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商行向员工追讨3年过节费!发出去的福利还能“反悔”? 广州农商银行代扣过节费 广州农商银行收年费怎样处理
创始人
2025-10-21 10:38:34
0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银行发出去的福利还能“往回要”?

近日,广州农商行(1551.HK)上演了一出“追费神操作”,要求员工退还过去3年的过节费。消息一出,业内一片哗然,发出去的钱哪有收回的道理?发了过节费又往回追到底合不合规?

该事件的背后,是广州农商行持续上升的成本压力和盈利压力。该行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4.56%、21.02%、6.83%。与此同时,员工数量、员工薪酬也在同步压降。

1

要求员工退还3年过节费,

大部分直接从后续工资中扣除?

近日,有多名声称是某农商行员工的网友发帖称,该行要求员工退回过去3年的过节费。从披露的信息来看,上述帖子均指向广州农商行。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部分员工在网上爆料的信息,“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将2022年以后所有的过节费退回,每人合计接近1.4万元,第一期先退2500元,后续的从工资里扣。”员工并未收到书面通知,而是由各(分支行)行长一层一层口头传达的。



来源:小红书网友

所谓的“过节费”一般指在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部分企业、金融机构向员工发放的福利,一般以非现金形式发放,金额根据单位、职位情况发放,属于企业自愿福利。

根据广东省总工会2025年1月修订的《广东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年度总额一般不超过人均3000元。可结合实际采取便捷灵活的发放方式,但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代金券等。

银行员工薪酬待遇的事一直都是行业热点,该事件很快在网络上发酵并冲上微博热搜。

随后,广州农商行针对此事向“第一财经”回应:“一方面,这是我行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另一方面,我行也向全行员工说明了相关情况,绝大部分员工予以理解和支持。”

当员工被要求退费之后,此前扣除的个税问题该怎样解决?直接从后续工资中扣除此前的过节费是否合理?

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刘鱼芳律师认为,广州农商行直接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相应金额亦涉及合规问题,我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了禁止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也仅规定在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显然,广州农商行本次事件并非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若广州农商行未经与员工协商一致直接扣除相应金额,将违反劳动法依法足额支付工资的强制性规定



图源:罐头图库

银行业反向讨薪、退还奖金的事件并不少见,而且很多银行都建立了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机制。招商银行(600036.SH)就建立了该机制,定期回检全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还在2023年财报中披露,公司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

但以上情况一般发生在金融机构发生财务重述、绩效考核造假、重大风险事件等情形,或员工存在过错,而且针对的只是少部分群体。像广州农商行这种向全员追索3年过节费的情况在业内比较罕见。

但此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在员工无过错的情况下是否有权追回?

刘鱼芳律师表示,目前无法判断广州农商行向员工发放过节费的行为是否合规,若合规,无权要求员工退回过节费。即便不合规,广州农商行是否有权追回过节费也是要视具体情形而论的。从一般情况而言,广州农商行每年均按照固定金额向员工发放过节费,给了员工合理的期待,而其作为用人单位应当对自己行为的合规性负责,该责任不应由员工承担,其要求员工返还近三年的过节费是不合理的

在通知形式上,刘鱼芳认为,即便广州农商行系违规向员工发放过节费,通过层层口头传达的方式要求员工将近三年的过节费退回是不妥当的,该行为影响员工的切身利益,需要与员工或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进而确定最终处理的方式,而非单方面要求员工退回。

2

归母净利润连降两年,

员工数量、薪酬同步下调

这场追讨员工3年过节费风波的背后,是广州农商行难以掩盖的业绩压力。

广州农商行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下降,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且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降幅均超20%。2025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9.41%,归母净利润13.74亿元,同比下降6.83%。

在营收方面,由于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市场融资需求减弱,上半年广州农商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4.77%至177.07亿元。由于存款成本控制较好,且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所以总营收方面止住连跌趋势,实现回升。

上半年该行净息差为1.03%,较去年末下降8个基点,在港股上市银行中垫底,且在此之前已经连跌5年。这意味着,依赖传统的存贷利差盈利模式正面临挑战。



图源:罐头图库

过去几年,广州农商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信用减值损失连续三年下降,不良贷款率也由2022年的2.11%持续压降至2024年的1.66%,创下6年新低。但今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达到38.08亿元,同比增长30.6%,是导致净利润下跌的主要原因,不良率也回升至1.98%。

从贷款五级分类来看,损失类贷款金额由36.79亿元增至45.3亿元,同比增长23.14%。公司、个人不良贷款率均有一定幅度上升。在公司贷款中,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增长是导致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广州农商行持续出售不良资产。10月9日,该行公告称,拟以122亿元出售总价189.28亿元的信贷资产,包含本金149.78亿元、相应利息38.97亿元。但不良贷款却越卖越多,优化资产质量还是应从源头把关,强化风控管理。

业绩压力之下,降本增效、削减营业费用是金融机构的普遍做法,近两年广州农商行不断压缩人员开支。

截至上半年末,集团员工总人数13029人,其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劳务派遣人员分别为12604人、425人。从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人数来看,自2022年以来就处于压缩趋势,近三年半累计减少了1564人

员工费用是公司营业费用的最大组成部分,占公司营业费用近2/3。2022-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分别为48.55亿元、43.13亿元、40.74亿元,连续两年收缩;2025年上半年为19.07亿元,同比下降2.66%。其中工资、奖金和津贴(含内退)12.63亿元,占到员工成本总额的66.22%,同比下降5.73%。



来源:广州农商行2025年上半年报告

在业绩承压下,降本增效无可厚非,但广州农商行的困境,其根源在于资产质量管控不足与依赖传统的净息差盈利模式,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追讨员工过节福利又是否体现出了银行的管理智慧?你如何看待广州农商行“追讨过节费”事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P食品半年卖了4.4亿,“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刘婧汐零食界的“泡泡玛特”也要上市了。据港交所10月20日披露,广东金添动漫股...
剖析智元机器人:一场关于人才与... 出品|虎嗅科技组作者|宋思杭编辑|苗正卿头图|视觉中国10月10日晚,有消息称,智元机器人计划于20...
泡泡玛特第三季度营收增长约25... 10月21日盘后,泡泡玛特(09992.HK)在港交所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指...
程强:缩量反弹,关注宏观事件密... 程强系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PART.01市场概览2025年10...
V观财报|万辰集团前三季度净利...   中新经纬10月21日电 万辰集团公告,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同...
芯片圈“大佬”IPO梦碎,牵出... 从IPO到“卖身”上市公司,再到贿赂案。作者|虞灏编辑|刘钦文或许我们平时很少听到“光刻”这个词,但...
V观财报|新天地第三季度净利降... 【V观财报|新天地第三季度净利降54.25%】新天地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
人心不凉丨一名退役军人意外去世... 【编者按】 一位战友意外离去,其他35位和他有“过命之交”的战友接过了守护其女儿的重任,这一守护已持...
成熟企业做新品牌往往很难成功,... 冯卫东 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黑马加速导师为什么成熟企业开拓新品牌往往不太成功?因为企业家功成名就之后...
2.7亿买下“徐翔家族”实控的... 红星资本局10月21日消息,今日,“徐翔家族”实控的宁波中百(600857.SH)股东所持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