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完成最后业绩贡献后将退场,紫江非主营调整或致短期营收承压 房地产谢幕后续发展 房地产终结后的变化
创始人
2025-10-18 21:02:49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10月14日,包装行业龙头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江企业”)(600210.SH)披露,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70%到90%。其中,公司旗下“上海晶园”三期北区的14套别墅于今年上半年交付确认收入,成为前三季度业绩实现预增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过,10月17日,紫江企业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公司将严格履行于2014年7月作出的“房地产业并非本公司业务发展主要方向,未来也没有在房地产业务领域的发展规划”承诺,拟于上海晶园四期项目开发销售完成后退出房地产行业。

除此之外,紫江企业还计划逐步收缩商贸业务,并于今年7月转让了所持有的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江新材”)27.89%的股份。紫江企业强调,对于不具备核心竞争优势或与主业协同效应不强的非主营业务,公司会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寻求战略合作或逐步剥离等方式,回笼资金,反哺核心主业的发展。

2025前三季净利预增70%—90%

2025年中报显示,紫江企业于1999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现已形成了以包装业务为核心,以商业、房地产和创投业务为辅的产业布局,主要产品为PET瓶及瓶坯、皇冠盖、塑料防盗盖、标签、喷铝纸及纸板、彩色纸包装印刷、薄膜等包装材料以及饮料OEM等产品。

今年上半年,紫江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12.43%。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亿元,同比增长33.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5亿元,同比增长108.42%。

进入三季度,紫江企业保持了增长态势。公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其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7亿元至10.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9亿元至4.75亿元;预计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3亿元到7.2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04亿元到2.08亿元,同比增加20%到40%。

从业绩驱动因素来看,主营业务增长与非经营性损益贡献分别从经营层面和资产运作层面为业绩提供支撑。

其中,主营业务影响方面,前三季度公司积极推进创新与绿色转型,前期投资包装主业项目陆续投产,并通过多重举措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旗下“上海晶园”三期北区最后14套别墅也已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付并确认相应收入。因此,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利润同比实现较大增幅。

而在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以人民币2.98亿元的价格向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尔泰”)(002058.SZ)转让所持有的紫江新材16562301份股份(占紫江新材总股本的27.89%)。目前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公司已收到全部转让款,此次交易预计影响合并报表净利润2.4亿元左右。

现有项目完成后将彻底剥离房地产业务

尽管上海晶园项目成为此次业绩增长的关键推手之一,且对公司近年业绩贡献显著,但从战略层面看,这一业务的“退出倒计时”已然明确。

根据公开信息,该项目三期北区68栋别墅自2023年10月启动认筹,截至2024年底已有54栋完成交付并确认收入。2024年,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营收14.26亿元,占总营收的12%,同比增幅高达3451.71%;2025年上半年,三期北区剩余14套别墅完成交付。受此影响,公司合同负债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82.90%至0.75亿元,其他流动负债也减少31.13%,均因房地产公司预收房款结转收入所致。

尽管如此,从长期战略规划来看,紫江企业并不打算继续发展房地产业务,反而计划在现有项目完成后彻底剥离该板块。

从项目整体规划看,上海晶园项目分四期开发,目前一、二、三期已全部售罄,四期“佘山紫月桃院”项目已于2025年5月开工,规划建造128幢中式合院。公司后续将按计划完成四期项目的开发与销售,并拟于项目完成后彻底退出房地产行业。

这一战略规划并非临时调整:早在2014年7月18日,紫江企业控股股东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在解决关联交易时披露,在2007年将下属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一家子公司转让予紫江企业,因“该房地产项目地块为稀缺而优质的别墅用地,能适当提高对上市公司股东的投资回报,不影响紫江企业的主营业务方向”。

彼时,紫江企业即明确表示,房地产业并非该公司业务发展主要方向,该公司未来也没有在房地产业务领域的发展规划。“公司高度重视对资本市场的承诺及其连贯性。上述承诺自2014年7月18日至今长期有效,公司严格履行该承诺。”紫江企业方面强调。

而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紫江企业管理层直言,房地产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较小(2025年中报显示约占6.86%),且其开发周期长,与包装业务的协同性相对较弱。因此,公司开发完成现有房地产项目后,将不再开发新的房地产项目。

逐步收缩非主营业务

紫江企业进一步表示,除房地产业务外,对于近年来经营收入下滑,部分业务毛利微薄甚至亏损的商贸业务,公司总体采取逐步收缩、回笼资金的经营策略。

“在聚焦主业的战略指引下,公司对非主营业务的调整是持续且动态的过程。”紫江企业直言,尽管剥离(非主营)业务可能在短期内对营收规模产生影响,但通过将资源集中于更高效、更具增长潜力的包装业务,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转让紫江新材部分股权的交易为例,此举即“公司基于聚焦核心包装主业发展战略作出的审慎决定”。

财报显示,在主营业务中,2024年紫江企业的饮料包装与纸塑包装两大业务合计营收占比达71.54%。2025年上半年,饮料包装、纸塑包装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14亿元、14.86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47.9%、28.3%。对比来看,2024年铝塑膜业务收入为6.18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3.24亿元。

紫江企业认为,尽管铝塑膜业务虽具有成长性,但其技术属性和发展路径与公司传统包装业务存在差异。因此,通过转让紫江新材部分股权的交易,公司可集中资源强化在包装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保留紫江新材31.05%股权,暂无进一步减持或增持其股份的明确计划,但紫江新材仍是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重要财务投资。

而从主业布局来看,紫江企业表示,“公司对未来包装主业的增长有清晰的规划和信心。”其中,在产能扩张上,紧跟核心战略客户的产能布局与需求,同步推进区域优化,目前在陕西、湖南、山东、四川、广东、安徽等地的多个项目正在推进,部分业务板块已取得关键进展;

在技术创新上,公司将资源重点投向包装轻量化、绿色环保、智能化生产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申请专利153项,获得授权专利71项,下属企业中已有1家获评国家级智能工厂、1家获评上海市智能工厂。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珀莱雅赴港上市迈入实质性推进阶...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报道珀莱雅赴港上市计划从筹备阶段正式迈入实...
闻泰科技147亿半导体危机加剧... 闻泰科技半导体控制权之争持续白热化。作者 | 孙梦圆 方璐编辑丨于婞来源 | 野马财经近期,“半导体...
台风“风神”将进入南海 菲律宾以东洋面热带低压已于18日凌晨加强为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Fengs...
金价、银价突然跳水!国内品牌金... 红星资本局10月18日消息,今日,#金价银价大跳水##金饰克价跌到1262元#的话题冲上热搜。10月...
台积电2nm芯片即将涨价 台积... 记者丨骆轶琪编辑丨张伟贤10月16日,台积电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以美元计,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31亿...
房地产完成最后业绩贡献后将退场...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10月14日,包装行业龙头上海紫江企...
谁将是溶瘤病毒王者?滨会生物携...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这家创新药企的IPO之路不仅承载着自身商...
河钢股份“换帅”:董事长王兰玉... 中经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10月17日,河钢股份(000709.SZ)发布人事变动公告,宣布公司董事...
70亿资金违规拆借背后,新城控...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钇璟 图虫创意“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
小马智行的资本新棋局:回港上市... 南方财经记者朱治宣 广州报道10月17日,港交所网站挂出小马智行PHIP版招股书,这意味着总部位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