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恩博
“十四五”时期,多个领域发展齐头并进,推动中国经济不断跨越新台阶。记者梳理出十组关键数字,见证这五年间的突破与跃升。
经济总量连跨新关口
“十四五”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连跨越1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2024年超过13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20年增长23.9%,年均增长5.5%。据官方测算,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有望达到140万亿元,“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
人均发展水平获新突破
中国人均GDP从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全员劳动生产率(按2020年价格计算)从13.8万元/人提升至17.4万元/人,年均增长6.0%,快于同期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研发经费增速世界居前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是日本(第三位)的3.5倍、德国(第四位)的3.7倍。“十四五”前四年,中国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5%,增速高于规划目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
9月29日,世界容量最大离心机CHIEF1300内景亮相。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内需驱动力持续提升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作用亦持续发挥,2021年至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3.5%,明显快于整体投资增速。
多元贸易格局加速形成
目前,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比重由2020年的29.1%升至2024年的50.3%,“十四五”前四年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累计开行量突破11万列。
9月26日,首趟跨波罗的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西安—汉堡)顺利开行。图为班列整装待发。中新社发 刘盼利 摄
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十三五”总额
五年来,中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大幅缩减,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部“清零”,高水平开放的双向快车道更加通畅。2021年至2025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十三五”期间总额,“投资中国”品牌持续擦亮。
制造业规模全球居首
2021年至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20年的33.7%升至2024年的34.6%,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
7月3日,在位于安徽芜湖的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行业喷涂应用测试平台,工作人员正在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智能喷涂应用场景验证。中新社记者 张强 摄
建成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十四五”时期,中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升至60%左右。2021至2024年,太阳能、核能、风力发电量合计年均增长20.3%,全社会消费的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同期,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7月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潭头乡新林村黄江水库拍摄的光伏发电场。(无人机照片)中新社发 谭凯兴 摄
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根据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2024年,中国居民家务劳动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比2018年减少28分钟,居民生活模式优化升级。2024年,全国居民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51.2辆,比2020年增长38.0%,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粮食生产连获丰收
202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0月14日,江西佐龙乡西塘村,粮农抢抓晴好天气,驾驶收割机抢收晚稻,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中新社发 刘浩军 摄
上一篇:5400亿国产CPU龙头三季报出炉,海光信息大赚19.6亿!近一年股价已近翻倍 鍥戒骇鑺墖榫欏ご鑲¤惀鏀惰秴4000 4600浜胯姱鐗囬緳澶磋偂
下一篇:中国移动致歉!回应男子手机遭“保护性关停”:系统判定存在风险,已协助完成号码复通 涓浗绉诲姩鑷存瓑 涓浗绉诲姩閬撴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