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战略级赛道来了!
10月21日,深地经济概念盘中持续走强,正元地信、中裕科技、德石股份、山河智能、中化岩土、山东墨龙等多股触及涨停。
消息面上,自然资源部近日展望十五五标准化工作方向,明确将加快抢占深海、深地等新兴的标准化制高点。
在分析人士看来,国家意图通过建立一套统一、先进的标准体系,来规范和引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意味着,深地经济将从“概念探索”和“技术示范”,快速过渡到“标准引领下的工程化与规模化应用”。
向地球深部进军
深地之下,皆是未来。随着地表经济的发展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向地球深部进军成了战略必然。
深地经济,简单来说,是以地下空间开发、深部资源勘探与利用、深地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形态。它涵盖了深部地质勘探、地下空间开发、深地钻井装备、地热能与储能利用等多个领域,正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约34%。而深地3000米以浅地热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是我国年能耗的2600倍,为替代能源提供巨大空间。但目前整体开发率不足8%,堪称未被充分挖掘的“地下能源宝库”。
更重要的是,深地经济具备强大的产业链带动效应。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深地相关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
深地开发主要面临三大难题:超高温(200℃+)、超高压(200MPa+)、超深井(8000米+)。过去十年,中国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实现多项技术逆袭。
我国已攻克深地开发十大核心技术,实现全链条国产化替代。2025年初,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初步构建了万米深地钻完井技术高地与原创技术策源地。
“十五五”规划为向地球深部进军按下了启动键。随着标准体系的建立和产业化应用的深入,一个隐藏在地表之下的巨大经济生态正在加速成形,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行业专家看来,从产权经济视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未来发展应把握三大原则:调查评价是根基,没有精准的“地下画像”,就难有科学的开发决策;产业协同是引擎,从单一工程向“空间+数据”综合产业生态转变;政策创新是保障,破解产权与资本化难题,释放资源价值。
有消息称,相关政策细则或将在2025年Q4至2026年初密集出台。
谁在“地底”淘金
深地经济不仅关乎资源安全的保障,更是一场关乎未来产业竞争力的布局。从产业链角度看,可划分为四大主轴:
一是装备制造,包括超深井钻机、高压防喷器、大型盾构机等关键设备,技术壁垒高,市场集中度高,是深地经济的基础环节。
比如,中信重工的竖井钻机全球市占率高达60%,为深地矿产开发提供“国之重器”;神开股份作为国内超高压井控设备龙头,产品覆盖140MPa超高压防喷器组,打破国际垄断,为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提供关键设备。
二是核心材料,需应对极端高温高压环境,如用于钻头的超硬材料、耐腐蚀合金、高强度密封件等,过去长期受制于国外供应商,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三是服务与运营,涉及地质勘探、数字孪生、深地监测等,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是深地经济的关键环节。其中,非常规资源勘探及地下储能服务需求年均增速较高,正加速释放市场潜力。
中科海讯是国家声呐系统唯一企业,12kHz宽带声呐探测距离20公里,分辨率0.1米,应用于深海资源勘探与海洋监测。
四是空间建设,涉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深层停车场、人防工程等,政策支持力度大,是深地经济的应用环节。
中化岩土国内岩土工程综合服务商,参与上海横沥岛尖地下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地铁产业大会等项目。
深地经济相关个股梳理
上一篇:小微盘股开始活跃!市场风格要切换? 小微盘股后续 小微盘板块走势
下一篇:增量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鍔犲ぇ璐㈡斂璧勯噾鎶曞叆鏀寔缁忔祹鍙戝睍 澧為噺璐㈡斂鏀跨瓥鏈変綍鎰忎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