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来的第一天,汕尾首富的东鹏饮料,便马不停蹄,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其实,今年4月份,东鹏饮料就已经向港股发起过上市冲击波。
但直到招股书失效,还是没有好消息。
所以,这已经是东鹏饮料第二次港股上市冲击。
值得玩味的是,一心想要去港股融资的东鹏饮料,账上实际上躺着过百亿的资金。
就在今年3月份,东鹏饮料还曾经发布过一个现金管理计划,拟使用不超过11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用来买基金、理财等。
猫姐查询发现,东鹏饮料在A股上市前突击分红,上市后也一直在分红;
不仅如此,上市后,股票刚一解禁,股东们便迫不及待集体减持,此后更是一直在减持;
现在,账上躺着过百亿,还要花110亿买理财,这么“不差钱”,却又说要去港股上市 …
东鹏饮料,什么大局?
东鹏饮料的创始人林木勤,广东汕尾人。
根据《财经国家周刊》,林木勤曾做过红牛代工厂的厂长。
1997年,有多年饮料行业经验的他,进入了还是国企的东鹏实业(东鹏饮料前身)。
2003年,东鹏实业濒临倒闭,林木勤与公司员工20人合伙出资460万元接手。
其中,林木勤出资267万元,占股58.04%,任董事长,成为了公司实控人。
2009年,有着红牛代工经验的林木勤,选择切入当时由红牛一家独大的功能饮料市场,推出PET瓶装东鹏特饮。
由于价格亲民,( 红牛卖 6元一罐,东鹏卖3.5元一瓶 ),东鹏特饮也被称为“红牛平替”,很快在司机、蓝领工人等群体中打开了市场。
2013年,东鹏特饮请到了谢霆锋做代言人,进一步打响了知名度。
那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语,相信大家都听过。
一路做大,林木勤将东鹏饮料做到了上市。
2021年5月27日,东鹏饮料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功能饮料A股第一股。
林木勤也因此,以454亿身家,成为汕尾第一大富豪。
目前,按销量计,东鹏饮料是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销量的NO1。
但因为价格便宜,按零售额算,还是排第二。
并且,近年来,东鹏特饮深陷“高糖”阴影。
一则功能饮料成分测评显示,东鹏特饮的牛磺酸(抗疲劳成分)含量垫底,含糖量却遥遥领先。
喝一瓶 东鹏特饮,相当于吃了接近15块方糖?
也是带来了一定影响。
当然,价格便宜, “高糖”阴影, 并不 影响东鹏饮料是一家赚钱的企业。
并且,很赚钱。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东鹏饮料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05亿元、112.63亿元、158.39亿元,同比增长21.89%、32.42%、40.6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亿元、20.40亿元、33.27亿元,同比增长20.75%、41.60%、63.09%。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了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看得出来,东鹏饮料这几年生意做得不错,而公司的营收,超八成都是集中在 “能量饮料”这一单一品类,也就是东鹏特饮。
推测原因,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快递、外卖行业崛起,带动了能量型饮料的消费。
而售价4块钱一瓶的东鹏特饮,毛利率接近50%,确实很赚。
这也导致东鹏饮料的整体毛利率超过44%,净利率超过22%。
只能说,卖饮料,确实是门好生意!
但神奇的是,业绩这么好,公司的股东却一直在减持。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5月限售股解禁后,东鹏饮料已累计发布7次减持公告。
其中:
原第二大股东 君正投资 套现约42亿元,持股比例从9%降至1%;
鲲鹏投资(背后是创始人林木勤之子 林煜鹏 )等关联股东减持套现超3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机构持股家数更是从452家锐减至201家。
但看看公司的股价走势,似乎又可以理解?!
股价蛮高的。
至于说到“不差钱”,可能也未必?!
毕竟,虽然公司的金融资产、定期存款、现金等价物等,加起来超110亿。
但公司的应付款和借款,加起来也超过110亿。
只不过,一边大手笔分红、减持套现,一边又急吼吼上市融资。
似乎也是有点…
这事,你怎么看?!关注我们,评论区聊聊!
扫下方二维码,直接进群畅聊~
— 往期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