿元的D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曾立下“10年时间开出1万家门店”的目标。而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超级猩猩全国门店的数量为30余家,到2022年3月快速扩张至243家。然而,截至2024年年底,其全国门店共计260家,两年时间内仅新增了17家,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针对闭店传闻,超级猩猩官方客服回应称,部分门店关闭是因租赁合同到期但未续约,此外,品牌在关店的同时也有新店落地,例如本月开张的成都仁和新城全能店、三里屯盈科中心全能店。而对于在福州、厦门市场的“折戟”,客服则表示,“考虑到实际经营效果决定关店,至于未来是否会重新回归,目前尚未收到相关消息。”超级猩猩创始人刘舒婷则表示“未来将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优先保障门店运营质量。”
健身市场开启“高级”比拼
超级猩猩的扩张困境的背后,是健身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近年来,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品牌“破势”而出。
“双11”期间,新兴品牌Savage在北京、上海、深圳的4家新开门店,推出了“全城12元10节团课”的极低价活动。也有资深健身爱好者表示:“福州、厦门的运动人士都喜欢去超鹿运动,价格比北上广的健身房便宜很多,上完课还能自由练习、洗澡。”
当下,健身市场加速扩张,月付制、智能化运营模式渐成行业主流,市场竞争已迈入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竞技比拼的阶段。资深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过去行业问题集中在预付费陷阱、服务不规范,现在大家都摒弃了传统的推销模式,比拼的是“真功夫”。
尽管行业洗牌加剧,但健身市场的整体增长潜力依然可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10.1%,明显高于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此外,全民运动健身热潮也在持续升温,据商业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统计,7月,全网运动健身相关内容互动量达到1.66亿次。
“市场需求在升级,倒逼行业转向更高水平的比拼。”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真正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健身品牌,一是能打造专业、多样化的训练方式,精准适配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二是完善运营服务,强化教练团队规范化管理,提升终端体验;三是在智能化、便捷性和安全保障上形成优势,也兼顾一定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