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也“打短工”?道通科技董秘上任5个月即离任 董秘也“打短工”?道通科技董秘上任5个月即离任
创始人
2025-11-01 07:42:17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栗鹏菲 叶青 北京报道

科创板上市公司道通科技近日再度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10月25日,这家市值超过250亿元的企业发布公告,宣布因“工作调整原因”,赵冠捷不再担任董事会秘书职务,同时聘任李律为新任董秘。

值得注意的是,赵冠捷从获聘任到卸任仅五个月时间,而接任者李律并非陌生面孔,他曾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间担任过这一职务,此次属于“再度回归”。

董秘“短任期”现象:五个月更替

道通科技的董秘职位似乎陷入了一种“短周期”循环。从公开信息来看,王勇任职约1年3个月,方文彬任职约1年8个月,李律首次任职约11个月,李雄伟任职约1年2个月,赵冠捷任职约5个月。此次李律再度出任,标志着公司进入新的管理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赵冠捷于2025年5月30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由于当时尚未取得科创板董秘任职培训证明,按照相关规定,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红京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2025年7月22日,赵冠捷取得任职培训证明后开始正式履职。

短短三个月后,他便因“工作调整”卸任,但继续担任法务总监和投资者关系总监。这一安排与公司此前的人事调整模式相似,李律在2024年3月辞去董秘职务后,也继续担任投资者关系总监。

对于职务调整的具体原因,道通科技向《华夏时报》表示,近年来,公司加强了对董办管理人才的系统培养和梯队储备,并通过多种培养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与历练,从而更好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在这一框架下,赵冠捷与李律均被定义为“公司内部长期培养的骨干力量”。

赵冠捷的任职历程清晰地体现了“培养”与“历练”的轨迹。拥有悉尼大学法学与管理学双硕士背景,并持有中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他,是公司内部成长起来的法务专才。此次卸任董秘后,继续担任法务总监与投资者关系总监。道通科技阐释其新角色在于“充分整合其法律合规与资本市场经验,强化公司投关工作的专业性与合规性”。

接任者李律的“回归”,则为这一内部培养模式提供了另一重注脚。他并非资本市场新人,而是具备丰富董办工作与投资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道通科技强调,李律已在公司工作多年,长期负责投资者关系,对公司业务、治理架构极为熟悉。

更为关键的是,李律在2023年至2024年首次担任董秘期间,曾主导信息披露、股份回购、投资者交流等核心工作。此番再度出任,道通科技期望他能“快速衔接工作,保障公司董办各项工作的连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道通科技在频繁进行人事调整的同时,其业务基本面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道通科技营收水平从22.66亿元增长至39.32亿元,增幅达73.57%,归母净利润从1.02亿元增长至6.41亿元,增幅达528.15%。2025年前三季度,道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4.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69%,归母扣非净利润7.18亿元,同比增长61.81%。同时,道通科技的市值表现也处于稳步上涨的状态,自2023年初至2025年9月末,公司的市值从142.56亿元持续增长至262.85亿元,累计上涨84.37%。

监管升级与董秘角色重构

该公司董秘频繁变动的同时,资本市场对这一职位的职责要求正迎来重大升级。2025年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这份围绕八个方面提出23项具体措施的综合文件,是近年来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领域最为全面的制度安排。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新规将信息披露质量明确为“投资者价值判断必需”,并要求用“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重大风险。董秘的职责由此前的“合规披露”升级为“价值沟通与风险翻译”双重角色。

他详细阐述,新规下的董秘需具备四项新增核心能力:其一是风险解构能力,即能够将技术、财务等专业风险,转化为投资者可理解的场景化描述;其二是数据叙事能力,要善于运用可视化工具,将复杂数据转化为易懂的叙事;其三是动态披露能力,需要建立风险地图并实现滚动更新;其四是跨部门协同能力,必须牵头快速响应小组,以确保信息能够被高效归集并最终发布。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补充道,董秘还需提升沟通技巧,确保能够有效地与监管机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并且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迅速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保障投资者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

董秘频繁更替的隐忧

对于市场上出现的频繁更换董秘现象,两位专家都表达了关切。据业内人士分析,上市公司频繁更换董秘主要存在四大动因:一是“危机换将”,公司涉嫌造假或被查时,原董秘为规避处罚而辞职;二是“市值管理”,控股股东希望借新人重塑公司叙事;三是“激励落空”,股价长期破发致使股权激励收益归零;四是“合规升级”,原任董秘难以适应最新监管要求。

柏文喜表示,频繁更换董秘对投资者权益造成三重损害。首先,新任董秘对历史问题掌握不足,容易导致信息披露“前后说法不一”,增加投资者验证信息成本;其次,交接期间往往伴随公告质量下降,重大风险可能被延后披露,影响投资者及时作出决策;再者,董秘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接口,其频繁变动易被市场解读为“内部失控”信号,加剧股价波动,间接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一旦核心项目或产品失败,股价暴跌,董秘面临巨大索赔与监管压力,也会选择离职。”柏文喜补充表示,科创板、创业板因企业成长阶段与治理结构特点,董秘流动性可能相对较高。

余丰慧则认为,科创板公司若处于发展阶段变化期,或是遇到重大资产重组、有融资需求等情况时,可能就需要具有特定经验的新董秘来引领公司前行。不过,对于创业板董秘更换是否更为频繁这一问题,还需依据实际数据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年度最大“超级月亮”,要来了 11月5日(下周三) 我们将迎来本年度 最大的“超级月亮” “超级月亮”来了 11月5日21时19...
曾经一千六一颗的神药突然不吃香...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最有名的药企上市公司片仔癀和云南白药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就在最近片仔癀突然不吃...
三七互娱:因信披违法违规,公司... 因信披违法违规,三七互娱及包含董事长在内的6名相关责任人拟被罚款3255万元,公司审慎判断不触及重大...
董秘也“打短工”?道通科技董秘...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栗鹏菲 叶青 北京报道科创板上市公司道通科技近日再度成...
三季报丰收伴管理层大换血,洛阳... 图源:企业财报本报记者 张蓓 见习记者 黄指南 深圳报道10月24日晚,洛阳钼业(603993)发布...
储能与新能源车驱动锂需求 钴受... 自2025年6月下旬碳酸锂期货价格触及2023年7月以来最低点,随着国内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与新能源汽...
天价索赔两诉两败,寒武纪前高管... 10月31日,寒武纪发布了关于涉及劳动争议诉讼的公告,对此前备受关注的梁军诉寒武纪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
曾一年卖出上千万支的神经生长因...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特...
周大福、周大生们迎零售大变局 ... 记者丨张晓慧编辑丨孙超逸金价屡攀新高、高位振荡之际,黄金业务公司交出一幅冷热不均的答卷。近日,六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