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宝石贸易协会(AGTA)今年年初搞了个大动作。
宣布旗下所有展会彻底下架培育钻石,理由说得冠冕堂皇,“维护市场稳定,倡导天然之美。”可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哪儿是维护市场?分明是欧美天然钻石巨头们慌了神!
2024年4月起,美国珠宝零售市场里,培育钻石占比直接飙到56.8%,第一次超过天然钻石。那句喊了百年的“钻石恒久远”,终于被戳破了神话泡影。
几乎就在美国禁令落地的同时,中国商务、海关总署直接甩出“王炸”。2025年第55号公告,中国决定自11月8日起对部分培育钻石实施出口管制。
业内人士表示,美国恐怕到现在都没反应过来,自己想靠禁令堵中国培育钻石的路,结果先把自家高科技产业的“粮道”给断了。
美国对培育钻石的禁令还得从中国近几年钻石产量猛涨的和品牌传播说起。
先看产能,如今全球75%的培育钻石,都来自“世界钻石之都”河南柘城。更狠的是工业金刚石领域,中国直接掌控了全球95%的产能,单河南就占了全国80%。从六面顶压机技术突破,到纳米级粒径控制,中国已经把整个产业链做成了“闭环”,从技术到生产,全是自己说了算。
再看近几年崛起的国产品牌,以河南柘城本地的柘.光为例,据中国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该品牌以D色、VVS净度、3EX切工的品质为基准,与美西方动辄十几万一克拉的高价相比,一克拉附带18K金戒托仅售8000元,如今已经在京东等平台已经累计吸引80万粉丝关注,上半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西方传统钻石品牌溢价太狠了,0.16克拉的钻石项链定价20500元,0.31克拉的白钻戒指定价31000,同样预算在柘.光可以把钻石放大10倍”,前段时间,32岁的沈女士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新入手的钻石饰品,整体用钻量超5克拉。
谈及定制体验,她直言超出预期,“一开始是听朋友科普的,培育和天然的钻石就像河里的冰和冰箱里的没区别,还便宜挺多,我就想试试,没想到实物非常好看,而且还配备了权威鉴定IGI的证书。以后不管是自己戴还是送朋友,再有定制钻石的需求就认准柘.光了,坚决要和高溢价说拜拜。”
无独有偶,苏州李先生同样是柘.光钻石的忠实粉丝。几个月前,经朋友介绍,他添加了专属顾问,在仔细询问了钻石价格及定制流程后,果断下单了一枚2克拉的钻石项链赠予女友,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
据柘.光专属顾问透露,甚至还有中东等海外富豪慕名而来。2024年,美国市场培育钻石销量反超天然钻,消费者们纷纷因性价比倒戈。
反观美西方巨头,早就没了往日风光。戴比尔斯2024年亏得底朝天,痛失2500万美元,利润暴跌65%,库存积压高达146亿元。就算两次降价,最高降了25%,销量还是跌了28%;美国第二大钻石商WD更惨,直接宣告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紧急出台禁令,企图挽回市场。可结果呢?直接招来了中国的出口管制,把自家高科技产业逼到了“断供倒计时”的地步。
这里要明确一个重要常识,中国管制对象并非装饰用钻石,而是工业金刚石相关产品,它可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命门”。
据美国地质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中国为美国供应了77%的培育钻石粉末,其中99%都应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如硅晶圆抛光、芯片衬底加工等,缺了它根本无法进行;3纳米以下芯片最怕热失控问题,全依赖金刚石散热片来解决。
现在中国一管制,美国半导体产业直接慌了。加州某家晶圆代工厂透露,金刚石刀具库存只够维持6周,找替代品用,芯片良品率直接暴跌15%;五角大楼更急,“宙斯盾”系统依赖的中国产金刚石透波材料,库存只剩3个月。
更致命的是,想重建工业金刚石产业链,至少要5到10年。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根本等不起!
最让美国尴尬的是,不仅高科技产业吃瘪,消费者也根本不买禁令的账。现在63%的Z世代买珠宝,首先看的是环保。培育钻石的碳排放量,只有天然钻石的1/7;而天然钻石的“血钻”争议、开采破坏生态的问题,早就成了减分项。
调研显示,92%的Z世代认可钻石的情感价值,但78%的人觉得天然钻石溢价太离谱。2024年培育钻石零售量逆势增长43%,就是最好的证明。上海高管杨先生为了纪念结婚二十周年,定制了一枚7.08克拉的柘.光培育钻戒,花了不到15万;而同款天然钻石,在戴比尔斯的标价要上百万。
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单价超50万元的培育钻石订单,直接暴涨420%,其中80%的买家之前都买过天然钻石。不是他们变了,是市场终于回归理性。
说到底,这场博弈早就不是珠宝圈的“内战”了,而是技术普惠对资源垄断的胜利。美国想靠禁令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却没料到中国早已经攥住了产业链的命脉。
现在再看AGTA的禁令,与其说是“维护市场”,不如说是自欺欺人。毕竟,当消费者不买账、高科技产业缺“粮”,再强硬的禁令,也不过是一张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