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能天天吃上猪肉,我们要感谢河南! 中国人每天都能吃到肉吗 中国人天天能吃肉吗
创始人
2025-10-30 13:01:54
0



河南人会养猪,可是有实打实的数字为证:

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将近3.7亿头,其中,河南贡献了3294.07万头,占比将近9%。

也就是说,中国人每吃掉100头猪,其中,有差不多9头是河南养的。

还有数据2024年,河南净外调生猪2094万头,位居全国第1。

可以说,今天,我们吃上物美价廉的猪肉,都要感谢河南人。

而实际上,河南把猪已经做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官方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猪产业链规模达到3000亿元。

那么,河南人养猪到底有多厉害?



2024年河南生猪产值占全省牧业总产值 来源:央视天下财经栏目



先前,在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猪。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成功驯化了野猪,甲骨文里的“家”字,就是屋檐下有头猪的形象,可见这“有猪才有家”的观念多么根深蒂固。

从周天子的宴席到苏东坡笔下的“火候足时他自美”,猪肉的香气几乎飘满了整部华夏历史。

然而,这门传承了万年的手艺,真要把它做成一项稳定高效的现代产业,难度系数瞬间拉满。

传统的养猪模式,就像是“过山车”一样,价格涨时一拥而上,价格跌时血本无归,让无数养殖户在“猪周期”里起伏不定。



猪周期让经营者难以抓住市场机遇

更可怕的是瘟疫。

就拿非洲猪瘟来说,病毒不仅可通过带毒壁虱叮咬传播,更可怕的是它极端顽强的生命力,能在冷冻猪肉中存活长达1000天,甚至在腌制火腿中也能持续140天具有传染性。

传统消杀手段也失效了,因为它对酸碱环境耐受范围广,从pH3到14都能存活,常用消毒剂也难以彻底杀灭。

一旦爆发,尤其感染强毒株时,可在24小时内导致猪群近乎100%死亡,且无疫苗可防、无药物可治,扑杀成为唯一手段。

2018年8月,郑州市经济开发区一个食品公司屠宰场里,工作人员发现刚运抵的一车生猪出现异常,260头生猪中,30头相继发病死亡:后来证明,正是非洲猪瘟。

当时,郑州立即发布封锁令——以事发屠宰场为圆心,3公里内划为疫区立即封锁,外围10公里设为受威胁区严密监控。

因为,一旦失控,很多养猪场将会血本无归。

再加上,如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过去粗放养殖的路子再也行不通了。



养猪根本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图片由AI生成

所以,别看养猪历史悠久,真正要把它规模化、现代化,从观念到技术都要全面升级。

时间回到1992年。

那时河南流传一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意指养猪是个“大坑”,一不留神满盘皆输。要致富,就不能养带毛的。

而河南养猪产业化的故事,恰恰是从南阳内乡这个地方开始破题的。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秦英林,和妻子钱瑛做了一个让乡邻瞠目的决定:放弃城里的铁饭碗,回村养猪。



秦英林(右二)与科研人员

1982年,秦英林也曾劝说父亲养猪,建好养猪场,养了20头猪后,不懂技术的秦英林父亲养死了19头、活了1头,损失了2000多元。

养猪致贫,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结。

夫妻俩起步时只有22头猪,乡里人都在观望:这两个读书人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这个在当时看来有些离经叛道的决定,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在中原大地上带起巨变。

毕竟那时的河南,猪饲料价格说涨就涨,疫病说来就来,“养得越多,赔得越狠”成了农户们最深的体会。

虽然这些星星点点的散户为整个产业奠定了基础,但养殖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猪肉品质参差等问题,始终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这个传统行业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市场经济的大潮来袭,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其中就包括在内乡县探索“集中饲养、统一管理”的秦英林夫妻俩所开设的牧原集团。

当地政府没有对遍布乡村的养殖场“一刀切”关停,而是出台政策支持有能力的养殖户开展规模化经营。

这个明智的决定,为后来整个产业的腾飞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一切顺其自然,一切也恰到好处。

自2000年起,牧原在内乡县以几乎每10个月新建一座猪场的速度稳步推进。

至2007年第十座分场落成时,企业年出栏生猪已突破10万头。

企业的视野也从内乡投向更广阔的市场,逐步向周边地区拓展。

到2013年,仅在内乡县境内,牧原就已布局了1座饲料厂和21个养殖场,形成了年出栏130万头的生产规模。

2014年,牧原股份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凭借一头猪的产业,秦英林登顶河南首富。

而曾经偏居一隅的内乡县,也由此走出了一家引领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



河南人养猪,养着养着,就把这个活干出了新高度。

三十余年弹指而过,河南用工业化理念,彻底改写了“后院养猪、熟食喂养”的千年模式。

要说河南养猪业能做大的核心驱动力,归根结底就一条,创新。

走进南阳市内乡县的牧原综合体,眼前的景象实在是有点赛博朋克。

过去分散在千家万户的猪圈,如今被集饲料加工、智能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链所取代。

21栋6层高的猪舍公寓整齐排列,要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把这些现代化建筑和养猪场联系起来。

空气中闻不到传统养猪场刺鼻的味道。

先进的空气过滤系统把PM2.5牢牢控制在个位数,这里的空气质量,甚至比一些写字楼都要好。



智能饲喂系统

在这里,最忙碌的不是饲养员,而是沿着轨道来回穿梭的智能机器人。

它们各司其职:有的担任巡检员,24小时不间断地巡视猪舍;有的充当厨师,精准配比每一顿饲料;还有的做起保洁员,随时保持环境卫生。

这些机器人将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猪只采食量,甚至是猪发出的声音,都实时传输到中央管理平台。

支撑这套智能系统的,是覆盖全产业链的240万套智能装备。这些设备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物联网平台,让算法养猪从概念变成了现实。

在这个平台上,AI算法会为每一头猪定制专属的营养餐,确保营养均衡又不浪费。

声音采集器则通过声纹识别技术,能够准确判断猪的健康状况,哪怕是轻微的咳嗽声也逃不过它的耳朵。

过去依赖经验的猪倌,也变成了操控智能系统、分析大数据的工程师。

而令人头疼的猪粪,如今成了农户争抢的香饽饽。

“养殖—粪水—再生能源—种植”生态链,将污染物转化为滋养良田的宝贵资源。

在灌涨镇杨集村的中以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156栋高效种植大棚依次排开,这里正是数字化种养循环的示范区之一。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猪粪尿经过科学处理,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再利用,液体部分转化为水肥,通过支农管网免费供应周边农田。

而在内乡县农牧装备产业园,一个巴掌大的智能设备就能实时监测猪群的健康。

这个园区已经吸引了19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去年营业额突破300亿元。这些企业各展所长,共同推动着整个产业的升级。

科技的力量还在持续发酵。即将投产的河南联牧兽药项目,未来可年产3亿支兽用无菌粉针剂,年产值预计达30亿元。

从精准饲喂到智能环控,从疫病防控到质量追溯,科技创新已经渗透到养猪业的每一个环节。

在这里,养猪不再是简单的农业生产,而是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现代化产业。



猪舍环境的智能调控系统



现在养猪这个技术活,不光有含金量,还被河南人琢磨出了新境界。

这份智慧,其实就藏在物尽其用的生活哲学里。

过去农家养猪,从猪肉到猪油,从猪皮到猪毛,几乎没有舍得扔的。

现在,把猪的副产品变废为宝、开发周边产业,就沿用了这种思路。

比如,牧原的牧光互补模式,在猪舍屋顶铺上光伏板,让养猪场摇身一变成为绿色发电站。

屋顶上,光伏板静静汲取阳光;屋顶下,猪群安然生长。



雷州牧原30场光伏发电项目全景图

目前,这样的会发电的猪舍在全国已有167座,总装机容量接近600兆瓦,相当于一个中型发电站的规模。

除了牧原外,河南走出的超级品牌还有双汇、胖东来。

第一个“猪肉加工龙头”,是全国第一家上市的肉类加工企业。

第二个“新晋商超顶流”,靠口碑走出河南,也把河南猪肉脯、猪肉香肠等打造成“网红食品”推向全国。



胖东来热销的双汇猪肉香肠

而在猪副产品的深度开发上,河南人也有一招。

在千红制药的车间里,猪小肠经过精妙工艺,变身为珍贵的肝素,年产值高达50亿元。

就连看似无用的猪杂油,也被河南人点石成金。

丰益国际每年将5.5万吨猪杂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等产品,创造2亿元产值。

这种将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智慧,正是河南养猪业不断突破的秘诀。

据统计,如今一头猪在河南能产出超过200种产品,从餐桌美食到医药原料,从工业产品到清洁能源,几乎无所不包。

围绕一头猪的产业革命,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传统养殖业的认知。



猪产业链的价值不简单

正像最高决策层要求的,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近万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开始养猪,养猪也被看成苦脏累的活计。

但在河南,养猪与科技实现融合,不仅高科技养猪,更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实际上,我们许许多多的传统产业,都值得“科技化”一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被刑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0月30日,北大医药股价大跌6.97%。消息面上,北大医药昨晚公告称,公司于近日...
V观财报丨财达证券:第三季度净... 【V观财报丨财达证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23.93%】财达证券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8.33亿元,...
锅圈小炒新店曝光:社区央厨,机... 《零售圈》了解到,火锅烧烤食材连锁企业锅圈食品将推出“锅圈小炒”项目,通过机器人“现炒”,打造社区商...
新易盛前三季度狂赚63亿,第三...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宋逸霆10月29日晚间,新易盛发布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5.05...
安克创新增长放缓 电子“杂货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10月29日晚,安克创新(300866.SZ)发布了第三季度报...
忘掉黄金吧,现在是铝的高光时刻... 铝,这种缺乏铜的活力和稀土地缘政治吸引力的金属,正成为当下市场的焦点。近期,铝价正交投于每公吨近29...
收盘丨沪指跌0.73%失守40... 10月30日,A股三大指数午后走弱,沪指失守4000点,创业板指跌逾1%。截至收盘,沪指跌0.73%...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硬科技...   中新经纬10月30日电 (魏薇)“投资热点必然伴随泡沫,这从来都不能避免,但泡沫存在‘硬币的两面...
大明电子发行结果公告发布,汽车... 在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明电子”)冲刺资本市场的关键阶段,公司于10月30日正式发布《发行结...
吉比特拟10派60元分红4.3... 红星资本局10月30日消息,A股“游戏茅”吉比特(603444.SH)再现豪气分红方案。近日披露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