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夏高琴 南京报道
在今年年中电科院(300215.SZ)实际控制人胡醇卸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后,公司大股东之间关系明显缓和,此前常现分歧的董事会也暂归一致。然而仅过去三个月,这一平衡再度被打破——为应对业绩压力、拓展海外市场,公司拟斥资800万美元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该议案于10月28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上再现意见分歧。
尽管上述议案最终以7票同意、2票反对的结果获通过,但有着第二大股东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背景的董事石永波、韩健提出的反对意见,再次暴露公司董事会在决策上的差异,而这背后,是公司长期存在的大股东博弈阴影。
对于董事会再生分歧,《华夏时报》记者向电科院发去采访函件,但未收到企业正面回复,电科院相关人士仅向记者表示:“公司能说的已全在公告里了。”
订单下滑下的海外突围争议
10月28日,电科院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核心审议的《关于对外投资的议案》,最终以7票同意、2票反对、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拟设立的新加坡子公司暂定名为“Singapore Xiaoxing Testing Services Pte. Ltd.”,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景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景伯”)100%持股,注册资本800万美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经营范围涵盖检验检测服务、技术咨询等,定位为“低压业务产业转移及东南亚市场拓展枢纽”。
从公司披露的议案背景看,此次投资旨在应对“国内业务压力”,公告显示公司近期来自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CCC认证检测业务订单以及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检测有限公司的电焊机检测业务订单大幅减少。虽然2025年9月,公司与CQC续签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委托检测协议书》《产品认证委托检测协议书》,截至目前,尚未发生相关业务,上述情况对公司相关业务的持续性和收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拟在新加坡设立公司,一方面,进一步拓展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布局,为东南亚各国客户提供便捷的高低压电器检测服务以满足当地电力设备安全合规需求;另一方面,增强公司在国际检测领域的竞争力。
投出反对票的董事石永波、韩健提出四项明确异议,上述董事认为:其一,公司设立的原因和背景缺乏依据,相关检测业务订单大幅减少不能成为设立新加坡公司的充分理由;其二,业务预期收益论证不充分,公司近12个月现金减少近1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800万美元支出未明确预期收益、投资回收期及盈利模式;其三,资金使用计划不具体,未披露设备采购明细、研发成本分配、潜在合作方信息等关键内容;其四,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不足,未制定资金监管机制。
“东南亚低压电器市场正处于‘人口红利+基建缺口’双轮驱动的阶段,年均增速约6%,高于全球3%的均值。但并不代表‘即来即赚’,电科院需明确新加坡公司具体运营模式,800万美元具体如何投资。”山东隆湶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李富民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减少19.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1.82万元,同比减少24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88.02万元,同比减少250.78%。
两大股东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公司在加拿大设立孙公司时,电科院董事会中第二大股东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背景的董事也投出过反对意见。而按照石永波、韩健透露,彼时设立的加拿大公司OTEGL TECHNOLOGYLTD.自成立至今,暂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亦未产生经济效益。对于该公司具体情况,记者也尝试向电科院求证,但未得到回应。
事实上,董事会分歧并非偶然,而是电科院一二大股东长期博弈的延续。
公开信息显示,以实际控制人胡醇为代表的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之间的矛盾,曾多次体现在董事会决策中,核心分歧集中在“战略方向”与“公司治理”两大层面。
电科院三季报显示,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中,胡醇持股33.27%位列第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持股25.40%位列第二,而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
2023年1月12日,电科院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紧急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更换董事长的议案》,胡醇的上市公司董事长职务被免去。该议案以6票同意、2票反对的表决结果审议通过,其中投同意票的就有中检测试背景的时任董事董永升、马健。同年,在重新选举胡醇担任公司董事长时,董永升、马健也投出反对票,二人还对当时一同审议的另外六项议案也都投了反对票。
今年5月15日,董事长胡醇发布关于提请董事会召开电科院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函,提请董事会召开电科院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并审议解任董永升、马健职务,两份议案并指出,董永升、马健两人存在违反勤勉义务与履职失范、利益冲突与同业竞争纵容、损害公司治理有效性等问题,故提议依法解除两人的董事职务。
6月3日晚间披露的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董永升、马健的董事职位被罢免,中检测试提名的石永波当选非独立董事。实际控制人胡醇卸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彼时市场普遍认为,这一变动是“大股东妥协的信号”,此后一二大股东关系逐步缓和,董事会也暂未出现重大议案反对情况,公司治理短暂回归稳定。但仅三个月后,新加坡设子公司议案再次引发分歧。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董事会成员因各自立场、专业背景以及对公司战略规划理解的不同,出现分歧实属正常。不过,从过往情况看,电科院董事会分歧的根源在于两大股东长期以来的矛盾。第一大股东胡醇与第二大股东中检集团在公司治理、战略决策等方面存在明显分歧。”
曾短暂缓和的股东关系是否再度紧张?对于《华夏时报》记者提问,电科院并未作出回应。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