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近千亿元“果链”巨头领益智造,冲击港股IPO 2021苹果供应链公司名单领益智造 领益智造ipo
创始人
2025-11-24 19:51:28
0


在A股深耕七年、市值目前近千亿元的“果链”精密制造龙头——领益智造(002600.SZ),正式将目光投向了港股。

11月20日,领益智造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及海通国际。若闯关成功,领益智造将成为又一家实现“A+H”双融资平台布局的消费电子巨头。

招股书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公司业绩正处于上升通道:2025年前三季度,领益智造实现营收375.90亿元,同比增长19.25%;归母净利润为19.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6% 。然而,在亮眼的利润表背后,是一张绷紧的资产负债表。

面对AI终端、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构成的“三足鼎立”新战略版图,以及近期全现金收购浙江向隆所带来的数十亿资金需求,这家制造业巨头正面临着规模扩张与流动性管理的双重考验。赴港IPO,或许正是其为缓解资金焦虑、支撑全球化野心而走出的一步关键棋局。

募资加码人形机器人与算力赛道

在外界的印象中,领益智造是精密功能件领域的“隐形霸主”。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佐证了这一地位: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AI终端设备高精密功能件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是第二名至第五名总和的两倍以上。

但在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存量博弈的当下,单纯依赖模切、冲压等传统工艺的增长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招股书发现,领益智造此次赴港募资的核心诉求,在于撕掉传统代工标签,向AI高附加值领域进行技术升维。

招股书明确指出,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入“人(人形机器人)、眼(XR)、折(折叠屏)、服(服务器)”四大核心前沿领域。这被视为公司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领益智造的野心已不局限于零部件供应商。招股书披露,公司已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运动会上斩获金牌,并与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行业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从减速器、关节模组到灵巧手,乃至整机组装,公司正试图将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大规模精密制造能力,复制到机器人领域,充当产业落地的“基础设施”。

对此,领益智造在招股书中表示,将通过拓展在高精密组件制造、系统级组装及全面性能测试方面的垂直整合能力,强化自身作为AI硬件智能制造合作伙伴的角色。

而在算力基建领域,随着AI大模型对算力需求的爆发,领益智造捕捉到了“热”与“电”的机会。

招股书显示,针对高密度AI算力服务器,公司已开发出“羽毛铜仿生结构”纳米散热技术及大功率电源产品。在数据中心能耗飙升的背景下,这些曾用于手机的微型精密技术,正在被放大应用到服务器机柜中,成为支撑算力底座的关键组件。

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汽车的跨界突围

如果说AI和机器人是领益智造对未来的押注,那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并购,则是其对当下的快速补课。

招股书中,“支持行业资源整合而进行的战略投资及收购”被列为募资的重要用途之一。事实上,回顾领益智造近年来的发展史,这就是一部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不断打破增长天花板的历史。

在汽车业务上,领益智造展现了并购执行力。2021年,公司收购浙江锦泰,切入新能源电池结构件领域;近期,公司又宣布拟以24.04亿元全现金收购有着“小巨人”之称的浙江向隆,补齐了汽车传动系统的关键拼图;此外,对江苏科达的收购也在推进中,意在布局汽车内外饰件。

这一系列动作勾勒出领益智造的汽车业务路径:通过并购成熟标的,构建起“动力电池+汽车饰件+传动系统”的产品矩阵,实现从Tier 2(二级供应商)向Tier 1(一级供应商)的跨越。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跨界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基于底层制造能力的复用。领益智造在招股书中强调,其在模切、冲压、CNC加工等领域的工艺积累,具有极强的通用性。无论是手机的中框,还是汽车的电池盖板,抑或是机器人的关节,本质上都是对金属与复合材料的精密加工。

此次赴港IPO,领益智造更是将并购的视野投向了全球。招股书透露,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与自身业务契合的高增长科技标的,如AI光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器及机器人领域的潜力企业。对于拥有全球58个生产基地的领益智造而言,港股上市将为其提供更便捷的国际资本运作平台。

财报的“AB面”:高增长下的资金平衡

然而,激进的扩张战略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领益智造构建宏大商业版图的同时,其财务报表也显露出高增长下的资金紧平衡状态。

翻开财报的“A面”,领益智造确实具备强劲的造血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75.90亿元,同比增长19.25%;净利润19.66亿元,同比增长39.6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更是高达22.97亿元,同比大增逾六成。这表明公司的主业基本盘依然稳固,能够为新业务输送现金流。

但财报的“B面”同样不容忽视,甚至暗藏隐忧。

截至2025年9月30日,领益智造的短期借款已激增至73.30亿元,较年初的31.95亿元翻了一倍有余。如果算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及其他应付款,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显著上升。

与此同时,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65亿元。虽然经营现金流向好,但面对近期全现金收购浙江向隆所需的约24亿元巨额支出,以及日常运营庞大的资金吞吐量,公司的广义准现金资产(含理财)与短期刚性债务之间存在一定的缺口。

这种“短债长投”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公司的财务杠杆。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财务费用已达3.19亿元,其中利息支出占据大头。对于一家处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制造企业而言,过高的财务成本将直接侵蚀净利润,削弱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招股书也提示,公司商誉规模较大。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11.74亿元。随着后续一系列溢价并购的完成,商誉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一旦被收购标的业绩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或将冲击公司利润。

为高速运转的商业机器加注燃料

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的必要性便凸显出来。对于领益智造而言,这不仅是资本市场的再次亮相,更是一场关乎流动性安全的战略突围。

首先,H股IPO能直接通过股权融资补充资本金,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从而释放银行授信空间,缓解短期偿债压力。

其次,海外融资平台能提供更低成本的外币资金。招股书显示,2025年前9个月,领益智造的海外收入占比已接近50%。在推进全球化布局(如印度、越南、巴西工厂)和跨境并购时,拥有港股这一融资通道,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领益智造董事长曾芳勤曾将上市公司的处境比喻为一种必须时刻保持高速运转的状态,不仅要追求增长,更要追求高质量的增长。对于领益智造来说,这是一场在高速行驶中“换轮子”的博弈。一方面,它必须维持消费电子基石业务的稳定产出,保证现金流不断裂;另一方面,它必须通过高强度的资本投入,抢占AI和汽车的战略高地,以避免在技术迭代中掉队。

此次冲击港股,或既是为了给这台高速运转的商业机器提供持续的燃料,也是为了在风云变幻的全球科技博弈中,为企业穿上一层更加厚实的金融“铠甲”。

但市场是否会为这份充满野心但也伴随风险的扩张蓝图买单,仍需等待港交所的聆讯结果以及投资者的最终投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级,又有10城入选,面临关... 文/尹倩芸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迎来重要发展节点。商务部和财政部两部门日前公示了“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
天府文旅:拟现金方式收购西部旅... 11月24日,成都新天府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府文旅,000558.SZ)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
V观财报|七连板中水渔业:股价...   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水渔业”)24日发布股价严重异动暨风险...
四连板603216:或存在非理... 11月24日晚间,四连板梦天家居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较大,现已严重偏离上市公...
蔓迪国际冲刺港交所:靠“头顶生... 3.4亿脱发人群或将撑起一个IPO。11月24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旗下拥有蔓迪系列米诺地尔类...
32万亿理财市场迎变局!中国保...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苗苗 图源:图虫创意11月24日,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保险资产管...
工业富联紧急回应“业绩下调”传... 2025.11.24本文字数:1314,阅读时长大约2.5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郑栩彤关于“AI泡沫...
英伟达财报也救不了美股科技股,... 经历几周抛售,美国科技股将最后的希望寄予英伟达财报之上,同样受到拖累的亚洲科技股亦屏息凝神。然而,上...
快手手里,还剩几张能打的牌? ... 快手走到今天,局面确实不轻松。又到财报季,快手把第三季度的成绩单摊在桌面上。表面上确实挺亮眼:营收3...
雷军斥资超1亿港元增持小米 雷... 11月24日,小米集团于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个人斥资超1亿港元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