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纸面财富"游戏:银行股投资背后的财务泡沫危机 险资 险资入浙
创始人
2025-11-11 15:42:22
0



2025年第三季度,保险资金持续大规模增持银行股,宛如资本市场中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数据表明,险资现身于23家A股上市银行的前十大股东行列,重仓市值一举突破3000亿元。

从表面观之,这仿若一场低估值资产的价值发现盛宴。然而,深入洞察便会发觉,一场危险的“财务魔术”正悄然上演。

银行股普遍具备低市净率的特性,正被部分存在问题的险企巧妙加以利用。

它们借助财务手段,将持股转变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而在账面上凭空缔造出巨额收益。

这种操作的核心逻辑在于:当保险公司对银行的持股达到可派驻董事的程度时,依据会计准则,可将其从“公允价值计量”调整为“长期股权投资”。

如此一来,账面价值便会即刻从被低估的市价跃升为实际净资产值,二者的差额部分则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此类典型案例不胜枚举。幸福人寿在2024年通过对南京银行的持股调整,使得长期股权投资项从4.31亿迅猛飙升至55.78亿,成功地将9.82亿的营业亏损扭转为1.95亿净利润。同样的情形早在2020年便已出现——彼时3.22亿的营业外收入掩盖了2.33亿的营业亏损。

这种财技堪称“扭亏速成法”:低价购入破净银行股,获取董事会席位,切换记账方式,账面旋即“盈利”。但所谓的“盈利”,本质上是运用会计手段将未实现的估值差额提前确认,从而形成了无法变现的“纸面财富”。

更为危险的长期隐患正在不断累积。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后,银行分红不再计入收益,而是直接冲减投资成本。

在银行普遍约30%的分红率之下,这些投资的账面价值会如滚雪球般不断膨胀。

中国人保对兴业银行的持股便是典型范例——投资成本为170亿,而账面价值已突破1000亿,与实际市值625亿形成了377亿的“虚胖”。

这种膨胀不会停歇,因为每年银行的留存收益都会按持股比例增加投资账面价值,而分红仅能抵消一小部分增长。

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中小险企而言,这种操作无异于饮鸩止渴。信泰人寿、弘康人寿等通过类似手法虚增利润,积累的却是可能永远无法兑现的账面资产。一旦被迫转回公允价值计量,极有可能引发巨额亏损。

更令人忧虑的是,部分中小银行与险企似乎达成了“默契”——持股3%便能获得董事会席位,为记账方式的转换大开方便之门。

当前,保险业面临的“资产荒”确实使高股息银行股颇具吸引力。然而,健康的投资与财务操纵仅一线之隔。监管机构应当对这种利用会计准则漏洞制造“纸面繁荣”的行为保持警惕,投资者更需明察秋毫,识别那些利润主要源于“会计魔术”的险企。

毕竟,“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这些被刻意放大的账面价值,终有一天会以更为惨烈的方式回归真实。(编辑/陈飞 来源/燕梳师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庆机电四天上涨超40%,控股... 重庆机电集团正在发生大变化。11月11日,重庆机电(02722)港股从开盘后就开始逐步走高,盘中一度...
全球首个 新加坡明年10月起将... 央视财经(记者 吕博慧)综合亚洲新闻台等媒体报道,新加坡民航局10日表示,自2026年10月1日起,...
港股大消费股,再度活跃 港股消... 11月11日,香港 恒生指数收涨0.18%,恒生科技指数涨0.15%。 大消费股再度活跃, 零售、...
工信部: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 央视财经(记者 乔楠)11月11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
"国产之光"... 谁能想到,10年前刚刚打破进口垄断的“国产之光”,这么快就被玩崩了!近日,上市公司天宜新材收到决定书...
恒指收涨0.18% 恒指收涨0... 港股震荡微升,恒生指数收涨0.18%,报26696.4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15%,报5924.3...
股价大涨近18%,小鹏是否在模... 一场科技日后,小鹏汽车港股股价连续多日上涨。截至11月11日收盘,小鹏汽车港股涨约17.93%,总市...
一字之差,法律后果截然不同!规... 央视网消息:随着“双十一”的到来,网络促销活动升温。为了维护良好的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打鼾是病吗?北京朝阳医院曹志新...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近日,黄磊节目中戴呼吸机入睡的画面引发热议。事实上,饱受呼吸问题困扰的...
V观财报|崇达技术:部分6G产... 【V观财报|崇达技术:部分6G产品处于样品阶段】崇达技术11月1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主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