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峪口禽业智慧鸡舍,刚出壳的雏鸡经过自动分选,在传送带上整齐列队;同在平谷区的首农畜牧育种分公司的技术人员在种牛采精大厅专注操作,每一环节都关乎优质基因的延续……近日,中国商报记者走进这片被称为“农业中关村”的平谷热土,探寻农业“中国芯”如何一步步破壳成长。从家禽到牲畜,从蔬菜到未来食品,一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种业振兴实践正在这里悄然展开。

工作人员挑选雏鸡。
畜禽育种体系打破国外垄断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培育出良种是建立畜禽育种体系的起点。穿过峪口禽业孵化车间的自动门,现代化育种场景映入眼帘。京系列蛋鸡雏鸡通过自动化分选系统,完成精准筛选。
“我们建立了完整的蛋鸡育种技术体系。”峪口禽业孵化厅讲解员丁柠介绍,“从基因组选择到性能测定,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数据化管控。”
峪口禽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我们依赖进口种鸡,如今自主培育的京系列蛋鸡已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力军。国产蛋鸡市场占有率达到60%,我们不仅打破了国外种源垄断,更建立了自主可控的育种体系。”
与此同时,蛋鸡养殖也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小慧,帮我分析一下今天鸡舍的环境数据。”峪口禽业相关负责人向参观者演示着,“我们开发的智慧蛋鸡平台,是家禽行业首个数智化引擎,目前已服务全国70%以上养殖场,覆盖蛋鸡数量达7亿只。”
在畜禽育种体系中,不仅要解决“育”的问题,更要确保优质基因的传承与延续。在首农畜牧平谷育种分公司种公牛采精大厅,技术人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北京(平谷)生物种业创新中心内,科研人员正在监测数据。
“每一份遗传物质都关系到后代的品质。”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刚说,“我们建立的完整种牛繁育体系,解决了畜禽种业的‘卡脖子’问题。”
资料显示,2023年9月,首农食品集团(以下简称首农)旗下三元种业奶牛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发布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中国荷斯坦牛育种工作。
畜禽育种已经从“经验选育”迈向“智能设计”。据首农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8月30日,全球首例“5基因编辑抗病猪”顺利出生,可同时抵抗6种重大疫病。
“我们不仅自主研发了效率更高的‘基因剪刀’,建立了全球领先的多基因编辑新系统,更培育出真正契合产业需求的多抗猪新种质。”首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利用多基因编辑猪育种技术持续优化品种的料肉比、肉质等生产性能,力争培育出“抗病性强、生产效率高、品质优良”的全能型种猪,为保障国家畜禽种业安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种业创新形成“抱团效应”
据首农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积极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农业中关村、打造农业中国芯”的决策部署。2019年,集团以首农发展公司作为实施主体,与平谷谷财集团共同出资10亿元组建“农科创投平台公司”(以下简称农科创投公司)。2020年4月,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也在平谷区落地,许多种业创新企业在这里扎根。
在农科创投公司的项目墙上可以看到,许多种业创新项目正在孵化。“我们设立了专门的种业基金。”农科创投公司总经理成强向参观者介绍,“重点投向生物育种、智能农业等前沿领域,已支持许多重点项目实现产业化。”
智慧蔬菜工场是农科创投的示范项目之一。工场内的大屏实时显示作物生长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正重新定义蔬菜生产方式。“通过智能升级,我们可以实现水肥精准调控,产量得到显著提升。”北京平谷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部工作人员张傲说。

北京农业中关村智慧蔬菜工场种植的番茄。
走进位于园区的首农畜禽分子育种数据中心,各种实验设备和大型计算机立即映入眼帘。
“数据中心以首农食品集团畜禽种业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高标准种质资源基因库及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了各畜禽品种育种全流程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北京生物种业创新联合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聚畜禽育种基因型、表型、环境型数据,持续扩大畜种数据应用集聚效应。
园区内的苏陀科技则将目光投向“未来食品”。“我们正在尝试一种颠覆性的思路——向微生物要蛋白。”苏陀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我们能在有限的空间内生产出大量的优质蛋白。”目前,该公司的植物蛋白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且制作出与动物肉结构相似度高的整块蛋白肉。
“北京(平谷)生物种业创新中心项目将进一步发挥首农在平谷‘农业中关村’的桥头堡作用,聚焦生物育种、畜禽育种、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等产业方向,进一步丰富科研赛道,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从创新苗圃到孵化器、加速器再到产业化的枢纽中心,实现孵投联动,助力平谷区建设一流的‘农业中关村’,打造‘农业中国芯’。”农科创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一个良种,蕴含着产业振兴的希望。在北京平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与产业集聚,更是一种“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决心。从鸡舍到牛场,从实验室到数字平台,农业“中国芯”正在这片热土上拔节生长,它告诉我们:种业振兴,不仅是科技的竞赛,更是一场关乎未来餐桌的安全守卫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份创新都在为端牢“中国饭碗”增添底气。
上一篇:固态电池“水火相融”:尾部拱火与头部降温、资本炒作与瓶颈待破 固态电池叠加储能股投资价值 固态电池与低空经济关联揭秘
下一篇:10月新势力车企销量出炉!零跑月销量首破7万辆,蔚来、小鹏、小米均破4万辆 10月新势力销量完整版 10月销量新能源零跑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