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ESG披露央国企领跑!南都发布年度ESG调研报告 a股esg奖 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报告
创始人
2025-10-24 19:10:00
0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已从企业“加分项”,升级为衡量长期价值与韧性的核心标尺。对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而言,ESG更是激活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引擎。

目前,新“国九条”明确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财政部、证监会及沪深北交易所联动完善规则,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欧盟电池法》等全球监管,也倒逼国内企业加速接轨,A股ESG披露正式进入规范化新时代。

作为与民生紧密关联的核心领域,大消费行业的ESG表现直接关系品牌声誉与市场竞争力。10月24日,由南方都市报湾财社主办的2025责任中国ESG年度盛典在广州举行,现场公布了《2025年度企业ESG调研报告》。

截至2025年10月9日,A股5506家上市企业中,2572家披露了ESG报告,整体披露率达46.71%,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但大消费行业内部差异显著:白酒、白电等领域披露率超70%,小家电、调味品等领域不足40%;部分企业虽披露报告,却存在“报喜不报忧”“关键数据缺失”等问题,涉及供应链碳排的范围3碳排放更是多数消费行业的集体盲区。这种分化既反映行业特性与监管压力的差异,也暴露出消费企业从形式上的披露,向实质治理转型的挑战。

A股ESG披露行业梯队分明,央国企领跑民企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近三年实现量质齐升,但行业与企业性质差异导致分化显著。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10月9日,A股5506家上市企业中,2572家披露了ESG报告,披露率达46.71%,较2023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较2022年提升约12个百分点,增长势头稳定。从“质”来看,已披露企业中,67.27%搭建了ESG治理架构,63.93%披露ESG战略信息,44.01%制定了定量可持续目标;99.25%的企业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约七成披露了25个以上量化指标,数据透明度提升。



行业间则形成“三大梯队”:高披露行业(>70%)以银行业(100%)、非银金融(86.75%)为代表,受益于强监管与高社会关注度。中坚行业(40%-70%)集中在大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56.15%)、美容护理(54.84%),驱动因素为品牌声誉与消费者需求。潜力行业(<40%)包括电子(38.11%)、汽车(38.02%),ESG风险认知仍在提升阶段。

企业性质差异更为突出,其中,中央国有企业2024年ESG披露率达95.67%,近乎全覆盖。地方国有企业披露率69.81%,低于央国企。民企虽从2022年至2024年ESG披露企业数量也从753家上升至1129家,但2024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总数为3442家,整体披露率仅32.80%,存在明显差距,反映出民企对ESG价值的认知仍需深化。



趋势展望:ESG将成消费企业硬约束,鉴证与供应链监管加码

综合来看,在监管趋严、资本市场信息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消费行业的ESG发展正步入一个以监管驱动力为核心的新阶段,未来趋势概括为以下四点:

鉴证将成为ESG披露新门槛:当前消费行业ESG报告“报喜不报忧”“选择性披露”问题突出,未来证监会及相关机构将强化信息鉴证要求,缺乏第三方背书的ESG数据公信力将大幅下降,尤其是范围3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关键指标,第三方鉴证可能从自愿转为强制,倒逼企业提升数据质量。

反贪腐与商业道德披露成硬要求: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企业治理中的反贪腐、商业道德不再是内部管理问题,而是关乎资本市场信心的核心风险点。未来监管将要求消费企业公开反贪腐制度、举报机制及查处案例,推动治理透明化。

监管合力倒逼低披露行业改进: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正协同修订会计师事务所备案管理办法,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对于燃气、小家电等低披露行业,监管将通过提高合规成本,如未披露企业面临问询、评级下调,推动其加速ESG信息披露,缩小与高披露行业的差距。

供应链ESG风险将成为企业核心风险点,也将是未来ESG竞争的关键领域。消费行业供应链碳排占比高,未来监管与资本市场将要求企业不仅披露自身ESG绩效,还需将审核延伸至供应链,公开对供应商在商业道德、反贪腐、劳工权益、碳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举措与绩效。

行业分析

白酒行业:95%披露率领跑,质量与鉴证短板凸显

统计发现,白酒行业以95%的披露率领跑大消费行业,但高披露率背后隐藏质量短板,核心数据缺失与第三方鉴证不足,制约ESG公信力。

从披露规模来看,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19家发布独立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17家连续三年持续披露,行业对ESG的重视程度领先。但报告类型与质量分化显著:19份报告中仅15份为完整ESG报告,4份社会责任报告在环境、社会、治理维度存在大量指标缺失,未能覆盖全领域信息。



环境数据披露是主要短板:作为“用水大户”与高耗能行业,仅10家企业披露范围1+2碳排放总量,5家披露排放强度,范围3碳排放仅贵州茅台、水井坊两家披露;水资源管理方面,仅7家披露总耗水量,4家披露耗水强度;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仅4家企业公开相关数据,无法全面反映行业绿色转型进展。

治理与鉴证环节同样薄弱:11家酒企明确董事会承担ESG职责,10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但将高管薪酬与ESG绩效挂钩的企业仅舍得酒业、*ST岩石两家,ESG激励机制尚未普及;第三方鉴证比例偏低,仅贵州茅台、五粮液、水井坊3家引入第三方机构验证数据,其余企业报告真实性依赖内部声明,公信力不足。这一差距也体现在MSCI ESG评级中:贵州茅台为A级,水井坊为BBB级,古井贡酒、五粮液等为B级,老白干酒、舍得酒业等为CCC级,评级分布与披露质量高度匹配。

饮料乳品行业:近半数企业披露,包装减塑与全链碳中和成亮点

饮料乳品行业27家A股上市公司中,13家披露2024年ESG报告,披露率为48.15%,细分领域差异与绿色实践创新成为行业鲜明特征。

细分领域披露意愿分化明显。乳制品企业披露积极性更高,19家乳制品上市公司中12家披露报告,占比超六成;软饮料企业披露率偏低,8家公司中仅东鹏饮料1家披露,反映出乳制品行业因产业链长(涉及原奶供应、加工、冷链),对ESG风险的感知更敏锐。



包装减塑与循环利用是行业创新焦点。东鹏饮料将产品收缩标签从PVC全面替换为更环保的PET材料,减少不可降解塑料使用;光明乳业首创全国牛奶纸盒回收活动,每月定期以有偿方式回收各类品牌牛奶纸盒,推动包装循环利用。全产业链碳中和实践逐步深入:伊利股份制定《2024年“零碳未来”工作推进方案》,将ESG管理延伸至上游供应链,与核心原奶供应商合作推广粪污低碳处理与还田技术。

休闲食品行业:72.73%披露率背后,仅两家企业实现关键数据全披露

休闲食品行业11家A股公司中,8家披露了报告,盐津铺子、洽洽食品、三只松鼠等8家企业发布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万辰集团、黑芝麻、有友食品等3家未披露。多数企业存在关键数据缺失,仅少数头部企业实现较高质量披露。



具体来看,仅盐津铺子、洽洽食品两家详细披露能源消耗、水资源使用、污染物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数据,以及员工结构、社保覆盖率、流失率等社会数据,达到“全维度量化披露”标准。甘源食品、劲仔食品仅披露部分指标,其余企业报告聚焦品质管理、公益活动等定性内容,环境与社会维度量化数据严重不足。

Wind ESG评级印证了质量差距:盐津铺子、洽洽食品获A级,甘源食品、来伊份、劲仔食品获BBB级(管理水平一般,风险一般),好想你、三只松鼠获BB级(管理水平较低,风险较高),良品铺子及未披露企业获B级(管理水平低,风险高)。

循环经济实践是头部企业亮点:盐津铺子电商包装使用50%回收料,2024年能源消耗强度为5.24吨标准煤/百万元,总耗水强度为91.02吨/百万元,是行业唯一公开强度数据的企业。洽洽食品虽仅披露总耗水量与能源消耗总量,但推动坚果产品包装循环利用系统建设,2024年可循环包装材料使用量184吨。良品铺子则聚焦包装二次利用,2024年二次纸箱使用占比92.21%,并试点循环周转箱替代传统纸箱,探索低成本ESG实践路径。

调味品行业:披露率仅33.3%,供应链碳管理集体缺席

调味品行业中,18家A股上市公司中仅6家披露2024年ESG报告,披露率33.3%。头部企业表现分化:海天味业在环境维度构建系统性框架,明确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以量化数据佐证减排进展。安琪酵母聚焦员工发展,员工培训覆盖率100%,人均学时超36小时,树立行业社会责任标杆。但千禾味业ESG报告存在显著缺失,环境章节仅以“三废治理达标”定性描述,未披露碳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可再生能源使用等基础量化指标,Wind ESG对其评级为B级,反映其ESG管理仍停留在表面。



供应链碳管理是全行业短板:6家披露企业均未测算并披露范围3碳排放数据,而调味品行业因涉及原材料种植、运输、包装等长链条,范围3碳排通常占总量的70%以上。数据缺失导致行业无法评估全价值链环境影响,也难以制定针对性减排措施,制约绿色转型进程。

家居行业:披露率超4成,知名企业治理缺位与数据短板并存

在A股轻工制造行业分类中,家居用品又按家居用品、成品家居、卫浴制品细分。Wind统计显示,家居行业ESG披露率48%,略高于轻工制造行业45.51%的平均水平,但细分领域差异大,部分知名企业存在治理缺位,环境数据披露不足成为行业问题。

具体来看,卫浴制品(71.43%)、瓷砖地板(66.67%)披露率较高,受益于出口业务面临的国际ESG监管,成品家居(52.94%)、定制家居(46.67%)处于中游。其他家居用品(29.17%)披露率偏低。



尽管部分头部企业披露了范围1+2碳排放,但范围3碳排放核算仍是行业普遍盲区,源于家居行业供应链分散,数据整合难度大、成本高。多家企业报告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关键定量数据缺失,无法准确评估环境绩效,影响ESG报告的参考价值。

此外,部分知名企业连续缺席ESG信息披露。皮阿诺、大亚圣象、曲美家居、趣睡科技、张小泉等知名家居企业连续多年未发布独立的ESG报告。其背后暴露的产品质量、供应链管控乃至债务危机等问题,进一步折射出企业在ESG层面的“失语”往往与经营风险存在关联。

2024年,曲美家居因代理商管理漏洞引发消费纠纷,消费者支付数十万元货款后无法收货,企业以“与代理商无关”回应,暴露供应链管理缺陷。趣睡科技虽宣称重视ESG,但连续多年未发布独立报告,产品质量投诉频发,Wind ESG评级显示其因“产品责任”得分过低位列行业末位。公开报道显示,张小泉集团长期受困于家族式治理模式,截至2025年4月,其控股股东因激进的资本运作导致公司深陷债务危机,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39亿元,所持股份已全部冻结。在此背景下,该公司亦未披露2024年ESG报告,使其本就严重的公司治理危机进一步加剧,ESG实践成效备受质疑。

家电行业:白电披露领先小家电滞后,废旧回收体系获突破

家电行业ESG披露呈现“白电强、小家电弱”的格局,白电企业因全球化布局在推动ESG管理,但小家电企业披露率不足三成。

白电行业披露率达80%,显著高于全市场45.7%的平均水平:美的集团持续推进供应链碳管理,披露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成为行业供应链ESG管理标杆;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等头部企业均搭建完整ESG治理架构,将ESG融入生产、研发、销售全环节。



22家A股小家电上市公司中,仅苏泊尔、莱克电气、九阳股份、科沃斯、石头科技、富佳股份6家披露了ESG报告,披露率27.3%。未披露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对ESG认知不足,认为“合规成本高于收益”,导致行业整体ESG管理水平偏低。

废旧家电回收成为全行业的ESG实践亮点。美的集团截至2024年末累计回收旧家电875万台,目标2030年累计回收5000万台;海尔智家2024年回收旧家电769万台;格力电器回收并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813万台(套),转化为再生资源15.76万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成为家电行业ESG实践的核心竞争力。

燃气行业:披露率刚过五成,关键碳排放数据近六成企业未公开

燃气行业作为消费相关能源基础设施,ESG表现关乎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但目前披露率仅52.25%,关键环境数据缺失严重,社会责任短板凸显。

我国137家公共事业上市企业2024年ESG报告披露率72.99%,而燃气板块32家上市公司中仅18家披露,凯添燃气、长春燃气、洪通燃气、蓝天燃气等多家企业持续缺席,行业透明度有待提升。18家披露企业中,仅8家公布范围1+2碳排放总量,重庆燃气、深圳燃气等10家未披露;水资源消耗量/强度指标仅5家公开,成都燃气等超10家企业未披露,无法反映燃气企业在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方面的真实表现,制约行业低碳转型规划。



近年来“燃气表跑得快”事件多次引发舆论关注,暴露出企业在计量准确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短板;部分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公共服务属性下的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影响行业公信力。

美容护理行业:披露率不足六成,医美关键指标缺乏第三方鉴证

美容护理行业ESG披露率约54.84%,企业间数据透明度差异大,医美领域虽披露率较高,但关键指标缺乏第三方鉴证,公信力待提升。

12家A股个护企业中,仅百亚股份、中顺洁柔、稳健医疗、登康口腔、两面针5家披露ESG报告;环境管理方面,5家企业均提及废水废气治理,3家通过光伏设备实现能源替代,两面针、稳健医疗探索可降解包装;碳足迹追踪深度分化,仅中顺洁柔以具体产品为例,分析原材料加工阶段碳排放占比,优化生产工艺,稳健医疗仅简略提及碳足迹核查,其余3家未涉及。



15家A股化妆品企业中有9家披露了报告,拉芳家化、敷尔佳等名企未披露,敷尔佳上市以来从未发布ESG报告,反映部分企业对ESG的认知滞后。已披露企业中,丸美生物、上海家化、珀莱雅、贝泰妮等均未披露范围3碳排放,无法评估供应链环境影响。

4家A股医美企业中,3家披露了ESG报告,但华熙生物、爱美客等企业的碳排放等关键指标未引入第三方鉴证,数据真实性依赖内部声明。华熙生物称报告数据来自内部文件与公开资料,爱美客依赖运营原始记录,缺乏外部背书导致数据公信力不足,这也是医美行业ESG管理的核心改进方向。

(数据来源:Wind,南都湾财社ESG研究课题组统计)

策划:陈养凯

统筹:黄驰波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 贝贝 张海霞 邱康正 王静娟 詹丹晴 孔学劭 冯家钜 王蕾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通威股份前三季度净亏损52.7... 10月24日晚间,千亿元市值的光伏龙头企业通威股份(600438.SH)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
V观财报|九号公司:第三季度净...   中新经纬10月24日电 24日盘后,九号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数据显示,2025年...
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美国劳工部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
特斯拉三季度净利润锐减 特斯拉... 参考消息网10月24日报道 据法新社10月22日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锐减3...
芒果超媒前三季度净利下滑近三成... 芒果超媒 视觉中国 资料图芒果超媒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10月24日,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
V观财报|白银有色及董事长王普...   中新经纬10月24日电 因多期年报信披存重大遗漏,白银有色及董事长王普公等5人合计被罚880万元...
奔驰,投出一个智驾IPO 奔驰... 自动驾驶赛道从未如此热闹。作者 |笔锋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自动驾驶赛道从未如此...
平安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383.... 平安银行 视觉中国 资料图10月24日,平安银行(000001.SZ)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
困于电商低价,白酒巨头集体“围...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幸雯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10月的白酒圈,有点不平静。一边是水井坊、五粮...
21对话|斯蒂芬·罗奇拉响警报...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实习生陈颖 上海、北京报道10月23日,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