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是病吗?北京朝阳医院曹志新:若伴随呼吸暂停、出现憋醒等症状则需就医 打鼾是病吗?北京朝阳医院曹志新:若伴随呼吸暂停、出现憋醒等症状则需就医
创始人
2025-11-11 16:22:39
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近日,黄磊节目中戴呼吸机入睡的画面引发热议。事实上,饱受呼吸问题困扰的名人众多,奥运冠军杨威因呼吸道问题终身使用呼吸机,演员陈乔恩患严重睡眠呼吸中止症选择手术治疗。

“在医学上称打鼾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打鼾或与人类进化历程息息相关。如果打鼾伴随呼吸暂停,出现憋醒等症状则需要就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曹志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进化角度看,曹志新认为,人类打鼾现象可能与400万年进化历程相关,直立行走和仰卧位睡眠导致喉咙结构复杂,肌肉放松时喉咙变窄,气流通过产生震动。其他陆地四足哺乳动物因体位不同较少出现此现象。

曹志新解释称,打鼾是人在睡着后,喉咙肌肉放松导致喉咙变窄,气流通过时产生震动。打鼾在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打鼾本身不作为病症讨论,讨论的是其引发的影响健康的不利结果。

打鼾伴随呼吸暂停则被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这就是一种疾病。如果打鼾伴随呼吸暂停,出现憋醒、胸闷憋气、白天嗜睡等症状,则应当就医。

在临床过程中,曹志新发现,不少患者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呼吸疾病患者早期常不重视慢性呼吸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和慢阻肺。此外,对个人医疗设备如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和管理不规范,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曹志新提醒,选用家用无创呼吸机并非越贵越好,患者与患者家属需要主要关注呼吸机的四大关键指标:一是具备基本治疗功能,二是佩戴舒适度,三是患者操作简便性,四是远程医疗管理的数据化支撑功能。

对于正在从事和即将从事呼吸与重症医学的年轻医生,曹志新建议,首先需要做好吃苦准备,其次在专业学习之外拓宽视野,培养医学以外的兴趣爱好和阅读广度,做到既“专”又“广”,同时不断加强科研能力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曹志新坚信,疾病诊疗的技术能力、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是一名优秀医生的核心竞争力。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曹志新 受访者供图

部分呼吸疾病早期或难被重视

时代周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有哪些特点?

曹志新:呼吸监护病房是一种专科化的ICU,主要收治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因包括呼吸内科疾病(如重症肺炎)、其他内科疾病(如渐冻症并发呼衰)及外科类型病人,比如严重车祸创伤导致呼吸衰竭。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以处理急性呼衰为主要专业工作切入点的ICU。

时代周报:呼吸类疾病的分类是怎样的?

曹志新:呼吸类疾病与其他心脏病、消化病、肾脏病的临床分类方法差不多,按照解剖部位来分。按解剖部位,呼吸疾病分为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下呼吸道疾病(如气管炎、慢阻肺、哮喘)、肺组织疾病(如肺炎、肺纤维化、肺癌)和胸膜腔疾病(如胸膜炎)。所有疾病严重时均可导致呼吸衰竭。

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睡眠呼吸暂停,其次是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这些疾病造成的长期健康负担较重。

时代周报:呼吸疾病患者常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和误区?体检中如何检测呼吸疾病?

曹志新:睡眠呼吸暂停和慢阻肺在发病早期,患者很难自我重视。慢性病的早期自我感觉不明显甚至无症状,需通过检测才能发现。患者长时间不重视,甚至不知自己患病,未就医检查。例如,对打呼噜不在意,或抽烟过量、咳嗽异常也不在乎。这会导致未来病情加重,造成巨大健康损失。因难以在人群中普遍检测,解决此问题需加强健康教育及专业科普。

慢阻肺极重度病人和睡眠呼吸暂停病人居家治疗同样存在一定的门槛。在治疗阶段不仅需要药物,还需个人医疗设备,如无创呼吸机和制氧机。与用药相比,操作设备显然更困难,患者和患者家属会出现设备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常规且简单易行的肺功能检测包括吹气测肺活量,可用于筛选慢性呼吸病如慢阻肺。肺活量低可能是高危人群的标志。

慢阻肺多发于老年群体

时代周报:慢阻肺是什么?

曹志新:慢阻肺在我国由来已久,从医学研究文献来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慢阻肺在我国分布广泛,城市和农村都有发病,一般来说农村发病率更高。大家对慢阻肺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主要是因为这个疾病的名称是近年来才引入国内的,大约只有20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国内把慢阻肺叫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

时代周报:慢阻肺致病原因是什么?

曹志新:慢阻肺跟所有的慢性病一样,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致病机制特别复杂。不过也略有差异,肺功能随年龄自然下降,但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更快。两者叠加会导致老年患者症状加重,这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同,后者与衰老无直接叠加关系。

慢阻肺是多因素致病,主要与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个人行为(如吸烟、职业暴露)和基因有关系。前两个特别重要,即环境因素和个人行为习惯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行为习惯因素归拢起来,就是由于环境的影响或个人行为习惯,长时间吸入有害空气成分,最典型的是吸烟,还有职业暴露,如接触粉尘、空气污染重的环境等。

时代周报:慢阻肺患者有哪些特点?

曹志新:首先,患者通常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次,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喘息通常在活动后加重。因此,如果我们看到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特别是男性,平常容易咳嗽、痰液较多,稍微一动就上气不接下气,那么大概率就是慢阻肺。

通常在30-40岁通过肺功能检测可诊断慢阻肺,但无明显症状。病情逐年加重,约20-30年后发展为重度,此时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老人,临床症状显著。对于严重的慢阻肺病人,家庭吸氧和无创呼吸机治疗是标配。

时代周报:平时说的“喘不上气”算不算呼吸衰竭?有什么简单判断标准?

曹志新:呼吸衰竭的标准要看血氧浓度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呼吸衰竭肯定喘不上气,但喘不上气不一定是呼吸衰竭。如果喘不上气伴有血氧下降或二氧化碳上升,就是呼吸衰竭。所以喘不上气是呼吸衰竭的主要自我感觉,也是身体给的预警信号。

时代周报:“喘不上气”的时候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曹志新:这要根据不同人群和场景来判断。

第一个场景,身体健康的人在剧烈运动或上高原时,可能会有喘不过气的感觉。首先要减少活动,或者吸氧也会好转,这样安全度可控。如果在憋气后已经安静下来甚至开始吸氧,但憋气仍未缓解,那可能是危险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第二个场景是针对有呼吸和心脏慢性病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人。现在医疗设备研发和市场供应很好,很多原本用于医院的东西现在个人也能用。个人建议有慢性呼吸病且是老年人,如果曾经经历过憋气,可以随身备一个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廉价且有效。

如果血氧饱和度还在95以上,可以先安静下来,有必要的话吸点氧气。如果降到接近90或以下,不能简单在家处理,可能需要就医。

家用无创呼吸机并非越贵越好

时代周报:家用无创呼吸机价差巨大,选购时最该看哪些指标?

曹志新:应关注呼吸机的高压气流功能、舒适度(气流与呼吸动作的贴合度)、患者操作的简便性以及专业监管医学管理能力。

呼吸机核心功能指呼吸机能够提供给患者的高压气流。这类似于汽车的最核心功能,即速度和控制能力,市场上大部分品牌在核心功能上已过关。舒适度和操作简便性是进阶要求,非最核心的指标,但大部分呼吸机也能达到。

但治疗本身的专业监管和医学管理同样很重要,这个功能实际上是呼吸机的数据采集和上传功能,呼吸机需要在内部监测到复杂全面的呼吸治疗数据。这些数据不是提供给患者,而是提供给医疗管理方,所以呼吸机需要联网,即数据化的远程管理功能。

而具备基本治疗功能、佩戴舒适度、患者操作简便性以及远程医疗管理的数据化支撑功能的呼吸机,不一定是最贵的。

时代周报:什么样的患者会产生呼吸机依赖?

曹志新:呼吸机依赖患者是指那些几乎没有自主呼吸动作或动作极其微弱的病人,呼吸机需要掌管他们的呼吸次数和支持强度。这类病人通常在医院环境中,通常离不开呼吸机。

居家使用的无创呼吸机是辅助性机械通气,病人保留自主呼吸能力,呼吸机支持强度可调。在医疗管理规范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呼吸机几乎不会导致依赖,反而可能改善病人的自主呼吸能力。

时代周报:国内呼吸类疾病的治疗与国外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差距?

曹志新:国内在顶尖医疗如肺移植和呼吸衰竭救治方面与国外差距不大,甚至在某些领域如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研究有重要贡献。

差距主要在分级诊疗管理,特别是初级和中级医疗对常见病、慢性病的管理薄弱,如家用呼吸机缺乏医疗监管。

时代周报:集采对呼吸机领域有哪些积极影响?

曹志新:集采促进了国产呼吸机的发展和进步,国产呼吸机性能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价格更低、迭代更快、信息化管理水平更高。集采使得国产呼吸机在院内使用中具有较大优势。作为临床医生,对呼吸设备,特别是呼吸机在院内使用的集采持肯定态度。

时代周报:AI在呼吸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有哪些应用?

曹志新:AI在呼吸疾病领域主要有三方面应用。

一是,用于医学影像分析,如胸部CT的早期肺癌诊断。二是,AI辅助支气管镜的自动导航定位,帮助在复杂的肺结构中定位病变部位。三是,呼吸机的数据管理也需要AI进行分析,AI可以快速分析呼吸机产生的呼吸频率、通气量等监测指标,以辅助医生判断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程度、能否撤除呼吸机以及呼吸机使用是否合适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对估值有分歧的时候,最后一封股... 11月11日,市场波动,是因为如今全球投资人对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有分歧,毕竟,华尔街一涨就是16年,...
中国商业火箭再次失手,和Spa... 11月10日12时02分,谷神星一号(遥十九)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火箭一级、二级...
巴菲特谢幕 巴菲特谢幕 巴菲特... 美国知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10日在其年度感恩节致股东信中宣布,计划在年底卸任投资机构伯克希尔-哈撒韦...
“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 文/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管涛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
国家发改委:已向证监会推荐18... 1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发展改...
年内暴涨285%!5日疯涨超7... 沃尔德年内股价走势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今年以来,培育钻石板...
巴菲特宣告“谢幕”:现在每周还... 当地时间11月1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官网发布了首席执行官(CEO)巴菲特(Warren Bu...
重庆机电四天上涨超40%,控股... 重庆机电集团正在发生大变化。11月11日,重庆机电(02722)港股从开盘后就开始逐步走高,盘中一度...
全球首个 新加坡明年10月起将... 央视财经(记者 吕博慧)综合亚洲新闻台等媒体报道,新加坡民航局10日表示,自2026年10月1日起,...
港股大消费股,再度活跃 港股消... 11月11日,香港 恒生指数收涨0.18%,恒生科技指数涨0.15%。 大消费股再度活跃, 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