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V”被立案 创始人400亿“豪赌”溃败,女二代接班就要还债 “中国LV”被立案 创始人400亿“豪赌”溃败,女二代接班就要还债
创始人
2025-10-21 15:44:38
0

企业创始人、曾被称为“中国奢侈品教父”的邱亚夫已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他女儿邱晨冉接班后,企业没有多大起色,名下也多了几个风险警示。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乌彦祖假正经

近期,曾被称为“中国LVMH”的如意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不止如此,如意集团“不如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企业连续三年亏损,2025上半年,集团营收1.54亿,同比下降32%,净利润亏损9500万,亏损额同比扩大105.00%。企业创始人,曾被称为“中国奢侈品教父”的邱亚夫也已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他女儿邱晨冉接班后,企业没有多大起色,名下也多了几个风险警示。

2018年如意集团还不是这个样子,集团构筑了庞大的时尚帝国,手握40多个奢侈品牌,坐拥4家上市公司。

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1.

/“中国版LV”集团被立案,

是因为买了太多“奢侈品”?/

10月14日,如意集团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立案的原因包括:

1、2024年半年度报告中错误确认1.04亿元营业外收入,导致财务数据不实;
2、2025年1月25日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从盈利修正为大额亏损,信息不准确;
3、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及披露义务。

如意集团虽然宣称“将配合调查,目前生产经营正常,立案不影响日常运作。”但10月15日,如意集团股价“一字跌停”,后面几天也处于下跌状态。目前,如意集团股价维持在5.2元/股左右,市值不到14亿。

股价下跌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平常证监会下发一个“监管函”,二级市场都会震荡三天,何况这次是“立案”。立案,表明证监会已经查实问题,直接启动法律程序,行政处罚是逃不掉的,甚至可能追究某些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如意集团“这一劫”早有预兆,2023年到2025年,如意集团因为财务造假、关联交易等问题,多次被山东证监会采取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比如,如意集团2022年到2023年年报中对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计提不充分,另外2021年至2022年对相关关联交易也未按照规定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披义务。



集团被处罚外,实控人邱亚夫在内的多名高管都被出具警示函。邱亚夫还被认定“10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邱亚夫将如意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交给了女儿邱晨冉。

都2025年了,为什么还敢在财报上玩“猫腻”呢?

具体原因不太好说,如意集团“缺钱+胆子大”是真的。

2020年之后,如意集团的财务问题就愈演愈烈。2022年到2025上半年,累计亏损了21亿元。2024年营收才4.49亿,却亏损了5.77亿。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8亿元大幅下滑32.25%,归母净利润亏损9572.57万元,与上年同期亏损额扩大105%。



公司亏损,就想着“美化”一下财报,结果被证监会发现了,接连遭到处罚。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意集团亏损的呢?

说来话长,简单说就是“步子迈大了,拉伤了”。邱亚夫在过去的10年里,有个要打造“中国版LVMH集团”的梦想。为此,他豪掷400多亿在国外买买买,收购了法国、瑞士、英国、日本等国的多个奢侈品牌。

邱亚夫一度掌控4家上市公司,40多个奢侈品牌,占全球奢牌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过,大量收购造成“消化不良”,资金周转不开,再加上收购资产没能贡献利润。于是如意集团就陷入财政危机。

虽然已经“退居二线”,邱亚夫和“接班女二代”要承担的责任还不少。不知道,他有没有怀念当初就是做个纺织厂老板的日子?

2.

/一匹布换一辆劳斯莱斯,却栽到“400亿扫货奢牌”的坑?/

如意集团官网写着,公司现已经成为集精纺呢绒面料及服装的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纺织服装集团。

听起来也不是一家奢侈品公司呀?

是的。它本来就是一家纺织品公司。

1975年,17岁邱亚夫进入山东济宁一家毛纺织厂工作。两年后升任车间主任。5年后他去西北纺织工学院(就是现在的西安工程大学)进修,学成归来的他很快就当上了厂长助理。

1992年,济宁毛纺厂进行国企改革,名字变成“如意”;1997年,公司负债率高达90%,邱亚夫“并不情愿”地被推到厂长位子。除了负债,如意毛纺的产品和产能都严重落后。

邱亚夫以“买设备”为名义,去欧洲各大纺织厂“偷学技艺”。30天下来,邱亚夫偷偷总结了200多条“技不如人”的缺点。比如,1克重的羊毛,如意能拉到40米,但国外能拉到200米,产品轻薄又能卖上价,同样1克羊毛,在国外生产的价格是国内的5倍。

回国后,邱亚夫就下决心:“全面对标意大利,争做国际一流”。为此,如意毛纺先后投了2亿元,上线世界顶级的生产设备,主攻研发。经过多年试验,产品“如意纺”的质量跟国外产品不相上下。其中一款小羊驼绒的产品,每米卖到6.8万元,一匹布能买一辆劳斯莱斯。LV、Gucci、Hermes等国际奢侈品牌公司都大量采用这款面料。

邱亚夫给公司制定了“两个不动摇”政策——即坚持以纺织服装为主业的企业发展方向不动摇;以高端产品、高价定位、高端用户的企业发展战略不动摇。

2007年,如意集团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4年,通过一些收购,邱亚夫成为上市公司如意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这年他56岁。

这时,邱亚夫不想坚持“两个不动摇”策略了。

他发现,尽管如意纺的布料卖的很贵了,但跟奢侈品比起来依旧“小巫见大巫”。比如,如意纺的布料1万元/米,但外国奢牌拿去做成衣服,一套衣服却能卖到17万。

“品牌价值”造成的巨额差价,让邱亚夫坐不住了,他开始在国外开始买买买:

2010年,出资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收购日本百年服装老店瑞纳,以41.53%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13年,收购澳大利亚棉业巨头库比棉场,入股苏格兰粗花呢生产企业Carloway;
2014年,成为德国男士西装生产企业Peine Gruppe的主要股东,拥有旗下Barutti和Masterhand等品牌;
2016年,以13亿欧元控股法国时尚集团SMCP,旗下Sandro、Maje和ClaudiePerlot三大服饰品牌自此收入囊中;
2017年,以22.2亿港元控股大中华唯一高端男装集团利邦,以1.17亿美元的价格,从香港上市公司收购了英国风衣品牌雅格狮丹;以16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男装成衣制造商Bagir 54%的股本,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8年,斥资6亿欧元从欧洲投资巨头JAB 集团手中收购了瑞士奢侈品牌 Bally 的多数股权;
2019年2月,收购美国英威达公司服饰和高级面料业务,包括全球知名的莱卡,涉资约26亿美元......

好家伙,媒体说,国际上三分之一的奢侈品牌都被邱亚夫给收购了。巅峰时期,邱亚夫控制了4家上市公司:如意集团、利邦(香港)、RENOWN(日本)和SMCP(法国)。邱亚夫打造“中国版LVMH”的梦想初步形成。

收购这么多品牌大约花了400多亿人民币,邱亚夫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嗨,不就是资本市场那些事儿嘛。就是趁着海外品牌陷入低迷,以低价购入股份,然后要么将其股份作为抵押物来发行二级债券获得现金流,要么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将其重新打包上市,把融到的钱用在下一轮的收购中,俗称“空手套白狼”。

看过八妹文章的人应该知道,邱亚夫不是第一个这么玩转资本市场的人,此前文章中介绍过很多。这种玩法想成功需要两个条件:1、资金链不能断,要持续融到资;2、收购的企业要逐渐盈利。而且,这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后面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不巧的是,如意集团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3.

/奢侈品帝国崩塌,

女二代刚接班就要还债/

2015年到2019年,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对于如意集团及其发行债券的评级一直维持在“AA”级,甚至在2018年还给了“AA+”级。

到了2020年3月,大公国际对如意的信用评级下调到AA-级,同时展望降至“负面”。 理由有三:

一、如意集团再融资能力变差。截至2019年9月末,如意集团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6051.47万股全部处于冻结及质押状态;
二、如意集团成为被执行人的案件逐渐增多,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上升;
三、如意集团短期偿债压力很大。截至2019年6月末,如意集团总有息债务为317.75亿元。

对此,如意集团很生气,2023年3月直接发公告宣称终止跟大公国际的评级委托。

这种“小孩子气”+“掩耳盗铃”的做法并没有阻止集团财务问题的发生。

2020年3月,“19如意科技MTN001”这支债券的付息日到了,如意集团却无法支付利息,选择延期支付。2020年9月,公募债券“18如意01”的赎回日到了,如意集团干脆把债券回售给了私募平台,但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可见如意集团是真没办法了。

如意集团购买的多个奢侈品牌,本来就是濒临倒闭,由于没有资金输入,连“起色”都没有,更不用说盈利,于是接连倒下。

2020年3月,如意收购瑞士奢侈品Bally两年多,承诺的6亿欧元融资没有到位,陷入经营困难。以色列男装Bagir的交易款项也迟迟没有到位,结果Bagir因现金耗尽,不得不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5月,日本瑞纳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宣布退市;9月,如意收购的英国高级男装Gieves & Hawkes面临破产清算的问题;10月,如意集团将持有法国SMCP53%的股权转让抵债,正式退出SMCP集团......

短短两年时间,邱亚夫建立的时尚帝国快速崩塌,旗下40多个海外奢侈品牌,仅剩下2个。

这个过程中,邱亚夫也不是没想办法。比如2019年拉上济宁城投,投资35亿元成为如意集团第二大股东,还为如意一笔近20亿元的债券提供了担保。

但国资也不能一直填“无底洞”。2020年1月,济宁城投向当地司法机构申请冻结如意集团持有济宁如意高新44.21%的股权并获得了法院的同意,双方的合作就此终止。

2020年4月,邱亚夫开始松口,不谈梦想:

“外界对我们收购时尚品牌的一个大误解是我们希望像一些传统时尚业巨头那样通过资本运作来搭建品牌矩阵,从而成为所谓的中国版 LVMH,其实不是的。”

但财报不会随着梦想的淡化,而淡化。2020年财报显示,如意集团正面临着近400亿的巨额债务。也是从这年开始,如意集团的财报都不好看,2022年之后的亏损甚至都能盖过营收。

财报难看,意味着股价下跌,也意味着融资困难。为了让账面好看点,如意集团又“美化”了财报,所以又导致了被山东证监会和证监会处罚。

2024年,邱亚夫因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被监管处罚,并被认定为10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高管。于是,同年10月,他将董事长职位交给女儿邱晨冉。

邱晨冉1981年1月出生,2004年获苏州大学艺术设计学士学位,200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时尚零售硕士学位。显然“匆忙上位”的邱晨冉也一时难以力挽狂澜,2025年上半年的报表还是不好看。

如意集团被证监会立案后,“受影响”的股民也开始讨要说法。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已经有股民在股吧里表态,要通过诉讼的方式,追回遭受的投资损失。

除此之外,天眼查显示,目前邱亚夫名下终本案件(法院判了,却没钱执行的案件)有40起,未履行总余额超过70亿元。邱晨冉名下也有大量“风险事件”,其中自身风险4起,预警提醒的案件更是多达430起,很多是劳动仲裁未履行。



也就是说,邱亚夫虽然“离场”,依旧不能对巨额债务免责。女二代接班,不仅要承受巨额债务和诉讼压力,更要破解公司如何“重建”的难题。

至于大众,又看到一个教科书式的商业负面案例。总结无非还是那句:

失控的资本游戏不能玩。

#企业#投资#如意集团#财报#资本#证监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和辉光电港股IPO获境外上市备... 10月20日晚间,和辉光电(688538.SH)发布关于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
10月21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 一、强势个股截至10月21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1.36%,收于3916.33点,深证成指上涨2.06...
海底捞“火拼”儿童餐,要和西贝... 从色彩鲜艳的小玩具到各式各样的气球花,商场餐厅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儿童餐同样...
出海的决心:这家企业要用中国A... 文/冯玲玲在英国街头,一位驾驶中国品牌汽车的车主正用英语与车载系统进行流畅对话,导航、音乐、空调调节...
泡泡玛特预计三季度收益增长约2... 泡泡玛特三季度业绩继续强势增长。10月21日,泡泡玛特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务状况。公告显示,今年...
因审计工作存缺失,普华永道再获... 10月16日,香港会计及财务汇报局(以下简称“香港会财局”)公布了一则罚单,就多项审计缺失谴责罗兵咸...
极兔获100亿元定期贷款融资,... 日前,极兔速递(HK:1519)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华星(作为借款人)以及本公司(作为担保人)与若...
深投控计划减持深深房A股份,或... 10月20日晚间,深深房A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投控”)拟自公告披露之日...
拓竹不忍了!一场诉讼,揭开中国...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作者 |罗夏一场由版权引发的诉讼,正在改写中国3...
慧博云通:收购宝德计算股权案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0月21日,慧博云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申晖控股已于10月20日收到国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