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港股市场迎来反弹!热门ETF中,截至发稿,港股科技50ETF(159750)上涨1.64%,中概互联ETF(513220)上涨1.5%。热门科技股方面,阿里巴巴涨近2%,京东集团涨近3%,比亚迪股份、快手涨近2%,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纷纷上涨。
相关ETF方面,Wind数据显示,港股科技50ETF(159750)9月以来“吸金”超4.85亿元,最新规模突破14亿元。10月13日行情震荡下跌,港股科技50ETF(159750)单日获净流入超5500万元。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2025年9月—10月,海外AI产品密集发布,商业化进展加速,重点事件包括OpenAI推出Sora 2并开启电商生态建设、Anthropic发布Claude Sonnet 4.5、谷歌多模态应用创新、Meta Ray-Ban Display AI眼镜、AppLovin自助广告投放系统等,从模型能力、变现形式、应用场景方面实现创新,进一步催化AI市场情绪。
此前,国内方面,据21世纪经济报道,围绕大模型和AI云,2025云栖大会现场,阿里云智能首席技术官周靖人发布了多项重磅技术更新。通义大模型7连发,在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和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
资金面上,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11899亿港币,相比2024年全年的8078亿港元再创纪录!
当前港股科技相关指数估值较低。以港股科技50ETF(159750)的标的指数——中证香港科技指数 (931574)为例,Wind显示,当前其标的指数的市盈率(PE-TTM)为24.2倍,处于近三年来49.68%分位,这意味着当前其估值水平比近三年内五成的时间都低。
据国泰海通证券,若低估科技龙头股估值修复至成分股估值分位数均值的位置,未来或能推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约15%左右;若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修复至历史均值的位置,恒生科技估值抬升空间或超30%。
国泰海通认为,AI驱动下,叠加全球流动性宽松的预期,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港股科技龙头广泛分布于AI全产业链,涵盖大模型开发、商业应用及终端生态等环节,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将充分受益于AI产业变革红利。随着本轮AI浪潮的产业周期向上趋势进一步确认,四季度港股科技互联网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追踪中国香港科技指数,据中证指数官网,前十大成份股包含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网易、美团、京东集团、比亚迪股份、中芯国际、百度集团,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多个科技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