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券商突围战:首创证券冲刺第14家“A+H”券商 中小券商突围战:首创证券冲刺第14家“A H”券商
创始人
2025-10-26 00:43:35
0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国内券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马太效应加剧之际,又一家A股上市券商正式向“A+H”双平台上市模式发起冲击,为中小券商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注脚。

日前,首创证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此举被视为其国际化战略布局至关重要的一环。

此次赴港上市,首创证券委任了堪称“豪华阵容”的四大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和中银国际,显示出其对此次发行的高度重视以及强大的渠道动员能力。

此次港股IPO的战略意图清晰:一方面,通过打通国际资本渠道,提升公司资本实力与抗风险能力,以应对行业日益增长的资本消耗需求;另一方面,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平台优势,拓展跨境业务,服务中资企业“出海”及海外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需求,特别是在其优势的资产管理与投资业务领域实现国际化联动。

若成功上市,首创证券将成为行业内第14家“A+H”券商。

首创证券的H股上市计划推进速度颇为迅速。

2025年7月26日,其正式宣布启动H股上市计划,在市场上投下了一颗“试金石”。短短一个月后的8月28日,其H股发行上市事项便迅速获得北京市国资委批复。日前,首创证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书,标志着其港股上市之路再迎实质性进展。目前,其港股IPO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政府机关、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的备案、批准或核准。

根据首创证券公告及相关披露文件,此次发行的H股股数将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5%(在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并可能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俗称“绿鞋机制”)。这一机制旨在稳定上市初期的股价,为发行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募资规模的具体数字虽未在初步文件中明确披露,但市场普遍预期其将募集数十亿港币量级的资金,这将显著补充首创证券资本金。

首创证券此次赴港上市,有着清晰且深远的战略意图。公司在公告及招股书中多次强调,这是为了 “进一步提升公司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整合国际资源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

具体而言,其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层面:在资本层面,打通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构建更加稳健、有弹性的资本结构,以应对行业日益提升的资本消耗需求。在业务层面,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拓展跨境业务,服务中资企业“出海”及海外资本“引进来”的双向需求,特别是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优势领域实现跨境联动。在品牌层面,通过H股上市提升其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强化综合竞争力。

这一举动也与近年来中国证券行业头部机构的国际化布局趋势高度契合。目前,A股市场已有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中原证券、国联民生、招商证券在内的13家券商成功实现了“A+H”两地上市。这些先行者通过港股平台,不仅补充了资本,更在国际业务开拓上取得了先发优势。

若首创证券成功上市,将成为第14家“A+H”券商,也是继申万宏源之后近年来的又一新成员,标志着中小券商在激烈竞争中寻求突破的一种战略选择。

首创证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北京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券商。首创证券背靠实力雄厚的国有股东首创集团、京投公司和京能集团,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强大信用背书。

其于2022年12月22日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即大涨43.99%,以10.18元收盘,总市值达278亿元。截至2025年10月25日,其股价已达21.68元,市值升至581.11亿元。上市不到三年,首创证券市值与股价双双实现翻倍。

亮眼的股价表现背后,是首创证券近年来持续向好、超越行业平均的业绩基本面作为坚实支撑。 深入分析其财务数据可以发现,首创证券已经进入了一个高质量的成长周期。

尽管证券行业近年来整体波动明显,首创证券营业收入仍实现稳步增长,从2017年的9.31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4.18亿元,七年间增幅近160%。行业排名也从第77位跃升至第49位,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中国会计准则下,2022年至2024年,首创证券收入与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中国A股上市券商中分别排名第五、第十。

衡量券商资本运用效率和为股东创造回报能力的关键指标——收益率方面,首创证券同样交出了优秀答卷。2024年,其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在A股上市券商中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七。

业绩提升得益于首创证券清晰聚焦的差异化战略,这从其招股书所披露的募集资金用途中可见一斑。

根据招股书,首创证券此次IPO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首创证券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等核心业务的发展,并加强IT及科技投入,推动公司的全面数智化转型。

需要注意的是,首创证券并未表示将募集资金投入全部业务,而是重点提及资产管理类业务与投资类业务,二者正是首创证券的特色业务所在。

投资类业务(包括固定收益、权益证券投资、新三板做市及另类投资)已成为其主要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56.07%。其中,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收入6.4亿元,占到投资类业务收入的近八成。

在固定收益投资交易领域,首创证券建立了深厚的护城河与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招股书透露,公司不仅深耕传统债券投资,还前瞻性地深化全资产类别布局,持续拓展FICC综合业务,在可转债、REITs、衍生品金融工具以及全球资产配置等方向多点发力。

资产管理业务则被视为首创证券的传统优势业务。2024年,其资管业务收入达9.09亿元,同比增长62.67%,贡献营业收入超过三分之一。不过,今年上半年,首创证券资产管理业绩有所滑坡,同比下滑54.06%。对此,其在招股书解释道:这主要由于资产及基金管理费收入的减少。尽管如此,首创证券资产管理规模仍保持增长,2022—2024年的资产管理规模复合增长率高达15.8%,截至2025年6月末已达1655亿元。这一规模的含金量在于,其是在行业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复合增长率为-6.7%的逆风背景下实现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首创证券在招股书中特别强调了科技赋能。募集资金将明确用于更新系统、加强信息安全以及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场景,这反映了证券行业未来的共同发展趋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券商这一榜单出炉!前十名大洗牌... 券商最新执业质量评价结果出炉!10月24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证券...
3亿人的养老焦虑有救了? 中国...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苗正卿头图 | AI生成机器人养老的故事,已经被社...
连亏三年“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 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10月23日晚间,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五矿”)下属地产平台五矿...
绑架中国公民,3名嫌犯被南非警...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据新华社报道,10月24日,南非约翰内斯堡,涉嫌在6月...
关于四中全会!基金公司最新解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下文称“《公报》”)的发布,让资本市场和公募行业备受鼓舞,其所传递的信号也成...
10只重仓基金9只是ETF,F... 公募FOF三季报陆续披露,从截至10月25日的最新重仓基金情况来看,FOF的指数化配置趋势越发凸显。...
一行代码,近20亿美元灰飞烟灭...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题图|《英雄本色》剧照一夜闪崩,《Counter-Str...
中小券商突围战:首创证券冲刺第...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国内券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马太效应加剧之际,又一家A股...
江苏一景区观光火车疑发生坠海事... 潇湘晨报、红星新闻 据潇湘晨报报道,近日有消息称,江苏南通启东市黄金海滩景区附近疑似发生一起观光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