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批复同意了厦门金美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美信消金”)总经理助理王华军的任职资格。
就在11月11日,金美信消金更新了第三方合作机构信息公告。其中包括引流、担保和委外催收共计51家合作机构,比起今年上半年公布的59家合作方有所减少。
年内新任两名高管 上年末净利润同比降七成
在持牌消费金融行业高管调整频发的大背景下,近期,金美信消金也发生了高管人事调整。11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正式发布批复,核准王华军担任金美信消金总经理助理的任职资格。

相较于过往高频次的高管更迭,金美信消金今年的人事变动显得没有那么剧烈。除此次获批的总助王华军外,今年1月24日,副总经理曾至民的任职资格获批,成为公司年初完善管理架构的重要举措。
监管批复明确要求,新任总助王华军需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并报告到任情况,同时需持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风险合规意识,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忠实勤勉履职。
金美信消金成立于2018年,是国内首家两岸合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不过,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就饱受高管更迭频繁的困扰。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短短一年多时间内,金美信消金就两次更换董事长。2022年1月,林晟接棒首任董事长周亚飞成为第二任董事长,但这一职位的稳定性并未改善。仅时隔14个月,2023年3月金美信消金便再次发布人事公告,宣布陈俊斌接替林晟出任第三任董事长,此时距离公司成立尚不足5年。
据披露,金美信消金由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圆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注册资金5亿元。三方股东涵盖台资、国有、民营多元化背景,均为法人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4%、33%、33%。

截至2024年12月末,该公司累计放款482亿元,服务客户数437万人,2024年新增放款89亿元,在贷余额53.3亿元。其中,针对新市民群体累计发放贷款金额489,682万元,占比整体55%。
业绩方面,根据该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金美信消费金融2024年净利润205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1.4%,营业收入数据则未对外披露。截至2024年12月末,金美信消费金融资产总额55.16亿元,与上年末相比下降12.6%。
最新公布51家合作机构 引流方藏合规风险?
在完善内部管理团队的同时,金美信消金对外部合作生态的梳理同步推进。11月11日,公司在官方网站更新第三方合作机构信息,名单涵盖引流方、担保方及委外催收方三大类,合计51家合作主体。这一数量较2025年上半年公布的59家有所减少,呈现出合作范围优化收缩的态势。

从合作机构类型分布来看,引流类机构仍是核心合作对象,共32家,包含持牌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等多元主体,具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包括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
第二类是专注于金融科技服务的企业,此类机构在引流名单中占比最高,包括众利数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下称“众利数科”)、极融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等。
不过,合作方排名第一的众利数科存在明确合规风险记录,2024年7月,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发布公开通报,众利数科运营的“众利商城”APP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列入19款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名单。
第三类为地方小额贷款公司及信用服务机构,这类机构多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可为金美信消金提供本地化的客户引流及信用辅助服务。除上述引流类机构外,还包含13家担保服务机构及5家委外催收服务机构。
高管团队逐步稳定与合作生态优化收缩的背景下,未来,金美信消金如何在稳固管理架构的基础上,平衡合规与发展,扭转业绩下滑态势,将是其面临的核心课题。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