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当场剪开皮肤证明里面没藏真人,但机器人长出胸部后到底能替打工人做点啥? 小鹏当场剪开皮肤证明里面没藏真人,但机器人长出胸部后到底能替打工人做点啥?
创始人
2025-11-10 16:23:30
0

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机器人需要自证不是人”的这一天。

小鹏人形仿生机器人IRON发布后,由于遭到“真人表演”质疑而意外出圈。不少人在IRON登台后宣称,“感觉是一个人类在努力扮演机器人”。

在第二天的发布会上,何小鹏当众剪开了机器人腿上的纤维“皮肤”,露出内部的支架结构和电子部件,以证明这个有着明显人类女性特征、步伐轻柔的造物确实是一台由金属和电线组成的机器人。


除了看到小鹏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先进,网友们更激动于“拆开才能证明机器人不是人”背后所暗示的机器人行业“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以及未来的量产计划:

“机器人越做越像人,为啥让我又恐惧又兴奋?”


11月5日的小鹏科技日上,小鹏发布了新产品人形仿生机器人IRON。IRON登台时的步伐缓慢、轻盈,类似女性的“猫步”。

IRON确实不像传统概念里的机器人:没有裸露的金属外壳,全身用柔性纤维覆盖,内部由仿人脊椎和仿生肌肉构成,遵循仿人的“骨骼-肌肉-皮肤”的三层架构,拥有女性的胸部,连身高体重都和一个真人类似。小鹏公布的数据里,IRON身高178cm,体重70kg。


IRON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走路的姿态和以往机器人僵直笨拙的“机械腿”大相径庭。“行走”一直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课题。反直觉的是,比起用轮子前进或者在空中飞行,让机器人像人一样走路困难得多,因为每一次脚步抬起落下都会产生接触,而地面的材质、摩擦力会产生不确定性,影响机器人的平衡和判断。

不过,一位参与IRON研发的工程师告诉《氢商业》,步态控制并不是IRON的创新点,在目前的行业发展水平下这并不是什么难事。让IRON“更像人”的原因仍然是本体的1:1 仿人,关节的灵活度,以及“穿上了衣服”。


毕竟同样是人形机器人,你看春晚上生龙活虎扭秧歌的宇树机器人只会感觉幽默,但你看IRON,多多少少会产生“质疑是真人,又担忧不是真人”的心理。

为了做的“更像人”,IRON的肩膀和腰都装上了可动的关节,这在机器人中是罕见的。原先的机器人不会在肩膀上装配能动的关节,因为肩膀关节唯一的作用是做“耸肩”动作,被认为“没有实际作用”。腰部多出来的关节,则帮IRON走路的步态更贴近人类发力的过程。这些看似“没用”的关节可能正是让机器人更像人的关键,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具身研究员赵仲夏说。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在硬件层面小鹏的IRON已达到国内头部的水准,“唯一能与特斯拉对标的人形机器人”,曾投资了宇树机器人的投资从业者Ken评价。

但当你以为一个如此精巧的“人形硅基生物”将有什么跨时代的应用前景时,何小鹏表示IRON机器人的计划是先在4s店里当汽车销售,给客人讲解产品——虽然目前最基本的数字化设备也能做到相同的事,但一个会走猫步的机器人明显更能成为“打卡点”。


图源:小红书@小鹏机器人

之所以没有考虑让IRON“去工厂拧螺丝”主要出于成本考量。何小鹏解释,“机器人进工厂,手用一个多月就坏了,一个手可以请工人好几年,一个机器人还有两只手”。IRON目前也不能做家务,因为“机器人不仅服务能力难构建还容易引入新的安全问题”。

你会发现,从今年开始,人形机器人在互联网的讨论里变得“很有生活”:哪个机器人跑步摔倒了要人扶;哪个机器人又跳了一段舞;哪个机器人家务做得不错;哪个机器人走路走得太像人……随着各种短视频切片的出圈,人形机器人和大众市场的距离在一年之内就快速拉近了。

但拉近得似乎过快了。

随着机器人产能的提升,宇树人形机器人的日租金已经从原先的2万多元跌到了3-4千元左右,一台机器狗甚至四五百元就能租到。有租赁商称,市场上可租赁机器人数量几何级增长,加上官方降价,“整个价格体系都崩了”。

科幻电影经常将“人和机器人共享生活空间”作为未来世界的标志。2008年,比尔·盖茨发布了一篇标题为《每家一个机器人》(“A Robot in Every Home”)的文章。如今的人形机器人离每家一个还远,却先开始“供给过剩”了。

进入市场近一年了,人形机器人们还是在跳舞、迎宾、和小朋友握手,广大打工人对于机器人“能干活”的期待并没有快速实现。

在婚礼、商场活动和各种博览会上跳舞助兴,是当下宇树机器人最火热的应用场景。租来的机器人可以要求工程师定制舞蹈,在算法迭代的助力下,他们已经不只能整齐划一的抛手绢扭秧歌了,还能跳《大展宏图》、《青春修炼手册》,或者模仿球星内马尔和巴佩姆的动作。


宇树机器人最近还专注练武术,年初学会了鲤鱼打挺,最近又学了一套李小龙截拳道,连创始人王兴兴都特地录视频“炫耀”。

除了跳舞,人形机器人的常见应用还包括在展厅做专业客服,或者在景区做导览。因为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可以正确呼唤每个客人的名字。另一些机器人的声音能定制,“可定制爽朗儿童、阳光青年、专家学者、幽默型”。或者被租去放在公司大厅里,目的是在有人来参观时凸显公司的“科技属性”。

但除了租给活动、公司撑场面,To C(面向消费者)的机器人能干什么呢?一位租赁商在被《澎湃新闻》问到后沉默了一会儿,“网红租过去拍短视频”。

机器人目前看来,除了当“江湖艺人”,最有用的场景是到你家来帮你做家务——不过机器人不仅离替你养老还远,能不能替你家猫铲屎尚且存疑。

全球第一款会做家务的NEO机器人10月开始在美国接受预定,定价2万美金,或者每月花499美元月租,最早明年可以发货。

但请一个机器人回来做家务远没有想象中的智能,还面临隐私问题:大部分复杂指令要靠真人远程操控完成,这意味着机器人公司的操控员要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观察你家里的情况和你的一举一动来完成家务。


在《华尔街日报》的测评里,NEO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初学者的谨慎:开冰箱拿瓶水,再放到旁边的桌子上需要花1分钟,叠一件衣服需要2分钟,关洗碗机的时候还差点摔倒了,“感觉像我姥爷做家务,家里没有老人的可以买一个回来照顾”。

订购了NEO的人对这台机器人的预期也只是洗碗和喂宠物:2万美金和请一年保姆的价格差不多,用来免去自己每天洗碗的麻烦也不算亏,“别的不说,能在你出差的时候喂宠物这件事就是刚需啊”。

为什么已经可以“轻轻拿起一颗鸡蛋”的机器人,现在却还不能流畅地做好家务?赵仲夏解释,家庭场景是机器人所能遇到的最复杂的场景,因为涉及到和人、物的大量交互,“安全冗余”需要达到最高级别——比如家务机器人被禁止使用菜刀。此前的机器人,即便动作再敏捷,也只是在舞台上独自美丽。

训练机器人做家务无法通过大语言模型实现,而是要靠在真是环境中学习规划、行动和物理定律,构建机器人的“世界模型(world model)”。所以机器人得先走进家庭环境收集大量的数据,才有可能学习、迭代。

就像所有人担心的那样,NEO这个“看起来不太会做家务”的家务机器人被投入市场的目的也确实是收集数据。NEO的摄像头(也就是它的两个眼睛)会拍摄它每次做家务的视频,再输入到它的“世界模型”中。

目前“做家务”仍是人形机器人在消费者市场最有希望落地的场景,Ken说,理想情况是,未来家庭里任何需要人力外包的工作都可以靠机器人实现。


“现在讨论人形机器人能干嘛,就像在2015年讨论大疆无人机”,Ken说。当时无人机的应用也仅仅是在演唱会舞台上摆摆发光造型,没人能料到几年后无人机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拍照设备之一。

即便现在人形机器人还面临着“到底谁会买”的现实问题,制造者们对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却充满了雄心。在IRON正式发布后,小鹏放出了60多个机器人相关岗位,并打上了“急招”的标签。

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代号“擎天柱”) 被埃隆·马斯克称为特斯拉未来战略的核心,“预计将是机器人史上市场规模最大产品”,但它现在能做到的最亮眼的公开展示是发糖。今年万圣节前夕,Optimus现身纽约时代广场给路人发糖果。当糖两次掉在地上时,它都弯腰捡了起来。特斯拉并没有公开说明这次行动是机器人独立完成的,还是由人远程操控。


车企们纷纷大力投入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一部分原因是机器人和汽车的零部件复用率高,比如感知、域控制器,AI 软件70%都是一样的,何小鹏提到。汽车生产线上也已经开始运用人形机器人进行算法调教、数据采集了。

但另一个原因是,车企需要靠造机器人来进行市值管理,Ken坦言。在马斯克新的“万亿薪酬包”中,特斯拉董事会要求马斯克在10年中完成一系列条件以拿到潜在价值一万亿美元的薪酬,包括将特斯拉的市值推升到8.5万亿美元,即两个英伟达的规模。而其中一项备受争议的要求是:

“人形机器人Optimus累计交付100万台。”


科技企业们的野心让人形机器人从“电线加铁块”的科研用具,快速进化成了有完整产品设计的市场化产品,但机器人离变得“好用”仍有不小的距离。

一双灵巧、耐用的手依然是人形机器人生产中难以克服的难题。机器人的手比整体的研发难度甚至更大,相当于要在10cm的空间里放5根机械臂,目前的电机传动功率很难支撑这只手做更多事情。


特斯拉的Optimus量产计划数次延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灵巧手的造价高昂,在分拣快递时,只能用六个星期就会报废。目前一台Optimus一年光换零件的成本就接近10万美元。而业内预计,要真正“摆进商场卖给普通人”,机器人的价格得降到2万美元左右。

机器人的大脑也还没用达到真正可用的水平,如何让机器人根据内容产生策略和动作,并将动作落地依然是难题。赵仲夏解释,如今机器人的训练仍然像ChatGPT出现前的“小模型时代”,针对单一任务疯狂采集数据,再不断进行微调,让这个任务的成功率达到100%。但没人知道让机器人自主学习、完成通用任务的“具身智能ChatGPT”时刻什么时候会来临。

除了硬件和软件上的难题,人形机器人要获得市场接受也绕不开一些技术之外的问题。社交媒体上对于小鹏IRON机器人的讨论,就从最初的“太像人”,逐渐转移到了“为什么要这么像女人”


有女性表示,看到IRON这样带有明显性别特征的机器人感到不适。小鹏没有正面回应性别的质疑,只是表示未来会推出不同性别、身材的IRON机器人,“就像选车一样,未来买机器人时,你也可以选择性别。”

此前也有机器人厂家把“精致的女性面孔”作为机器人的出圈策略。比如去年大连蒂艾斯科技推出了“面部细节直逼真人”的EX机器人。在机器人发布会上,EX邀请了一位博主cospaly成机器人的样子,和真的机器人站在一起。特斯拉也曾推出有“完美”女性身材的“伴侣机器人”,创造者Realbotix表示,这款价值17.5万美元的机器人“旨在让年长的绅士不再孤单”。


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类基于性别差异进行社会互动,所以为机器人安上性别能“简化心理过程”,避免恐怖谷效应,更适合老人陪护、儿童教育。也有分析者指出,为了降低机器人的“压迫感”,未来小鹏的机器人目标是做得更矮,所以胸部可能会用来存放硬件,缓解机器人内部的空间压力——当然,空间问题也可以用做成更宽的男性胸腔的方式解决。

但除了增强本就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新进入市场、主打“陪伴治愈机器人”的公司傅利叶,以及看起来“蠢萌得令人安心”的家务机器人NEO也都没有性别特质,似乎证明了给机器人定义性别并不是“亲和”的必要前提。


就和“机器人得有性别”一样,在回答“为什么机器人得做成人形”的问题时,“亲和感”是最容易被想到的理由。“从购买的角度来看,拟人的机器人更容易让人有亲和感,就有可能卖得很多”,何小鹏说。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难以理解的仍是,除了情绪价值之外,“机器人做成人形真的有必要吗?”

毕竟机器人不用做成人也可以很好用。比如机器狗看起来就比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实用多了:能爬楼梯、能入火场,还能在恶劣环境下执行任务,24小时不间断作业。甚至酒店外卖机器人,你也没法想象把它做成人形,迈着猫步来敲你的门——效率大概率不及四个轮子。

如果把人形机器人当做和其他类型的机器人一样的“细分市场产品”,当下人形机器人被寄予的厚望,似乎和它们缺乏想象力的应用场景毫不匹配。

而科学家们的普遍答案是,一方面,正是因为人形机器人的算法最难、供应链最难、落地最难,对它的研发能让整个机器人供应链都充满活力。比如在机器人手的问题上,固然可以给机器人先装上更简易的两根或三根指头的假爪,但探索一些复杂动作的可能性就丧失了,哪怕是拿起一个塑料瓶,只有两根指头也会使动作变得更不可控。


另一方面,因为现在一切的工具、环境都是为人类设计的,人形机器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人类的数据,在未来进化成为一个能代替人类完成多元任务的通用型机器人。赵仲夏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可以代替人类完成40%-50%的任务需求。

“多元任务”当然也不仅限于在家里帮你打杂:宇树机器人已经开始练习起了打拳对战,“加速进化”公司则在开发踢足球的人形机器人,未来或许可以看到不同厂家的人形机器人在球场上对战踢球,“就像现在的F1赛车赛一样,变成一个小众但流行的赛事”,赵仲夏说。而要想让这场“未来足球赛”变得好看,机器人当然还是得做得更像人。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我经历的“人形机器人”发展之路》,2025.04

2.三联生活周刊,《人形机器人:进化何以加速?》,2025.04

3.不客观实验室,《好好的机器人,为啥要加个乳房?》2025.11

4.虎嗅APP,《小鹏,“重拾”执念》,2025.11

5.晚点Latepost,《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再延期,因为双手只能用六星期》,2025.10

6.果壳,《小鹏被指“人装机器人”,这和“机器人装人”哪个更难?》,2025.11

7.肖漫,《何小鹏:我们十年后卖机器人肯定超过汽车》,2025.11

编辑|卢力麟

作者|贾小乐

设计|胖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点赞!卫星互联网低轨13组卫星... 11月10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3组卫星发射升空...
仿生机器人被误会“皮套人”,小... 11月5日,小鹏科技日上,一款名为IRON的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它拥有仿生脊椎、柔性皮肤、灵巧双手,...
刘煜辉:人生发财靠科创,布局明... 刘煜辉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11月6日,知名智囊学者刘煜辉在...
盐津铺子电商渠道阵痛:第三季度...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陆烁宜编辑丨郑琳电商渠道收入同比下...
刘嘉玲喊话淘宝、天猫:欺骗消费... 资料图。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淘宝、天猫:欺骗消费者11月10日,刘嘉玲在社交平台晒出两张淘宝界面截图,...
粤传媒:连续三日收盘价跌幅偏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0日,粤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5年11月6日、7日、10日连续三...
直击ST路通股东会:会议中断2...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陆晓辉 来源:图虫ST路通(300555.SZ)的临时股东会可谓一...
以人才战略铸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722名顶尖品酒师同台竞技、赛事难度创历史之最的第五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近日落幕。在这场...
天津港:拟2252.43万元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0日,天津港发布公告称,为优化资产结构,全资子公司物流发展拟在天津产权交易...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