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新能源第一股要来了?岚图带 “盈利” 冲港股存隐忧 新能源股票央企 新能源国企央企股票
创始人
2025-10-21 13:42:31
0


岚图上市路难途?


手工劳动/挖哥

手工编辑 /掘叔

出品/独角兽观察

2025年10月,岚图汽车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宣布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同时,其母公司东风集团股份同步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

这场“父退子进”的资本作,被业内解读为东风集团在新能源转型困局中的“腾笼换鸟”之举——剥离估值低迷的传统燃油车业务平台,将最具成长性的新能源资产推向资本市场。

作为国内首例冲刺上市的“国家队”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的上市之路不仅承载着东风集团“破局转型”的希望,更折射出传统央企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中的焦虑与突围。

被寄予厚望的岚图上市之路是坦途还是难途?

01

东风主动让位

岚图汽车是东风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此次选择的“介绍上市”,与常规IPO存在本质差异。

根据港交所规则,介绍上市无需发行新股、不涉及直接募资,仅通过现有股东持有的存量股份挂牌交易实现上市,其核心优势在于周期短,较常规IPO缩短60%~70%、成本低,能让企业快速获得独立上市地位。

招股书显示,岚图上市后,东风集团仍持有其90.32%的股份,而东风集团股份的私有化则通过“现金对价+股权分派”组合实现:持有东风集团股份的股东,除可获得每股6.68港元的现金补偿外,还能按1:0.355的比例获得岚图股份。这种“退一进一”的操作,看似复杂,实则是东风集团应对自身估值困境的主动破局。

选择岚图从资本市场来说,也不失为一“曲线救主”的妙招。

长期来,东风集团股份在港股市场深陷“估值泥潭”,市净率最低至0.25倍——这意味着市场对其资产的估值已经远低于净资产,且上市多年未开展过股本再融资,基本丧失了融资功能。

即便在2025年10月宣布私有化与岚图上市计划后,其市值回升至779.87亿港元,市净率仍不足0.5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估值低迷的背后,是东风集团传统业务的持续承压。

2025年上半年,东风集团归母净利润仅0.55亿元,同比下滑92%。其中,合资板块作为核心利润来源,更是集体失速——2024年东风日产销量63.12万辆,同比下滑18.1%;东风本田销量42.82万辆,同比下滑29.2%;神龙汽车销量6.83万辆,同比下滑15%。

2025年上半年,东风集团整车销量82.4万辆,同比再降14.7%。燃油车业务的萎缩,让东风不得不将转型希望寄托于自主品牌,而岚图正是其自主板块中最亮眼的“新星”。

02

岚图开启蓝图?

从2020年品牌发布至今,东风对于岚图的支持堪称“倾尽全力”:初始资金投入超110亿元,开放50年积累的研发、制造与供应链资源,调配核心管理团队,并赋予其高度市场化的运营自主权。

这种“输血式”支持下,岚图成为东风新能源转型的核心载体,尤其是相较母公司的传统业务,岚图的高成长性更符合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赛道的估值逻辑。

数据显示,2022—2024年,岚图营收从60.52亿元增长至193.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8.9%;销量从1.94万辆增至8.01万辆,年复合增长率103.2%,增速位列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前三。将这样的优质资产独立上市,既能让东风集团股东通过岚图股份分享新能源红利,也能为岚图打开后续融资通道,摆脱对母公司的资金依赖。

在传统央企新能源品牌中,岚图的成长速度与财务表现可以算得上“优等生”,这也是其敢于冲刺上市的核心底气。

从核心优势来看,岚图的竞争力集中在“体系赋能+技术合作+高端定位”三大维度。

首先是东风集团的体系化支持,作为东风旗下高端品牌,岚图直接承接了母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深厚积淀。

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带来的技术溢价。2024年1月,岚图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深度绑定。

从财务数据来看,岚图已实现从“亏损收窄”到“扭亏为盈”的关键跨越。2022—2024年,其净利润从亏损15.38亿元收窄至亏损0.9亿元,2025年前7月更是实现净利润4.34亿元,成为近年来少有的“带着盈利”冲刺上市的新能源车企。

毛利率方面,岚图从2022年的8.3%逐步提升至2024年的21.0%,2025年前7月进一步升至21.3%,高于蔚来、小鹏等头部新势力,仅次于比亚迪。

营收方面,2025年前7月岚图营收157.81亿元,同比增长90.2%,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的1.52亿元增至2024年的33.04亿元。

简言之,东风的“腾笼换鸟”,本质是一场“弃旧迎新”的战略重构:放弃估值低迷、增长乏力的传统燃油车上市平台,为高成长性的新能源业务“让道”,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资产价值重估,同时为自身转型注入新动能。

03

隐忧与挑战

尽管岚图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势头,但其上市之路仍暗藏多重隐忧——品牌力薄弱、产品结构失衡、盈利依赖补贴、合规风险等问题,可能成为制约其资本市场表现与长期发展的“绊脚石”。

品牌力不足是岚图最突出的短板。相较于“蔚小理”通过多年用户运营建立的品牌认知,岚图作为“央企新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存在感明显不足。

第三方调研显示,仅23%的新能源汽车潜在消费者听说过岚图,而“蔚小理”的认知度均超过60%;在品牌联想上,消费者对岚图的印象多停留在“东风旗下”“华为合作”,缺乏自身独特的品牌标签。

另外,岚图的产品矩阵单一导致市场风险高度集中,岚图的销量高度依赖MPV车型梦想家。

2025年前7月,梦想家销量4.01万辆,占总销量的60.15%;而SUV车型FREE(占比29%)、轿车追光(占比7%)、跨界车型知音(占比3.85%)的表现均未达预期。

这种“单腿走路”的产品结构,让岚图面临两大风险:一是MPV市场天花板有限,2024年全国MPV销量仅4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3.4%,即便2029年预计也仅增长至120万辆,占比4.1%,增长空间受限;二是竞争加剧,比亚迪腾势D9、别克GL8插混版、魏牌高山等竞品持续挤压市场份额,2025年9月魏牌高山超越梦想家,成为MPV市场月度销冠,岚图的领先优势已不再稳固。

虽然岚图2025年前7月实现净利润4.34亿元,顶着“盈利”光环,但这样的盈利含有一定“水分”。

招股书显示,岚图同期获得的政府补助达6.4亿元,占净利润的147%——这意味着若剔除补贴,岚图的实际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2.06亿元)。

新能源汽车补贴作为阶段性政策,随着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未来补贴规模将逐步缩减,岚图若不能提升自主盈利能力,盈利增长将失去支撑。

招股书显示,岚图存在较高的关联交易风险:2025年前7月,其向东风集团销售整车及零部件的金额达30.58亿元,占营收的19.4%;同时,为客户承担的汽车金融贴息2.89亿元也支付给东风系企业,关联交易占比过高可能引发投资者对交易公允性的质疑。

岚图的上市,是传统央企在汽车产业变革中的一次“豪赌”——东风集团以“退市让路”的方式,将转型希望寄托于这家新能源子公司。从优势来看,岚图拥有东风的体系支持、华为的技术赋能与高端市场的先发优势,具备成为“国家队标杆”的潜力;但从短板来看,品牌力薄弱、产品单一、盈利依赖补贴等问题,仍让其上市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东风而言,这场 “腾笼换鸟” 已是箭在弦上。若岚图能成功上市,将为央企新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本;若失败,则可能错失新能源赛道的最后窗口期。而对岚图来说,港股上市只是起点,如何在品牌、技术、市场的三重考验中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 “难途”。(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准百亿私募三季度大洗牌!同犇、... 在头部私募中,准百亿私募(管理规模50-100亿元)正从“优秀”向“卓越”跃迁的关键期,是捕捉未来头...
21日国际金价欧洲交易时段下跌... 21日,由于部分投资者趁金价在高位时获利了结,国际期货黄金价格和现货黄金价格在当天的欧洲交易时段一度...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其丈夫成...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21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比...
“万能遥控器”热卖,能开小区门... 多家网购平台商家 以“出入神器”“不缴费神器”为噱头 公开销售“万能遥控器” 声称可轻松破解 小区、...
奇人龚虹嘉,又赚80亿 奇人龚... 在半导体产业史上,2011年是极具变革性的一年。这一年,“苹果最经典的产品”“乔布斯最后的遗作”iP...
无利不起早!多晶硅产能收储,究... 关于硅料产能收储,赶碳号最近一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参加收储的企业太多,被收储企业简直不够用了!如果没...
谁会是港股Robotaxi第一... 记者丨赵云帆编辑丨巫燕玲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的盛宴时刻。10月1...
“中国LV”被立案 创始人40... 企业创始人、曾被称为“中国奢侈品教父”的邱亚夫已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他女儿邱晨冉接班后...
A股收评:沪指重返3900点 ... 市场震荡反弹,创业板指涨超3%,沪指涨1.36%重返3900点。截至收盘,沪指涨1.36%,深成指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