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美股QDII基金“闭门谢客”,港股产品或受热捧 多只qdii基金宣布限购 多只qdii基金年内业绩垫底跌超45%
创始人
2025-11-20 23:02:47
0


资料图片

全文共2181字,阅读全文约需7分钟

近期,公募基金市场掀起新一轮QDII限购潮。

本文首发于21金融圈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作者 | 庞华玮

编辑 |张星

新媒体运营 | 张舒惠

11月以来,已有几十只QDII基金发布限购公告,多只明星产品选择"闭门谢客"。与此同时,场内QDII基金溢价率持续走高,部分产品溢价率甚至超过10%,甚至有产品超过20%。

业内人士表示,外汇额度紧张和策略容量饱和是本轮限购主因,建议投资者警惕高溢价风险,理性选择替代投资渠道。


美股QDII成限购"重灾区"

本轮限购潮中,以美国指数资产为主的QDII产品成为重点区域。

11月20日,4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暂停旗下5只QDII产品的大额申购,包括富国全球消费精选混合(QDII)、摩根标普500指数(QDII)、南方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南方亚洲美元收益债券(QDII) 和融通中国概念债券(QDII)等。

具体来看,自11月21日起,富国全球消费精选混合(QDII)的人民币A /C / E 类基金份额单日申购上限设置为100万元,美元份额上限15万美元。年内该基金业绩表现突出,A类份额收益高达44.31%,。

11月20日,摩根标普500指数(QDI I)对人民币份额的单个账户单日申购限额为10元,美元份额限额为1美元;南方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的A/C类份额单日上限100元,I类份额上限2万元。上述2只美元指数基金的年内收益均超10%。

不仅股票基金,就连一向稳健的债券QDII也开始限购。11月20日,南方亚洲美元收益债券(QDII) A /C / E 类基金份额单日上限设置为2 万元;融通中国概念债券(QDII)A/C类份额单日上限10万元,C类份额暂不设定期定额投资限额。上述2只债券QDII产品的年内收益在4%左右。

11月19日还有多家公司公告甚至直接暂停申购,如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宣布暂停申购,该基金由过蓓蓓管理,规模达14.74亿元,年内收益率达27.06%,在同类产品中表现突出。

同日,建信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汇添富MSCI美国50ETF也相继暂停申购,前者管理规模达15.61亿元,年内收益率为13.81%。

部分基金公司采取大额限额。如长信标普100等权重指数(QDII)自11月19日起将单日单账户人民币份额申购上限定为100元,美元份额限定为100美元;华安日经225ETF联接基金将限额设定为10元。

事实上,11月中旬以来,不少QDII基金暂停或限制大额申购,如富国标普石油天然气ETF、华夏海外聚享混合等多只QDII关闭申购通道,限购范围持续扩大。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11月以来已有逾80个涉及QDII产品调整申购额度的公告密集发布,其中大部分内容涉及暂停或限制大额申购,多只热门产品选择直接暂停申购,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分析指出,本轮限购产品主要集中在美股指数型领域,普遍具备"高业绩、大规模、高关注度"特征。数据显示,限购产品近一年回报普遍高于20%,平均规模达20亿元以上,资金虹吸效应显著。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也指出,目前额度告急主要集中在美股类QDII产品,但并非所有基金公司都面临压力,港股类QDII额度仍相对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场外买不到,不少投资者转向场内购买,导致部分QDII基金出现惊人溢价。

比如,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溢价达21.33%,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溢价12.61%。

因此,近期多只QDII ETF产品密集公告出现显著溢价交易情况,并警示风险。

“场外限购导致资金转向场内,进一步加剧了溢价现象。而基金公司主动管控将高溢价产品停牌,抑制溢价。”托合江指出。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提醒,部分投资美股的QDII溢价率已达15%,存在较大投资风险。

“巴菲特已大幅减仓美股,显示其对美股估值高的担忧。投资者要谨慎投资,不要追高一些高溢价的QDII产品。”杨德龙说。

托合江同样建议,投资者警惕溢价率超过10%的产品,关注限购状态变化,优先选择有持续申购通道的产品。

曾方芳也表示,当前相关投资风险较大,部分场内产品溢价明显,叠加美股市场波动及潜在政策变化,可能带来亏损风险。投资者应避免高溢价品种,优先选择限购额度较宽松的产品,同时不宜过度集中配置单一赛道。


限购背后

基金公司解释,限购是为“保护持有人利益”。

对此,托合江分析,基金公司的核心逻辑是防止规模过快扩张稀释投资收益、避免策略容量超载导致业绩衰减。当QDII基金因短期市场热点出现大幅上涨时,容易吸引大量短期交易型资金集中申购,申购后若市场回调或收益回落即迅速赎回。基金为应对申购需临时建仓,抬高买入成本;赎回时又需抛售资产,压低卖出价格。这种“高买低卖”的操作会直接摊薄长期持有投资者的收益。而对于主动管理型QDII基金,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往往依赖于特定市场结构、流动性条件或小众资产类别。当基金规模超过策略容量上限时,其超额收益能力将下降。

曾方芳表示,本轮限购的核心原因在于外管局对QDII额度设有上限。2025年以来美股表现突出,资金持续涌入导致部分热门产品额度紧张。

格上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QDII累计获批额度为1708.69亿美元,尽管较2024年末增长30.8亿美元,但额度分配高度集中于头部机构,导致实际可用额度"结构性告急"。

曾方芳进一步指出,策略容量瓶颈是关键因素。当基金规模超过策略容量上限时,大量资金集中流入会增加调仓难度、摊薄现有收益,基金实施限购旨在保障产品平稳运作和持有人利益。

面对限购潮,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开始转向替代渠道,正在重塑境内投资者的跨境资产配置格局。

托合江介绍,香港互认基金与跨境理财通南向通凭借额度宽松、产品丰富、无申购限制等优势,正成为日益重要的替代路径。

“香港互认基金不受国家外汇管理局QDII额度约束,管理人可自主扩大规模,是当前容量最充足的海外配置工具。”托合江说。

对于后续投资策略,曾方芳预计,此轮限购可能延续至2026年上半年,因QDII额度通常不会在短期内大幅增加。

"投资者应分散配置,除美股外也可关注估值合理的港股QDII,通过定投方式参与限购较松的产品。"曾方芳说。

托合江补充指出,按往年规律,下次额度释放可能需等待至2026年上半年。在此期间,替代渠道分流将缓解部分压力,投资者应优先选择有持续申购通道的产品,关注基金公司的规模管理能力与长期策略。

专家普遍认为,当前QDII密集限购是基金公司在规模快速增长时,为维持产品运作稳定、保护存量投资者而采取的常规措施。投资者在跨市场配置中需把握节奏,关注产品分化风险,避免仅依据短期行情做出投资决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护工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抽烟?多方... 新京报记者 张建斌 制作 罗伟伟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近日,网民发视频称“...
美股科技芯片集体狂飙,特斯拉、... 11月20日,美股开盘集体上涨,截至北京时间23:20,道指涨1.35%,纳指涨2.2%,标普500...
欲携双倍融资规模重返上市路,延... 导读:显然,在撤回前次申报材料重启上市之后,延安医药因在近两年中再未进行现金分红,其启此番动新一轮的...
净利润额暴涨300倍,高价“水... 大家发现没,最近两年,各种各样的“小众奶”,是越来越走俏了。虽然纯牛奶品类的收入增速已经连跌三年,但...
深夜!全线大涨!美联储,降息大... 美联储的降息路径正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今晚,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美国9月新增就业岗位数量...
摩尔线程发行价114.28元,... 摩尔线程发行价定为114.28元/股,将发行7000万股,网上网下打新日期为11月24日,股票代码为...
11月20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1... 2025.11.20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品大事】亿纬锂能:与思摩尔国...
美股科技芯片集体狂飙,特斯拉、... 记者丨金珊编辑丨江佩霞11月20日,美股开盘集体上涨,截至北京时间23:20,道指涨1.35%,纳指...
多只美股QDII基金“闭门谢客... 资料图片全文共2181字,阅读全文约需7分钟近期,公募基金市场掀起新一轮QDII限购潮。本文首发于2...
5倍大牛股,明天复牌 5倍大牛... 11月20日,海峡创新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因价格异常波动停牌核查已完成,将于2025年11月21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