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有消息称,瑞幸咖啡最大股东大钲资本,正在考虑竞购可口可乐旗下咖啡连锁品牌Costa Coffee的可能性。知情人士表示,该交易尚在初步阶段,Costa的潜在估值或达10亿英镑(13亿美元)。
2025年年初,可口可乐首次传出有意出售Costa的消息;8月,有知情人士透露,可口可乐已与包括私募股权公司在内的潜在竞标者展开初步谈判,报价预计于初秋进行。除了大钲资本,KKR也曾出现在此次意向收购方名单中。

上海商场Costa广告 左宇/摄
有意布局高端市场
大钲资本是否会正式推进竞购尚未有定论,但在此之前,今年7月其还被曝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这透露出其有意继续扩大咖啡版图的野心。
大钲资本目前已是“中国咖啡之王”背后的核心资本力量。
作为瑞幸最早且最大的外部机构投资方,大钲资本目前持有其31.3%的股份和53.6%的投票权,大钲资本董事长黎辉还于今年4月正式出任瑞幸董事长一职。大钲资本不仅是瑞幸财务造假风波后起死回生的关键角色,还主导后者进行数字化改革,实现产品性价比和利润平衡。

瑞幸咖啡 水芙蓉/摄
大钲资本似乎并不满足于平价市场,先后被传出有意竞购星巴克和Costa,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对高端咖啡市场的渴望,这两个品牌人均消费均在30元价格带。
若大钲资本再收购一个咖啡品牌,是否存在同业竞争风险?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Costa和瑞幸的互补性大于重叠性,未来可以对星巴克形成更大挑战。并且,瑞幸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国际化布局仍有较大缺口;当前国内消费下滑,对瑞幸增长带来压力。
对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Costa的存在感并不强。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瑞幸门店总数超2.7万家,平均每月新增约600家门店,而Costa在国内仅341家营业门店,其中超40%位于江浙沪。
相比之下,Costa核心优势在于国际布局,其在全球拥有4000多家门店,尤其在欧洲市场根基深厚。沈萌认为,尽管Costa近年业绩表现不佳,但估值价格相对合理,一定程度上能与瑞幸形成互补,且更有利于大钲资本咖啡连锁项目的发展。
估值严重缩水
如果Costa以当下传出的10亿英镑估值出售,对可口可乐而言将是一笔失败的交易,这一价格远低于2018年其39亿英镑的收购价。
当年,收购Costa被看作是可口可乐在线下连锁业务的大胆尝试,但被收购后Costa业绩不及之前,由盈利转为亏损;门店规模方面,七年间其在全球仅增长约400家门店,中国市场甚至出现萎缩,去年闭店近百家、今年仅新开10家店,闭店速度快于开店速度。

Costa瓶装咖啡 孙婉秋/摄
业内人士认为,可口可乐的优势在于零售,其收购Costa后的主要动作是推出瓶装咖啡产品,对其线下门店经营并未形成正向助力。而近年来,瑞幸、库迪、幸运咖等平价咖啡品牌的快速发展下,行业格局已发生颠覆性变化,对高端品牌形成明显挤压。记者注意到,今年Costa也开始放低身段增加优惠,例如在电商团购平台推出十几元一杯的优惠券。
不止Costa在寻求新出路。
11月4日,星巴克中国持续一年多的“卖身”传闻靴子落地,官宣将与博裕资本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中国市场零售业务。博裕资本获得合资企业最高60%股权,星巴克将保留40%股权。双方计划未来把中国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两万家。
业内人士认为,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出售后可能会对应在经营上发生调整。例如加快下沉、调性下移,以扩大销售对象的覆盖范围,推出更多高性价比产品并压缩经营成本。
此外,皮爷咖啡母公司JDE Peet's于今年8月被美国饮料巨头Keurig Dr Pepper(KDP)以约1300亿元收购,计划拆分后打造全球化咖啡公司,借助双方优势强化供应链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