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晓 编辑/陈小泉
来源/燕梳师院
自成立以来,英大泰和人寿一度凭借“电网系”股东扶摇直上。然而,20222019年启动的增资引战履陷停滞。步入2025年,公司扭亏为盈,先赎回29亿旧债、再获批25亿新债。资本腾挪与业绩反转之下,是真正回暖,还是短暂表象?
发债补血25亿
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行政许可信息。信息显示,同意英大人寿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为25亿元。
图源:北京监管局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英大人寿全额赎回了“20英大泰和人寿”资本补充债券,赎回金额为29亿元,赎回价格为104.8元/份(含息)。
这一“赎回旧债+获批新债”的资本操作,对英大人寿而言,是一次关键的“换血”与“续命”之举。通俗理解,英大人寿做了两件事——还旧账、借新钱。近年来,英大人寿连续亏损、退保激增,导致实际资本大幅缩水,偿付能力持续下滑,而保险公司为了满足“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发新债来补充核心资本,稳住监管红线。
全额赎回旧债,表明公司尚有流动性兑付能力,避免违约风险,维护市场信用。在企业面临经营与信任双重危机时,尤为重要。
总体而言,此次“赎旧债、发新债”,是危机管理的关键一步。但需要清醒认识到:25亿新债并非救命稻草,而是争取时间的“缓冲垫”。
集权与突围
成立以来,英大人寿始终带着鲜明的“国家电网烙印”。目前,公司股东共有27家,其中26家为国家电网系公司,如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6.40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美国万通人寿保险公司持股19.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也是唯一的外资股东。
图源: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背靠国家电网这棵“大树”,英大人寿获得了稳定的业务来源。2021年,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多项关联交易,其中保险类业务关联交易占年度关联交易总金额的87.452%。最新数据显示,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8.13亿元、7.63亿元,其中保险业务和服务类占比最高,分别为7.14亿元、6.32亿元。
可见,公司对关联交易的高度依赖,使其在股东的强力支持下坐拥稳定的市场资源与天然保护伞。然而,过多依赖关联方,尤其在保险业务方面,会使自身外生延展性被抑制,难以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
高度集权的股权结构也带来了明显的弊端。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短板,中方股权话语权强大,无论是战略决策还是市场策略,都处于实质上的控制地位。而公司高管团队多由国家电网体系派驻,近两届董事长均有深厚的“电网资管”背景,却缺乏保险专业经验。管理层“懂电网远胜于懂保险”,导致公司在产品设计、市场策略、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建设上始终滞后。
最近的人事变动发生在8月。
8月29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行政许可公告,核准高培道英大人寿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公开资料显示,高培道出生于198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曾任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办公室主任助理、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国网英大发展策划部主任,英大财险董事等职务。
高培道的上任意味着赵永亮的退场。作为公司筹建时期的“元老级”人物,赵永亮自2005年便加入国家电网人寿保险筹备组,历经人力资源、综合管理、财务会计等多岗位锤炼,2007年正式获批为总经理助理,此后十余年间身兼合规、审计、人力、区域分公司等要职。2021年晋升副总经理,直至2025年3月,经国家电网党委决定,被免去职务,正式退出高管序列。
目前,英大人寿领导班子形成“一正四副”格局,由董事长候培建、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吕珂、副总经理靳松、王迎新、武琳林与高培道分工协作,辅以总精算师、合规、财务、审计等关键条线负责人,构成一个11人组成的高管矩阵。
高度集权的股权结构之下,增资引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自2019年国家电网推介混改项目,2021年公开寻求战略投资者以来,至今仍未有进展。外方股东万通人寿持续收缩亚洲业务,增资意愿不强;而国家电网在国资委“聚焦主业”的号召下,对旗下金融业务或采取出清策略。
强势扭亏为盈
自2007年成立以来,英大人寿凭借“电网系”股东的天然资源优势,一度扶摇直上。成立第七年,公司便步入盈利轨道,且连续八年保持盈利,初步展现了背靠国家电网的稳定性。
然而,这一势头在2022年发生逆转,公司陷入持续亏损的困境。2022—2024年,分别亏损0.49亿元、8.6亿元及6.73亿元。同期,保险业务收入虽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178.60亿元、192.13亿元及187.94亿元,但已显露出增长乏力迹象。
业务结构的“银保独大”成为吞噬利润的关键。2018年,公司前5大保费产品中仅1款来自银保渠道;而到了2022年,已全部转为银保主导;2023年,银保渠道占比突破60%,其中英大元恒B年金保险单款产品的退保率高达31.53%;2024年,该渠道仍占比超60%。
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英大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7.91亿元,同比下降4.37%;净利润为7.98亿元,强势扭亏。
图源: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但“亮眼”业绩背后,需打上一个问号。据了解,英大人寿在资产端采用了新金融工具准则(I9),导致其利润、总资产和净资产指标已按“新准则”编制,而保险业务收入及保险业务负债仍沿用“老准则”。“双轨制”下的财务表现,使得横向对比难度加大,真实盈利能力还有待考验。
对于英大人寿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公司能否突破路径依赖,重塑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扭转亏损,真正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