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卫东 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黑马加速导师
天图从2011年开始聚焦消费。
之前也是什么都投,后来我们做反馈分析,发现那么多的项目中,能获得符合我们预期的成功的,就是消费。基本上预期项目长成什么样,结果就八九不离十;
科技项目也有成功的,但有可能是“种豆得瓜”,最后虽然也赚到了钱,甚至回报倍数还不低,但是那种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连自己都没有掌握到因果关系,成功纯属运气,不叫真正的成功。
那么,消费企业存在护城河吗?
从我们开始投资消费,这个质疑就一直存在。
当年(2010年)投周黑鸭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好像一家夫妻店加个锅,都能干成,但这个项目我们获得了20倍的投资回报。所以消费企业一定是存在护城河的。

但与科技企业不同,不是凭借一个解决大问题的“big idea”,有个核心专利就能构筑起“护城河”。
消费企业要解决很多密集的问题,它的护城河是更综合性的、是一个复杂系统。
分解来看,我们认为有八大重要方面。
需求端有四大护城河:
第一是品牌效应。
尤其是在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比如医疗、教育等,顾客自行判断的成本很高,决策失误的损失又很大,品牌就更为重要;
第二是网络效应。
用户规模越大,使用价值越大,这种类型的先发优势很容易形成赢家通吃,比如小红书;
第三是迁移成本。
也可以称之为顾客的“上头成本”,比如用户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Windows系统,已经达到了熟练掌握的程度,还购买了不少适配于这个系统的软件,那么就很难下决心切换到苹果系统;
第四是范围经济。
站在消费者角度,就是一站购齐的优势,比如一般超市提供的是当季的普通水果,但百果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新奇特的水果。

供应端也有四大护城河:
第一是规模经济。
先进入者可以通过高售价弥补初期的规模不经济,而后通过销售的规模化获得成本优势并降低价格,以此压制后来者。这样的企业只要自己不犯错误,就会凭借先发优势一路领先。
第二是学习曲线。
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通过累计生产了更多总产量而获得的知识壁垒,也就是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这些都是通过时间积累和反复迭代形成的,后来者要想绕过这一曲线,弯道赶超也不容易,所以持续学习和创新非常重要。
第三是要素垄断。
比如,深加工食品的配方工艺、某些行业牌照等,以及门店位置优势。虽然看上去不是那么可靠,只是几年的租约,但也足以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
第四是供应端的范围经济。
通过供应网络的统筹,进行产品的联合供应,或者充分利用副产物,从而进行成本优化。
所以,消费企业消费企业的“护城河”与其说是比拼长板,不如说是消除短板,因为不管哪里出现一个明显的纰漏,都可能会陷入一场致命的危机。
这个特点,也决定了消费领域创业者的不同特质。
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可以是偏科的天才,但消费企业的创始人,能力要求要更全面一些。
我们也试图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要素,内部叫做“VISIBLE”分析,七个字母分别代表:
Visionary(远见)、Integrity(正直)、Sharing(分享精神)、Innovative(创新能力)、Branding(品牌能力)、Learning(学习能力)、Execution(执行力)。

当然,这样面面俱到、面面都强的创业者可遇不可求,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有所取舍。
过去我们也有过讨论:是投资产品型创始人,还是营销型创始人?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这两种情况都有。
对比就会发现,营销型创始人的企业爆发很快,但也容易跌跟头,我们也有项目估值涨了10倍之后迅速归零的,有的还没有完全退出。
所以,天图还是倾向于投资产品型创始人,慢是慢,但是更稳。
比如说鲍师傅糕点,很多在它前面的网红品牌都销声匿迹了,但他们发展越来越好。
这里认真推荐一下:
11月20日-11月22日,我将与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亲自带一批黑马的同学们,一起走进安徽黄山。
3天时间,大家一起畅聊:怎么搞定品牌定位、搞定投资人的钱、搞定现金流,带你成为未来的品类第一!
活动详情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