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浩的狠话和大量追觅消费者的烦恼丨正经深度 俞浩追觅采访 俞浩回应追觅科技造车
创始人
2025-10-24 17:48:02
0



文丨郭小兴 吕行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2600字)

【正经社“科技前沿”观察之62】

10月22日,有坊间消息称,追觅已选定深圳作为基地组建电子烟业务团队。

其背后,以一款无线吸尘器进入市场和掘得第一桶金的追觅走红的原因,不是又推出了什么震古烁今的新产品,而是纸上的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计划。

尤其劲爆的是,上个月的24日,创始人兼CEO俞浩的一封内部信放出“狠话”,宣布成立“天文BU”,正式开拓小行星探索和采矿业务。

再往前一个月,宣布进军汽车市场,宣称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预计将于2027年亮相,目标是打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对标布加迪威龙。



这一系列“官宣”,引来了无数媒体围观,嘘声四起。

1

做着小家电,梦想上太空

俞浩9月24日发布的内部信宣称:“马斯克痴迷于殖民火星,而我们更关注小行星。小行星会威胁地球的生存,火星不会;小行星有待开采矿产资源,火星没有。”

他不仅宣称文化上与马斯克存在差异,而且会选择与马斯克火星移民计划不同的技术路线,技术难度更高:马斯克只是实现了火箭助推器的重复使用,他们还要发展从星际空间返回地面的可重复火箭及太空飞船技术。



此前的9月4日,追觅还一口气发布了30来款新品,横跨清洁电器、大家电、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

再往前的8月28日,宣布要进军超豪华电动车市场,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展现出如此气魄的追觅,是2017年才从清华大学“天空工场”走出来的初创公司。2015年,初创团队开始研发吸尘器的核心部分,高速数字马达。2017年底,加入小米生态链。2018年12月,通过小米众筹首发无线吸尘器V9。

俞浩坚信“核心技术是一切的根本”。公开资料上,可谓星光耀眼: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无人机开发者之一,2024年以85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618位,2025年完成50亿元老股回购,在追觅的个人持股提升至70%

截至2025年6月,追觅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6379件,获授权专利3155件,高速数字马达、SLAM算法是它的核心技术。

颇为亮眼的是,截至目前,短短几年时间下来,其主打的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驻的门店高达6000多家。

然而,这一切跟汽车尤其是跟小行星的关系,在外界看来,仍然有着从爬行突然进化到了飞升的味道。

2

投诉汹涌,别忘了看地上

追觅“仰望星空”的同时,还必须看好“地上”,因为它正在做的主打产品,大量消费者并不满意,甚至烦恼难断

“2024年12月通过淘宝追觅官方旗舰店购买了扫地机器人,因为扫不干净洗不干净。(2025年)3月15日更换了一台机器,售后保障继续延续一年。 换回来以后还是一直拖不干净扫不干净。现在放维修店已经半个月了,一直拖着不给处理,总是互相推诿。总是让我打电话催,没有人主动联系我。”10月23日,一位消费者通过黑喵投诉说。

“保修期内,基站集尘管道故障生虫子,寄修两次都原样返回。连最表层的脏污都没处理,更别提拆机检查处理。诉求只是想让检查下集尘管道并清理,但是商家毫无作为,二次返修约定好快递上门,还连续两天放鸽子不来取件。要求要么清理维修好集尘管道,要么更换基站。基于两次送修都原样返回,已经不相信商家的维修售后。”10月21日,另一位消费者抱怨道。

“买的追觅洗地机,虚假宣传,5厘米不到的台阶买回来就爬坡爬不上,送了(售后)说斜坡是可以爬上去,安装后还是爬不上。最近无意发现边拖不工作了,安排了师傅上门维修,结果说要返场。我需要退货退款,不同意维修,商家一定要维修满三次才同意退货。”10月21日的另一位消费者直接指向了产品功能问题。

截至10月23日,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追觅产品的投诉已经达到3590起。正经社分析师梳理黑猫投诉历史记录,发现2024年6月,针对追觅的消费者投诉约为1300多起,由此可以推知,针对追觅产品的投诉最近一年大有快速上升之势,投诉的产品主要是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投诉问题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虚假宣传等。

另据媒体报道,2023年11月,江苏省缺陷产品管理技术中心对市场上主流的扫地机器人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的25款产品中,共有11款因结构缺陷、耐热耐燃问题被判为不合格,其中,抽检产品中最贵的5299元追觅X20 Pro Plus,因存在安全隐患而被认定不合格。

3

有理想,更要懂能力边界

不得不承认,追觅的雄心壮志看上去的确很美,但是快速扩张背后的隐忧同样不容忽视。

历史上最终沦为失败者的盲目扩张企业,此前大多都是行业佼佼者。

最突出的是多线作战带来的资源分散风险。以清洁电器为主的家电品类仍是追觅的基本盘,但新开拓的大家电、厨电、汽车等领域均属资金密集型赛道。

尽管俞浩强调现金流充足,但同时推进这么多类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必然对资金链构成持续压力。此前“强制员工跟投基金”的传闻,很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追觅的融资紧迫性。

与此同时,技术复用的局限性开始显现。要知道不同赛道对底层技术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追觅将扫地机器人的SLAM算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复用于四足及人形机器人研发,取得一定成效,但大家电、汽车等领域的技术逻辑与清洁电器差异显著。

例如,冰箱的超低氧保鲜、空调的流体控制等技术需全新研发,而汽车制造涉及的底盘、电池、智能驾驶等系统,更是对现有技术体系的巨大挑战,短期内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而且,随着业务线增加,组织复杂度将呈几何级上升,对管理效率构成考验。

我们可以列出很多以前的失败者,恒大、恒驰、哪吒……

另外,行业竞争的加剧进一步压缩了扩张空间。国内清洁电器市场,科沃斯、石头等品牌持续发力高端市场;海外市场,iRobot等传统巨头加速技术迭代,试图收复失地。

更严峻的是,国内品牌“出海内卷”已成常态。全球扫地机器人销量前列多为中国企业,技术与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新进入的厨电领域,西门子、博世等欧美品牌垄断格局难以轻易撼动,追觅IFA展首秀的洗碗机、蒸烤一体机虽获创新奖,但市场认可度仍需时间检验。

对于追觅而言,平衡扩张速度与能力边界至关重要,在始终重视消费者体验和口碑的前提下,短期应聚焦核心技术可迁移的品类,如家庭护理与智能硬件,依托现有研发优势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中长期需在新赛道建立技术壁垒,避免陷入“样样通样样松”的困境。

也就是说,追觅的考验在于:在野心与实力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才能让扩张之路走得更稳。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追觅是一家有理想和战略目标的商业型科技公司,但如此刚猛扩张的风险在于:

(1)公司的战略管理和治理能力是否具备?

(2)当下核心业务护城河是否足够稳定安全?

(3)进入新赛道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可持续投入能力是否具备?

毕竟,真正的全球化科技企业,从来不是靠品类数量取胜,而是靠核心领域的绝对话语权立足。【《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洛阳富豪家族“分灶”:妻子留守... 一家上市公司,一对创业夫妻,丈夫一路减持,套现近5亿,妻子却一股不卖,这场家族企业的“分工”背后,不...
通胀数据提振降息预期,美股三大...   中新经纬10月25日电 美东时间周五,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齐创新高。IBM涨超7%,高盛集团涨逾...
一辆MEGA行驶中爆燃!“烈火...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闺蜜财经图片来自网络(特此感谢)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理想汽车又火了。10月2...
赵长鹏被特赦前的180天 赵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察Beating,作者:林晚晚,题图来自:视觉中国2025 年 10 月 23...
A股核聚变概念火爆,9股年内涨... 记者丨赵云帆 编辑丨朱益民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2025年10月于中国成都举行的第30...
35亿的“中国迪士尼”,正被外... 说起主题公园,迪士尼跟环球影城堪称永恒的印钞机,几十年来都是人头攒动。珠玉在前,国内不少企业都砸下重...
美国防部:美军再袭击加勒比海船... △美国国防部(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24日,美国国防部方面宣布,美军新近在加勒比海地区对“涉嫌走私...
19楼的吸烟区 19楼的吸烟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墨一的电影漫聊,作者:爱看电影的墨一,头图来自:作者拍摄第一次去19楼的吸烟区,...
祥源文旅: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 10月24日,浙江祥源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祥源文旅,600576.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
精工钢构拿下沙特超12亿“大单... 中经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10月23日,精工钢构(600496.SH)公告称,公司成功签约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