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再次走向危险边缘 俞敏洪遇到的挫折 俞敏洪遇到挫折
创始人
2025-11-18 18:31:37
0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华见

俞敏洪又一次被推至风暴中心。

11月16日,新东方迎来32岁生日,创始人俞敏洪从南极发回一封内部感谢信。信中五次描绘南极的浩瀚与宁静,借企鹅的坚守比喻团队精神,字里行间透出感恩与期许。然而这封饱含温情的信件,却在公司内部引发轩然大波。

当俞敏洪远眺翡翠般的冰山,新东方员工们仍在加班应对转型压力。

“再华丽的文字,不如丰厚的奖金实在”“我们在负重前行,老板在替我们看企鹅”——这些员工吐槽迅速冲上热搜,让一场原本温情的司庆,演变为一场意外的舆论翻车。


社交媒体平台爆火的“给俞敏洪的一封回信”

这场风波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俞敏洪与新东方当下的困境。这位出身农民的创业者、《中国合伙人》的原型人物,曾经书写草根逆袭的励志传奇,如今却深陷人才流失与内部矛盾的漩涡,再次走到危险边缘。

PART.01
从北大弃徒到教育大亨

在自传《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中,俞敏洪开宗明义:“我是农民的儿子。”

这份出身深深烙印在他的性格中。1980年代,历经三次高考才考入北大的他,因肺结核休学期间背下近两万词汇,为日后的英语培训奠定坚实基础。


年轻时的俞敏洪

1990年,因在校外办班遭北大处分,俞敏洪蹬着三轮车载全部家当离开燕园。

在中关村二小一间漏雨的破屋里,他的创业之路就此开启。没有音响设备,他便在操场扯着嗓子做免费试听;招生广告无人问津,就贴在性病广告旁蹭流量;学生缺座位,便邀请他们坐上讲台。

凭借这般死磕精神,新东方从一个小小的培训班,逐步壮大为中国教育行业巨头。

1993年拿到办学许可证时,俞敏洪在狂风中骑着自行车,心中充满踏实感。2006年,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教育企业。敲钟台上,俞敏洪意气风发地畅谈百年蓝图。

然而光鲜背后,是他始终未能摆脱的性格矛盾。母亲强势的控制,曾迫使俞敏洪当众下跪请求理解,只为让家族成员退出新东方。这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矛盾的人格:既坚韧不拔,又优柔寡断;既慷慨大度,又计较细节。

他可以在“双减”后捐出八万套课桌椅,预留百亿资金保障退费与遣散,尽显企业家担当;也会在员工最需要实质激励时,寄出满是抒情的感谢信。他曾十年服用三千颗安眠药,在崩溃边缘反复挣扎——这种间歇性的慈悲与犹豫,贯穿其创业生涯,也为日后人才流失埋下伏笔。

PART.02
铁打的俞敏洪,流水的干将

新东方素有“创业黄埔军校”之称,却也见证了一部核心人才的流失史。俞敏洪如同一位辛勤的伯乐,不断培养千里马,却屡屡目睹他们离去。

而早期的“三驾马车”,早已分道扬镳,成了中国商界经典案例。


俞敏洪、徐小平、王强

1995年,俞敏洪远赴美加,力邀徐小平、王强回国共创大业。徐小平怀揣音乐梦想归来,王强放弃贝尔实验室工作加入,三人合力将新东方推向行业巅峰。

然而随着公司壮大,矛盾渐生。徐小平直言新东方面临五大危机,批评其创新不足;俞敏洪则懊悔上市,认为资本侵蚀了人情味。2013年《中国合伙人》热映时,三位原型人物早已分道扬镳,“中国合伙人”沦为“中国散伙人”。

2014年,被俞敏洪视为“变革最佳人选”的执行总裁陈向东离职。这位从基层教师成长起来的高管一度被委以重任,俞敏洪曾放心交权由其主导运营。然而最终陈向东带着新东方的管理经验创立高途集团,反成老东家强劲对手,市值一度完成反超。

近年来,东方甄选的崛起与动荡,将人才流失问题推向新高潮。

2019年,34岁的孙东旭获俞敏洪提拔担任新东方在线CEO,这份知遇之恩赢得他全心投入。“双减”之后,孙东旭携手董宇辉搭建供应链、转型直播电商,成功开辟新路。然而在2023年底的“小作文风波”中,俞敏洪在舆论压力下选择保全董宇辉,解除了孙东旭的CEO职务。

即便俞敏洪为董宇辉成立独立工作室、提高待遇,亲切称其“大头儿子”,依然未能留住这位顶流主播。2024年7月,董宇辉携“与辉同行”独立运营,首播三日销售额突破3亿,两月内营收超18亿。而东方甄选股价在董宇辉离职次日暴跌25%,市值蒸发近百亿。

2025年11月,孙东旭的离去终成定局。从8月曝出离职传闻,到11月正式公告,东方甄选市值再跌超200亿港元。这位曾经支撑东方甄选的核心人物最终选择离开,俞敏洪在声明中满是不舍。

三十余年间,新东方走出了罗永浩、李笑来、罗翔等众多行业名人。罗永浩转型直播带货,与东方甄选形成直接竞争;李笑来投身区块链,成为领域先锋。


新东方走出来的罗永浩

这些离去者大多对新东方感情复杂:既感激俞敏洪的知遇之恩,又不满于平台的限制与管理的摇摆。

俞敏洪始终在寻觅“新船长”,却始终无人能与他并肩到底,只能在培养与送别的循环中独自坚守。

PART.03
俞敏洪该重读《三国》了

《三国演义》中,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因幼子患病拒绝田丰奇袭许都之计,因多疑逼反许攸,终致粮草被焚、全军覆没。俞敏洪的管理风格中,同样透着这种“多谋少断”的特质。

在“小作文风波”中,他既想保住董宇辉的流量价值,又不忍否定孙东旭的功绩,摇摆不定之间,两人最终双双离去。


董宇辉、俞敏洪、孙东旭

回溯过往,面对徐小平的改革建议,他困于元老情谊而迟迟不决;面对陈向东的激进变革,他在传统与创新间犹豫,最终错失这位改革干将。

这种优柔寡断,根源在于俞敏洪的“间歇性慈悲”。

作为企业家,他需要杀伐果断;作为老师,他却难舍温情体面。“双减”后不欠薪、捐桌椅,展现了他的仁厚;但在员工渴求实质激励时,却以空话代替实利,暴露了对基层诉求的漠视。

《孙子兵法》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意指上下同心,方能同生共死。

俞敏洪的南极感谢信之所以翻车,正是背离此“道”。当管理层的宏大叙事与员工的现实困境严重脱节,“上下同欲”便成空谈。

员工需要的是合理薪酬与适度工作强度,而非远方的企鹅与空洞的感谢。这类“恤事不明”的失误,正不断激化内部矛盾。

或许,这场风波的根源正如网友们的评论:牛马们实在难以与正在南极观赏企鹅的老板共情。俞敏洪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终究并不相通。

然而危机亦可成为转机。若俞敏洪欲带领新东方脱困,不妨借鉴三国智慧,跳出“袁绍式”犹豫。

官渡之战中,曹操在粮草将尽时听闻许攸来投,竟不及穿鞋、赤脚出迎,并率先拜倒——这一姿态换来许攸火烧乌巢的奇谋。

此时此刻,若俞敏洪能放下“好好先生”的包袱,以诚意赢得理解,以实事凝聚人心,以决断整肃管理,这场危机或可成为新东方革新的契机。

这位62岁的企业家,曾数次在崩溃边缘重生。今回,他能否打破“培养-送别”的循环,带领新东方走出人才流失的怪圈?

时间自会给出答案,但俞敏洪必须尽快做出抉择。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特币跌惨了!币圈大佬8亿美元... 来源 | 北美商业见闻就在比特币连续下跌之时,“加密货币大鳄”突然出手增持,耗资超过8亿美元,却被“...
读懂IPO|江天科技历史沿革或...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彭元重编辑|郑琳背靠农夫山泉(09...
三峡人寿累计亏损近10亿元,国...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一纸股权无偿划转公告,将长期亏损、人事动...
被质疑量产交付视频造假,优必选... 红星资本局11月18日消息,近日,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正式开启量产...
V观财报|康普化学被责令改正 ...   中新经纬11月18日电 因财务报表数据不准确等违规行为,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对日上强度!反制还在升级,高市... 文/汪俐辰对日反制上强度!高市早苗言论引发的反对声浪日益加剧。连日来,中国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
V观财报|ST汇洲及时任董事长...   中新经纬11月18日电 因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汇洲智能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洲智能,证券...
V观财报|凯伦股份:拟1.72... 【V观财报|凯伦股份:拟1.72亿元收购佳智彩18%股权】凯伦股份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和彩企管及源...
一张交行信用卡,如何成为区域文... 出品|拾盐士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揭示了信用卡...
V观财报|美心翼申未披露重大投...   中新经纬11月18日电 重庆证监局18日公布的监管信息显示,重庆美心翼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