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投资者刚从十一假期中平静了两个交易日,就又被川总丢了一颗重磅炸弹。
根据 川总 社交账号发文:
11月1日起,美村对我们加征100%关税 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不仅如此,在社交账号发文之前,川总还威胁有可能取消在韩国参加峰会时的领导会晤。
这一系列出人意料的言论瞬间让 周五的 市场炸了锅 , 高风险资产遭血洗, 资金纷纷转向 防御类资产 。
其中:
美股一天跌没了半个月的涨幅
加密货币市场暴跌超过7%
小的更是跌幅达90%
,全网24小时内160万人爆仓
黄金重新站上4000美元/盎司,各国国债小幅上涨
这场面,让国内不少投资者周末坐立不安, 很 自然地 一下子 联想到今年4月初美村 大幅加征 关税引发金融大调整的画面。
一夜之间,仿佛又回到了今年四月初,全球风险陡升,矛盾升级。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次冲突远远没法跟上次比。
今年4月那次,是川总刚刚上位开始具体实施“加关税平衡贸易逆差,增加国库”计划,川总的手段和市场关注的焦点均是“对各国加征的关税,整体会达到什么程度”。
令人意外的是,川总的疯狂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对我们最高加到了145%,对他国甚至是自己的贸易伙伴都搞了两位数税率。
美村高通胀+远大于市场预期的关税税率, 完全打破了市场的预期,相当于 直接把金融市场的牌桌掀翻了 。 什么风险 类 资产、防御类资产,只要不是现金,统统 被投资者抛弃,就连抗风险的王者——黄金都没有顶住。
反观这次, 冲突更多的还是为了谈判(会晤)积攒筹码。只不过,这次积攒筹码的动作 来的太突然 而已。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2018年的第一次关税战和本轮多次谈判前的市场博弈,哪次不是“以压促谈”的策略?
谈判前,施压协议之外可以要挟的筹码,试探对方谈判的红线;
会谈中,再打折甚至取消。
这次黄金上涨、国债上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金融市场对 这次的恐慌程度远远不如4月初那次。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 此次恐慌情绪尚未完全失控,投资者仍在一定程度上预期“冲突可控” 。
当然,这或许也是市场习惯了这种博弈,有所“脱敏”:预期之内的博弈,市场我行我素;博弈一旦超出预期,资金就临时避避风头!
所以, 笔者 认为 这次风险升级远不如四月那次, 我们没有必要那么恐慌,后续 大概率还会因为会晤谈判而快速“临时和解”。
除非,有一方失心疯。
那么谈判之前的这段时间,我们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呢?
首先、别慌,别自己吓自己,这时候更需要认清现实、保持冷静。
东西村博弈注定是未来几年的常态, 它绝非是靠经济手段实现贸易平衡、财政平衡所能解决的,它还涉及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的问题。
类似 4月和今天 这种情况的事情肯定还会发生, 而且会紧跟着谈判的节奏时紧时松, 你就把它当成 是 正常的“天气变化”,聚焦你参与的市场本身,该干嘛干嘛,别一有风吹草动就睡不着觉。
其次、 危机中找机会。
今年,因为高层对股市的流动性给的足,叠加“科技成果”不断,市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如果这次因为风险升级快速地对科技类挤一挤泡沫, 砸出个 坑,很可能随着后续风险的降低形成 “黄金坑”, 这 对于还没上车的朋友 来说没准还是 一个临时上车的好机会。
往极端上说 ,即便 后续风险进一步扩大、加剧, 市场砸的 又 深 又 急, 刚刚在股市建立的信心怎么可能不 引起国家队的注意,下场托市 ?
除此之外,5月围绕稀土博弈已经走牛了两个月,这次事关选票的美村大豆谁能保证不是下一个小风口?!
笔者以为,这都是危机中 不容忽视 的机会,值得跟踪。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最近几年最好的方式 还是要 学会 “两边下注”。
既要踏着流动性充裕的东风,少量配置一些股票等高收益风险资产,也要配置一些短期国债( 国内 眼下 一定 要 选择短期的 )等防御类资产。
这样不管市场风格 因为何种原因 往哪边转,你都不至于太被动。
最后 , 借用巴菲特老爷子的那句话,“ 在 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只有市场的逆行者才能赚到钱。
记住: 市场总在恐惧中见底,在犹豫中上涨,在狂欢中结束。
现在最多算是 犹豫阶段遇到了一个大家都不太喜欢的小插曲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更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之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第四季度,政策会加力刺激吗?黄金能跟吗?有哪些必须关注的重磅事件?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机会?大盘如何走?行情接下来调整还是继续上攻?
公开场合不便多说,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免费听直播,免费领破竹产业研究院圈子。
分享最新行业研报、行业发展前景、资本市场分析情报、了解政策趋势和经济走势,找到确定性机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