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外资公募持续加大布局中国市场的力度。一方面,摩根士丹利基金、联博基金宣布加大注资;另一方面,多家外资公募多次发布看好中国市场的论点。
其中,摩根资产管理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全球市场展望》显示,中国资产是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过程中的重要标的之一,下半年或存在结构性行情。
路博迈基金在《中国市场展望7月报》中称,目前来看,A股上行的部分条件已经具备,市场正在等待更确定性的因素落地。
从公募机构对A股市场的布局来看,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摩根基金等机构新发行基金超过30只。另外,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宏利基金近1月对A股公司的调研均接近40只。那么,近1个月,这些知名外资公募都布局了哪些A股公司呢?(注:本文数据来源于Choice,截至2025年9月28日)
摩根基金:晶盛机电等3家公司被调研2次
摩根基金近1个月共调研了38家公司,其中晶盛机电3家公司被调研了2次,合计调研了41次。从今年来的涨幅来看,股价实现上涨的公司共有32家,其中涨幅超过50%的有11家,股价翻倍的共有4家。从所属行业来看,科技成长方向受到聚焦,其中半导体、光伏设备、通用设备、医疗器械、自动化设备均有3家公司在列。
其中,专注于“视觉+机器人”的思看科技今年来股价涨约290%。该公司于2025年1月上市,被称为“3D扫描仪第一股”,为宁德时代、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提供高精度、高便携和智能化的三维视觉数字化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此外,思看科技在机器人产业链也有相关业务。9月22日,思看科技与艾利特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推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决策控制、人机交互等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
另外,被调研2次的晶盛机电近1个月涨幅高达53.31%。晶盛机电成立于2006年,2012年上市,是国内“晶体生长设备+半导体材料”双龙头。
9月26日,晶盛机电宣布,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在晶盛机电子公司浙江晶瑞SuperSiC正式通线,100%国产化,标志着晶盛在全球SiC衬底技术向领跑迈进,迈入高效智造新阶段。
摩根士丹利基金:源杰科技等8家公司股价年内翻倍!
摩根士丹利基金近1个月共调研了38家公司,其中涨幅在50%以上的公司共有18家,涨幅翻倍的公司共有8家。从所属行业来看,半导体行业被调研的公司最多,共有5家。
其中,受益于今年算力行情爆发,源杰科技年内涨幅达到173.27%,在38家公司中涨幅最高,近1个月涨幅达到23.92%。该公司是一家专注高速光芯片的“IDM小巨人”,主打2.5G~50G磷化铟激光器芯片,产品用于光纤到户、数据中心、5G基站和骨干网。
源杰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57%,净利润同比增长330.31%。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更是实现突破性增长,收入达1.046亿元,同比增长1034.18%,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宏利基金:东芯股份年内涨超320%领衔
宏利基金近1个月共调研38家公司,其中东芯股份等2家公司被调研了两次。从年内涨幅来看,实现上涨的公司共有35家,其中涨幅超过40%的公司共有16家,股价实现翻倍的公司共有8家。从所属行业来看,半导体、通用设备板块的公司较多,分别有8家、4家。
其中,东芯股份年内涨超320%,在以上38家公司中涨幅最高。东芯股份是中国大陆稀缺的“NAND+NOR+DRAM”全品类中小容量存储芯片设计商,也是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
有媒体消息指,近日,AI算力革命引发了存储芯片行业的供需重构。由于供应紧张和云端企业需求激增,三星电子将LPDDR4X、LPDDR5和LPDDR5X内存产品价格上调30%;NAND闪存价格上涨5%至10%;美光科技通知客户价格将上涨20%至30%。
中信证券表示,存储芯片供应短缺导致价格上涨。光大证券指出,存储芯片行业从2024年第三季度触底后,2025年第二季度已进入明确复苏通道,行业周期的反转为相关企业带来了业绩弹性。
路博迈基金等5家外资公募合计调研28家A股公司
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富达基金、安联基金5家外资公募合计调研28家A股公司,德赛西威同时获富达基金与安联基金调研。
在这28家公司中,年内涨幅超50%的公司共有12家,股价实现翻倍的公司共有2家。从所属行业来看,半导体公司数量最多,共有5家;此外,IT服务、软件开发、专用设备均有3家公司在列。
其中,德赛西威今年涨超31.9%,近1月涨超13.44%。公司是国内汽车电子“舱驾一体”龙头,主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网联服务。上半年,德赛西威实现营业收入146.44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母净利润为1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180亿元。
德赛西威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在辅助驾驶控制器领域继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智能驾驶传感器方面,公司拥有多款摄像头、雷达、智能天线产品,报告期内已获长安、吉利、上汽大众等车企新项目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