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商行2025年三季报披露:率先兑现中期分红承诺,价值创造筑牢发展根基 沪农商行2025年三季报 沪农商行2025每股分红
创始人
2025-11-13 10:02:15
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兰烁

近日,上海农商银行(股票简称:沪农商行,股票代码:601825)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截至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1558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

上海农商银行表示,今年前三季度,该行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差异化市场定位,整体经营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近日发布的2025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评价结果,上海农商银行连续五年获评城区农商银行综合评价第一。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也更新了上海农商银行2025年度ESG评级,从A级跃升至AA级,在全球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此外,该行在其他国内外ESG主流评级中也表现优异,万得ESG评级跃升至AA级,综合得分位列国内银行业第一;华证ESG评级为AAA级,中证ESG评级为AA级,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评分再创新高,均位列行业领先水平。


来源:图虫创意

率先实施中期分红,分红比例达33.14%

上市银行分红历来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共有8家上市银行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

9月26日,上海农商银行率先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41元(含税),合计派现金额23.24亿元,分红比例达33.14%。这也是上海农商银行连续第二年进行中期分红,体现出该行在经营稳健、利润可持续增长基础上的分红能力与股东回报意愿。

自上市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始终保持较高的分红比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行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188.44亿元,是IPO募集资金总额的2.20倍。该行上市以来历年现金分红比例均保持在30%以上,在A股上市银行中处于较高水平。

上海农商银行分红能力的稳定,与其稳健的经营表现密不可分。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集团资产总额达1558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贷款与垫款总额7673.04亿元,增长1.60%;负债总额14278.82亿元,增长5.00%;吸收存款11376.17亿元,增长6.11%。

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环境下,该行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98.31亿元,其中非利息净收入53.70亿元,同比增长2.24%,显示出收入结构的持续优化;实现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

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持续搭建以多元化资产配置为核心、以稳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差异化定价策略,在扩大存款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期限结构,实现负债成本持续压降。

风险管理方面,上海农商银行保持较高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97%,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内,拨备覆盖率340.1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9%、14.52%和16.87%。该行资本充足水平稳中有升,风险抵御能力保持充足,为未来业务增长和资本管理提供安全边际。

深化对公与零售业务布局,稳固金融服务“基本盘”

在夯实经营基础的同时,上海农商银行持续完善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该行围绕支付结算、财富管理、融资支持和风险防控等基础功能,不断优化存贷款结构,深化对公与零售业务布局,着力提升服务效率和产品适配度,稳固金融服务的“基本盘”。

在对公业务领域,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4977.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对公存款余额5196.02亿元,增长7.71%,对公存贷款业务保持稳步增长。此外,该行还推出了全国首单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及上海国资国企优选债券指数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进一步拓展了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场景。

作为区域性农商行,上海农商银行始终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持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

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9%;普惠小微贷款客户数5.84万户,增加0.64万户;涉农贷款余额651.54亿元,其中普惠涉农贷款150.87亿元。此外,通过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项下渠道,对涉农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9.07亿元,位列同业前列。

在零售业务领域,该行加快推进零售转型战略,实现零售金融资产与客户规模的同步增长。截至三季度末,该行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8414.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0%;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客户)2617.1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82%;储蓄AUM余额5899.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2%;非储蓄AUM余额2514.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3%。客户基础稳步扩大,资产结构更加多元。

持续加大科技金融领域布局,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

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正式公布,“十五五”规划建议把大力发展金融“五篇大文章”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提到,科技金融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创票据、产业投资基金等工具,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资金支持,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农商银行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客户差异化需求,持续加大对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布局。该行通过定制化产品与生态化服务支持,探索以功能创新应对同质化竞争,逐步形成面向科技企业的特色服务体系。

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及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上海农商银行推进“鑫动能”“五专服务+六维赋能”综合服务体系,构建开放化、多元化的科技企业赋能生态。截至三季度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占比81.06%;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4662户,较上年末增长8.98%。金融资源持续向创新型中小企业倾斜,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上海农商银行已为上海市25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44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支持;“鑫动能”培育库企业达1175家,其中上市及拟上市企业超250家,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农商银行还成立了同业首个面向科技金融的行业研究院,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空间装备等上海市重点产业,以专业化的行业研究提供特色化的专属服务方案。该行还在空间装备领域发布“星箭贷”产品方案,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布“智驾贷”产品方案,首批业务已经落地。

据了解,该行还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客户生态圈、产业链,以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为契机,通过“捐赠+”合作模式,构建专家、银行、高校、投资机构协同赋能早期科创企业的生态圈,为早期科创企业提供综合支持,并进一步探索该模式的可持续推广路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宝龙地产旗下ABS实质性违约:... 11月12日,宝龙地产(01238.HK)附属公司上海宝龙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龙实...
银保渠道重夺“C位”,高速增长... 2025年以来,银保渠道凭借超预期的市场表现,重返人身险第一大渠道之位。近日,上市险企最新披露的三季...
瑞幸,没有时间表地“积极”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泓源、实习生韦怡琦瑞幸看起来正为重回美国主板上市而努力。据厦门市工商联披露,在...
金价高位震荡!如何应对? 金价... 11月12日,金价盘中跌破4100美元/盎司后再次震荡上扬。截至发稿,伦敦金现报4130.98美元/...
微信公布三个隐藏功能!网友:这... 1→1,秒CALL亲友 为你的高频联系人和记不住流程操作的爷奶,开个后门。 打视频,常得三步走。打开...
V观财报|山鹰国际董秘严大林谈...   中新经纬11月13日电 山鹰国际13日早间在上证路演平台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谈...
手握“猪中茅台”的西南隐形巨头... 从保护荣昌猪种到年产值超40亿元,林其鑫用一场全产业链实践证明了“一块猪肉”也能飞出风口。作者/徐徐...
豪威集团换帅!请来京东方原副董... 11月12日晚间,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豪威集团”)发布多条公告,宣布调整公司高级...
创业板指涨幅扩至2% 创业板指... 【创业板指涨幅扩至2%】创业板指涨2%,沪指涨0.35%,深证成指涨1.32%。电池板块集体走强,海...
“双11”情绪经济大爆发:国货... 很多人买香氛,已不再局限于蜡烛、挥发液等形态,还会选择融合东方美学的创意摆件,甚至是玩偶的样子,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