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吴清 北京报道
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机器人明星企业宇树科技IPO上市辅导工作完成,由中信证券牵头辅导,拟申请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中国经营报》记者留意到,自今年7月份启动上市辅导以来,宇树科技已经完成多项前期工作,包括完成更名、公司创始人王兴兴职务变更为董事长。而根据公司9月初的声明,其预计将在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IPO申报文件,并同步披露更为详尽的财务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宇树科技,目前国内还有多家机器人公司正在推进IPO进程。近期,乐聚机器人和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科技已先后完成股改,智元机器人也更名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企业扎堆IPO,且进程不断提速。
业内人士认为,宇树科技冲刺IPO,是机器人产业加速资本化的缩影,随着技术快速发展,整个机器人产业链都在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而上市融资正是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不过,在机器人企业IPO加速的同时,机器人产业的应用商业化落地需要重点关注。
机器人企业竞速IPO
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宇树科技自今年年初央视春晚亮相后,一直备受业内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宇树科技,是国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及四足机器人企业。近年来,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展快速,多项核心技术进入量产验证阶段,被视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代表企业之一。王兴兴曾透露,2020年开始,宇树科技就在盈利,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2025年6月份,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估值达120亿元。该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
“宇树科技IPO这么受关注和进程快,重要原因是,现在是AI和机器人产业风口期,VC们抢着投钱,赛道火热。”一位接近宇树科技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自今年7月宣布IPO计划后,宇树科技的上市进程就备受业界关注。而在最新的报告中,中信证券指出,辅导对象已具备成为上市公司应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
在宇树推进上市的同时,国内也有多家机器人企业正在扎堆IPO。
其中,乐聚机器人今年10月22日已完成股改并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公司预计于2026年3月至6月完成辅导。云深处科技也已完成股改,自11月1日起,公司名称正式更名为“杭州云深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变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同时,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于11月6日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化落地待考
市场人士认为,宇树科技选择此时推进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资本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并在全球机器人竞争格局中抢占更大先机。同时,相关供应链企业有望迎来订单放量的黄金机遇,上下游协同的良性生态有望加速形成。
记者注意到,在推进上市的同时,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产品线近期也不断上新。10月20日,宇树科技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H2。11月13日,宇树科技在官网上线一套人形机器人数采训练全栈解决方案。
王兴兴表示,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机器人行业的萌芽与探索,下一个十年将是生长与绽放——是机器人从“能运动”走向“能做事”,从“行业工具”迈向“生活伙伴”的十年。未来十年,伴随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机器人将更加敏锐、更加能干。
国泰海通方面指出,行业步入量产前夕,未来搭载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有望接力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成为继智能汽车后的下一个万亿级赛道。
《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机器人企业都面临着同一个考验,即商业化落地。“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是商业化的关键。包括订单数量、量产节拍、整机成本下降曲线等核心指标,都是在公开市场接受更严格的审视的关键数据。”上述分析师说。
此前,乐聚机器人CEO常琳就表示,公司已经将战略聚焦于商业化交付,一家公司如果可以在量产能力、机器寿命以及小批量交付上实现领先,再在接下来把大批量的产业化场景牢牢抓住,到那时候不同企业间的代差会越来越大。
“目前,机器人各项部件如关节、电机和传感器等成本较高,市场普及还需要时间。”上述分析师称,同时机器人的AI自主化控制也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卡点,也会拖慢商业化进程,但IPO加速会提供资金支持,期待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提速。
随着国家加速推动“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商业化新窗口期。“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东方财富概念板块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共有206只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合计总市值达4.83万亿元,超九成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年内股价上涨。截至11月16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中,年内上涨的股票数量高达194只,占比超94%,平均涨幅更是高达71.82%。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