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美科
一份监管警示单,戳穿了丸美生物的财务“美颜术”。
10月3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监管警示决定,指出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丸美生物)存在财务核算不规范,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和披露不规范的违规行为。

同日,广东证监局也对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并对时任董事长孙怀庆、时任财务总监王开慧、时任董事会秘书程迪出具警示函。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同一天,丸美生物还发布了一份亮眼的2025年三季报。财报显示,营收净利双增,胶原科技获多项殊荣。
受此事件影响,丸美生物10月31日股价下跌4.16%,盘后报34.53元/股。
01 监管亮剑!揭露1132万虚增净利
经广东证监局现场检查,丸美生物主要存在财务核算不规范及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和披露不规范两大问题。
具体来看,在财务核算不规范方面,丸美生物存在三个比较大的硬伤。首先是收入核算不准确,公司未根据退货情况对销售业务预估退货率,且将少量非实际销售订单计入收入。简单来说,就是客户在网上下单后又退货的交易额,也被算进营收里了,这种操作无疑虚增了营收规模。
第二,公司在建工程核算也不准确。未根据实际工程进度及时对未结算工程款暂估入账,相关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未及时转固,导致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准确。
此外,公司还将存放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通过“应收账款”科目列报,将少量与研发活动无关的咨询服务费计入研发费用。
一顿财务操作下,丸美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虚增454.68万元,归母净利润虚增1132.97万元,占调整前归母净利润的6.10%。这无疑会导致投资人对其盈利能力高估,从而误导投资人对其作出不准确的评估。
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同样问题重重。
丸美生物使用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建设琶洲总部大楼时,未将募投项目与非募投项目分开独立核算,存在使用募集资金支付非募投项目支出的情况。
更让人费解的是,公司募投项目建设进度出现“倒退”。
据披露,截至2023年末,公司“营销升级及运营总部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07亿元,累计投入进度为49.01%。到2024年6月末,该项目投入募集资金增至3.53亿元。
然而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项目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却“倒退”至2.05亿元,累计投入进度也降至48.67%。
这些“财务核算不规范”和“信息披露违规”,使上交所和广东证监局双双亮剑,对该公司和核心高管给予了强监管和警示函。
02 定性为“核算不规范”,但不可避免信任危机
丸美生物的违规行为,引发市场关于其是否构成财务造假的质疑。从监管认定来看,广东证监局和上交所均将公司行为定性为“财务核算不规范”和“信息披露违规”,而非直接冠以“财务造假”这一更严重的标签。
然而,虚增利润超千万元的行为,并未改变其触及财务信息真实性的事实。
随后,丸美生物对2025年半年报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但在更正公告中,竟然将“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表”误写为“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表”,这一低级错误,直接折射出公司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治理上的粗放与不严谨,大大加深了市场对其内控体系的担忧。

在收到监管罚单的同一天,丸美生物高调发布了一份亮眼的三季报,向外界展示其营收、净利双增,尤其是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132.19%。丸美生物在第三季度还提交了32项专利申请,参与制定4项标准,并发布2项团体标准。这些努力显示出其正试图通过创新驱动赢得市场。
市场认为,丸美生物三季报与上交所的警示函同天发布,是一种危机公关策略,意在向市场证明其业务运营正常,对冲财务违规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信任危机恐难一时消除。
广东证监局对丸美生物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对时任董事长孙怀庆、时任财务总监王开慧、时任董秘程迪出具警示函。同时,上交所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
尽管丸美生物试图用业绩增长来恢复信心,但财务数据的可信度已成为投资者心中最大的疑问。《节点美妆》也为其捏一把汗:此次的信任危机与内部治理问题,已成为丸美生物品牌形象与资本市场信誉上难以忽视的污点。重建信任,很难。
03 丸美生物能否“弹”走财务失真的窘境?
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作为国货美妆十强选手,丸美生物此次财务风波,无疑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
尽管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实现30.8%的同比增长,但其净利润仅微增5.2%,这“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深刻反映了美妆赛道内卷加剧所带来的利润压力。
事实上,丸美生物已经连续两年排位第十,为了不掉队并努力更上一阶,丸美生物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6279万元,并全力押注胶原蛋白等核心技术,通过申请专利和参与制定标准,试图构建坚实的技术壁垒。市场表现上,其眼部类核心产品营收同比大增76.2%,显示出主营业务仍具强劲动力。

然而,面对丸美生物的监管处罚,投资者情绪复杂。在投资平台上,股民对丸美生物的看法出现分歧。
一方面,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长尤其是现金流改善,带来一定信心。部分投资者关注到,公司近年来在胶原蛋白等核心技术上的投入正在收获成果,继2024年成立“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后,又荣获重组功能蛋白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资质,技术壁垒逐步形成。丸美生物在核心技术上的长期投入,被视为长期主义下对未来价值起到正面影响。
另一方面,财务核算的规范性问题和募集资金使用的不透明,引发了投资信任危机。
有谨慎者指出,公司治理结构的隐患不容忽视,董事长、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同时被出具警示函,暴露了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系统性缺陷。在他们看来,再亮眼的业绩数据,若其可信度因治理问题而动摇,都如同基石不稳的高楼。

《节点美妆》认为,丸美生物能否真正“弹”走此次财务失真的窘境,其关键已不在于技术能否“弹”走消费者的鱼尾纹,而在于管理层能否彻底“抚平”公司治理上的“卡纹”,这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题图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