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泰凌微发布关于筹划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正式宣告启动港股上市程序,拟发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冲刺“A+H”双融资平台。
泰凌微表示,本次赴港上市旨在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与机制优势,优化资本结构,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全面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10月13日至15日,泰凌微的股价先涨后跌,公司总市值累计减少约6.02亿元。
15日晚间,泰凌微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泰凌微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66亿元,同比增加约3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4亿元,同比增加约11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29亿元,同比增长约111%。
泰凌微表示:受公司前期在端侧AI产品和海外客户布局的持续投入,以及新产品超预期出货的综合影响,各产品线收入均有显著增加,其中多模和音频产品线增幅明显。公司海外业务继续快速扩张,境外收入持续增长。
从年亏损超九千万到年净赚超九千万
泰凌微做了什么?
泰凌微成立于2010年6月,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专注于无线物联网芯片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与突破。
2023年8月25日,泰凌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发行价为24.98元/股。
上市之前,2020年至2022年,泰凌微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54亿元、6.5亿元、6.0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219.49万元、9500.77万元、4978.56万元。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低功耗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同期,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82%、45.97%和41.27%。
对于2022年业绩波动的原因,泰凌微表示:受2022年度以来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以及毛利率最高的多模和相对较高的产品受到下游消费电子等终端客户自身产品策略调整、所在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短期抑制等影响,出货规模及占比有所下降,同时毛利率较低的2.4G芯片出货规模及占比提高。此外,受晶圆代工厂产能紧张、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的影响,2022年以来各类产品的单位成本上升、毛利率有所下降。
上市后,泰凌微的业务快速发展,业绩也随之增长。2023年和2024年,泰凌微分别实现营收约6.36亿元、8.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约为4977.18万元、9741.03万元。
泰凌微表示:2024年,公司推出多款新产品,扩大了市场份额,开拓了多个新的垂直市场,拓宽了营收渠道。随着本年度物联网市场整体需求回暖,大客户出货增加,同时前期开拓的海外市场客户放量出货,促进了收入增长等。
2025年上半年,泰凌微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7.53%。
今年9月19日,泰凌微对外表示,公司下半年继续拓展IOT垂直市场,进入高端游戏配件品类,拓展智能电动车市场,持续大批量出货;继续保持无线音频产品线的高增长;加大研发层面芯片成本优化和性能提升等。同时,继续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持续覆盖美国、欧洲和亚太区域在内的全球市场。
在业绩增长的同时,泰凌微的股价也在飙升。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上市至今,泰凌微的收盘总市值最高峰出现在今年10月9日,对应数值约为151.91亿元。而在上市首日(2023年8月25日),泰凌微的收盘总市值约为78.48亿元。
拟收购磐启微全部股权
标的公司最近一年尚未盈利
8月30日,泰凌微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STYLISH、上海芯闪、上海颂池等26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磐启微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相关公告显示,磐启微是一家专注于低功耗无线物联网芯片设计的企业,拥有三大核心优势技术:其一,在低功耗蓝牙领域,其BLE-Lite与多协议无线SoC系列产品具备超低功耗、高速率与高可靠性,广泛应用于电子价签、智能家居等领域;其二,在Sub-1G频段领域,其相关产品以低功耗、远距离和强抗干扰能力,深耕于电力、电表、工业控制等市场;其三,在前沿的5G-A无源蜂窝物联网领域,凭借超低功耗技术优势,成为国内少数能参与制定相关规范与芯片核心标准的芯片设计公司。
泰凌微认为,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有望打造一个覆盖近场、远场的超低功耗全场景的物联网无线连接平台,扩充全栈式无线物联网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硬科技”属性和国际化水平,帮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增强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最新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27日本次交易涉及的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泰凌微表示:本次交易能否取得相关批准、审核并注册以及最终取得批准、审核并注册的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最终能否成功实施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磐启微所处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密集、研发投入大、市场导入周期相对较长等特征,报告期内,磐启微在研发、人才等方面保持较高投入,但收入规模前期增速较缓,磐启微最近一年存在尚未实现盈利的情形。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