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香港联交所相关页面显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A股代码:601127.SH)已通过聆讯,即将成为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赛力斯聆讯后资料集有所更新。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最新资料集不仅将财务数据更新至截至2025年上半年,还详细解释了同期销量、收入下滑的原因,同时大幅增加华为相关内容,强化了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与半年前递表时相比,上市在即的赛力斯如今还新增“机器人”概念,在强韧的基本面之外,又给了资本市场更多的估值想象空间。
研发占比不到5%,赛力斯:还将大幅增加
技术是拉开品牌间差距的根本因素。
聆讯后资料集显示,赛力斯高度依赖研发来建立和巩固市场地位。2022年至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的研发开支分别约为13.14亿元、16.97亿元、55.86亿元、28.27亿元以及29.30亿元,研发与收入占比从最初的3.9%逐渐提升至如今的4.7%。
这一数据在行业中并不算高,近期提交招股书的岚图汽车2024年研发开支占比超10%,比亚迪同期研发投入占比约为7%,小鹏汽车超过15%。但赛力斯表示,这笔费用还将继续大幅增加,以利用最新技术推出新车型。
长期稳定的资源投入仍让赛力斯在新能源转型9年后建立起了技术“护城河”。其中,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量产热效率44.8%行业居前(略低于奇瑞鲲鹏系统的45.79%),最高油电转化率为3.65kWh/L,属增程器领域佼佼者,助力赛力斯与多家行业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也吸引过小鹏汇天等低空赛道新势力的目光。
而自研魔方技术平台可以兼容多尺寸、多车型,也是行业首发可以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新能源动力总成的平台。平台化造车大幅缩减了车型的研发周期与量产成本,所采用的中央计算架构超1000TOPS的AI算力还可实现智能化持续进化,从而快速响应市场的多种需求。
魔方技术平台的加持下,赛力斯的主力品牌问界已形成M9、M8、M7、M5四款新豪华产品矩阵,全面抢占高端用户市场。截至目前,问界全系累计交付已突破80万辆,其中50万级的问界M9全系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稳居同价格带销冠;问界M8自4月上市以来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稳居40万级市场销冠。
新能源时代,产能往往成为横亘在销量面前的最后一道关卡,不少新势力都曾面临因产能吃紧而惨遭用户抛弃的经历。而支撑起了赛力斯“上市即上量”承诺的,是赛力斯坐拥的3家主要生产问界系列的智慧工厂,分别为龙盛超级工厂、凤凰超级工厂和龙兴超级工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赛力斯的年产能合计约为60万辆。作为参考,2024年全年,赛力斯共计销售近39万辆问界系列。
公开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只采购,不分成
第一次呈交的招股书中,“华为”仅出现了10次,而在聆讯后资料集里,这两个字出现了61次。上市在即,赛力斯再次试图于潜在投资者心中强化与华为的关系。这种心态改变的背景是,华为“界”系列在过去两年里已经从一变二,到二变四,今年4月,“没有那么多资源”的余承东却又再次牵头与上汽组建了第五“界”。
赛力斯在资料集中表示了对华为合作的认可。其指出,问界汽车的成功助推业务显著增长且盈利能力提升,而“与华为的合作是问界汽车成功的重要推动因素”。
赛力斯还首次正式对外披露了双方的合作模式。除外界所熟知的智能座舱及驾驶辅助系统采购外,赛力斯坦言会向华为采购“广宣服务”,从而借助华为的品牌知名度及庞大实体店网络,营销及销售问界汽车。
从销售渠道来看,赛力斯自身以经销商模式为主,该渠道的销售额贡献率接近95%。此前赛力斯曾两次加速经销商网络布局,2022年与2024年,年均新增经销商超百家。不过这一节奏在2023年因销量增长乏力有所克制,2025年以来开店速度再次放缓,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赛力斯旗下经销AITO用户中心数量为356家。
与之形成补充的是华为的线下网络。目前华为共拥有约700个体验中心,其功能与赛力斯AITO用户中心存在交叉互补:客户既可以在AITO用户中心下单,也能在华为体验中心完成下单,但最终的销售及交付环节则统一在AITO用户中心落地,双方高效协同助推问界销量增长。
赛力斯也不吝提及对华为的依赖。其坦言,“倘与华为的业务关系出现任何重大中断,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但这一影响仅停留在假设阶段,目前,赛力斯仍是与华为捆绑最紧密的那一个。资料集显示,双方已于2024年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业务合作,同时在简单的采购关系基础上,新增了更为密切的股权关系。2024年8月,赛力斯宣布收购华为引望10%股权。截至发稿前,赛力斯已完成115亿全部交易对价的支付。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赛力斯特别强调,双方当前的合作范围中,不涉及任何利润分成相关安排。
短暂销量波动,上半年稳定盈利29亿
赛力斯的发展态势正持续向好,继2024年实现四年亏损后的首次盈利,其最新财务数据也随聆讯后资料集更新至2025年上半年末,即便期间经历短期销量波动,仍凭借产品优化与盈利能力提升,展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韧性。
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曾短暂面临高速增长后的调整,前3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降幅达42.5%,受此影响,公司上半年整体营收出现同比微降。对于上市关键阶段出现的这一情况,赛力斯在聆讯后资料集中给出了清晰解释。
赛力斯指出,上半年销量、营收下降,主要是由于4月问界M8的上市。“新车型上市预期可能影响潜在消费者的下单时间,部分潜在消费者因期待即将推出的新车型而推迟购车。”
而新车型的上市很快成为业绩反弹的关键动力。数据显示,问界M8推出后,2025年第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25年第一季度显著增加115.5%,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加10.8%,成功扭转短期波动态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赛力斯的盈利质量同步实现跨越式提升。随着产品组合持续优化、高端车型销量占比提高,公司汽车销售毛利率从2023年的6.9%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26.5%,跻身国内上市车企毛利率榜首。强劲的盈利能力,支撑赛力斯在上半年销量短期调整的情况下,仍实现稳定盈利,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归母净利润已达29亿元。
亮眼的增长也让赛力斯在行业榜单中收获认可。在今年8月揭晓的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赛力斯成为排名跃升幅度最大的公司,位居第169位,排名较去年上升235位。
新增“机器人”概念
在稳固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主赛道的同时,赛力斯正通过具身智能领域的持续布局与关键合作,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想象空间。
自去年以来,有关赛力斯入局具身智能的传闻曾持续发酵,诸如“开展人形机器人业务”“计划召开人形机器人技术论坛”等消息引发关注。对此,赛力斯曾声明表示为不实消息,强调公司将“持续锚定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主赛道”。
但市场关注到的赛力斯具身智能布局,并非空穴来风。从实际动作来看,赛力斯自去年起已悄然推进相关筹备。去年下半年,券商便观察到赛力斯发布大量机器人领域岗位招聘,涵盖机器人集成助理工程师、具身智能嵌入式开发等核心技术岗;2025年3月,赛力斯进一步注册成立“赛力斯凤凰”,其业务范围明确包含智能机器人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同年校园招聘中,出现了“具身智能大模型工程师”等岗位。
一系列铺垫后,赛力斯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合作于近期正式落地。10月9日,赛力斯发布公告显示,旗下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围绕“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项目协同攻关,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机制,共筑技术底座与协作基础。
双方将聚焦汽车产业生态数智化升级需求,打造“技术+场景”融合新模式,为汽车产业全面赋能。其中,火山引擎发挥在语言、视觉、多模态及人工智能通用模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提供智能算法与算力支撑;赛力斯发挥产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落地,实现AI+具身智能有情感、更智慧、更安全、可信赖的移动智能体和生活伙伴。
对于此次跨界合作,赛力斯明确表示,双方将各自发挥长板优势,开展具身智能联合设计等端到端全业务,共创人工智能应用新生态,有利于公司实现具身智能业务商业化、规模化。
从技术储备到合作落地,再到商业化路径清晰化,赛力斯在新领域的发展逻辑已逐步闭环。券商的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布局的价值。
西南证券指出,赛力斯通过与华为等生态伙伴的协同,有望将汽车产业链的技术优势迁移至机器人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为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主业稳固、新业务有明确路径与资源支撑的背景下,赛力斯的估值潜力正被持续释放。同花顺APP显示,赛力斯已新增“机器人概念”。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