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净利润下降!62.7亿收购永辉成雷? 名创优品2024净利润 名创优品2023年营收及利润
创始人
2025-09-27 08:31:36
0



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一步选择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01

净利润下滑

2024年9月,名创优品砸下62.7亿元拿下永辉超市29.4%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叶国富那句“大家都看不懂就对了,如果看得懂我就错了”的朋友圈宣言,一度被解读为“商业奇招”的前奏。

但一年后的财报数据,却给这场看不懂的收购蒙上了一层阴影。



名创优品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收入93.93亿元,同比增长21.1%;经营利润15.46亿元,同比微增3.4%。

表面看仍是增长态势,但期内利润却骤降至9.06亿元,同比大降23.1%。更刺眼的是,这是名创优品时隔四年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上一次类似情况还要追溯到2020年同期!

“主要是对永辉超市的收购所致”,名创优品在财报中直白点出原因。

这句解释背后,是收购带来的连锁反应:永辉的亏损直接拖累了合并报表,而改造永辉所需的巨额资金,更像一个不断吞噬利润的黑洞。



从叶总的角度考量,这场收购或许是为了提升线下门店运营效率?又或许是为了提升自身商业价值?

但无论怎样现实是,叶国富的钱袋子,扁了!

对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市场开始追问:叶国富口中的“对”,究竟藏在哪个时间节点?

02

胖改一年,归来仍亏损2.4亿

面对收购后遗症,叶国富并非毫无动作。其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他对“胖东来模式”的押注。



“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没有第二条路走”,叶国富的表态掷地有声。为此,他还专门奔赴河南拜访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即便对方直言“这是花钱买罪受”,仍未动摇其决心。

这场改造也被大家戏称为“胖改”。

永辉的“胖改”几乎是复刻式操作,甚至细节到货架高度从2米降至1.6米,与胖东来保持一致;鲜食品类占比从5%提升至20%以上,严格遵循“当天制作、4小时8折、6小时6折、8小时下架”的规则;基层员工月薪也从2800元涨至4500元,服务体验肉眼可见提升。



“胖改”的力度也确实惊人。永辉巅峰时拥有1440家门店,叶国富直接砍掉227家亏损店,仅剩552家,同时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门店。

但单店改造成本超800万元,即便控制支出,到2026年底全部完成也需巨额资金。为缓解压力,他甚至在3月将黑龙江、吉林12家门店打包卖给东北零售龙头比优特,换取现金流“输血”改造。

为何服务肉眼可见地升级、门店人流成倍增长,永辉的盈利账本却依然难看?

答案藏在“形似”与“神似”的鸿沟里。胖东来的成功从不是简单的服务堆砌,而是在水面之下筑起了三道深不可测的护城河,而永辉眼下只摸到了河沿,却尚未真正渡河。



第一道关是自有产品的利润贡献。胖东来积极研发自有产品,还做出了烘焙保鲜等独家专利,生鲜损耗率控制在3%(行业平均8%)。现在它的货架上,30%的自有产品能贡献50%的利润,这些自研产品复购率也比第三方商品高很多。

而永辉自有产品占比仅在5%-10%左右。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办法决定产品定价,就算店里人多,大部分交易也只能赚点辛苦钱,利润空间小。

第二道关是供应链效率。胖东来的门店主要集中在河南,分布密集,能搭建自己的短链路供应链。从产地直接采购到门店配送,环节少、周转快,物流成本只有永辉的1/3,成本低了,定价更灵活,商品也更新鲜。

永辉的连锁店开得全国都是,区域跨度大,管理起来难度高。不同地方的生鲜产地、消费需求不一样,统一采购不容易。长途配送不仅增加物流成本,还会提高生鲜损耗率。加上管理环节多,流程繁琐,供应链效率比胖东来差不少。

最关键的第三关,是品牌信任状的溢价。在消费者心里,“胖东来”三个字本身就是保证书:同样38元的橄榄油,贴“东东牌”就被疯抢,因为大家信它贵得值。但换成”一直来主打“平价生鲜”的永辉超市,消费者不会犯嘀咕吗?

虽然叶国富喊出“2025年孵化10个过亿大单品”的目标,但现在看来仍未破局。

03

名创还能养永辉多久?

永辉的“胖改”困境,正持续向名创优品传导。

从财务数据看,永辉的亏损仍在扩大:2024财年至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同比多亏5.16亿元。



更严峻的是,据行业测算,永辉账上的现金仅能支撑三年——这意味着,如果未来两年无法进一步突破,这场耗资巨大的改造或将功亏一篑。

事实上,传统零售的转型从来不是“照猫画虎”就能成功。胖东来用20多年沉淀的供应链能力、品牌信任度,以及对员工和用户的极致投入,才筑起了护城河。

而永辉既要在短时间内补上研发、自有产品的短板,又要扭转消费者心中“平价”的固有认知,难度堪比登天。



市场开始猜测:名创优品对永辉的“忍耐力”还有多久?是继续加码投入,赌叶国富能复制胖东来的奇迹?还是及时止损,接受这笔62.7亿元的投资可能打水漂?

站在2025年的年中节点,名创优品与永辉的这场联姻,正走到最关键的十字路口。叶国富那句“看不懂就对了”,如今更像一道待解的谜题。

答案揭晓前,市场能做的,或许只有等待时间给出最终评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尔街“木头姐”豪买阿里百度!... 2100万美元!华尔街科技女股神木头姐一天内连续大手笔买入阿里和百度,什么信号?根据方舟投资发布的交...
读懂IPO|精创电气毛利率碾压...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雷小艳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雷小艳编辑|郑琳北交所官网显示,9...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央企中坚力量,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
9亿入局徐汇东安旧改,民企宸嘉...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钇璟 徐汇东安旧改项目航拍图图片来源:招商蛇口备受市场关注的上海史上最...
营收下滑、连亏两年半,恒烁股份...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孙华秋编辑|韩迅近期,全球存储芯片...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特斯拉、...   中新经纬9月27日电 周五,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  Wind截图  截至收盘,道指涨0.65%...
原创 中... 在中网男单首轮比赛中,中国选手商竣程和布云朝克特相继遭遇惨败,导致中国男单3名选手全部无缘Top10...
牧原股份:2025年持股计划非...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26日,牧原股份公告,2025年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已完成,共计过户股份4187...
员工请假后拒绝返岗被解雇,仅获...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 通讯员 周可鑫)为照顾生病的母亲,员工多次请假,一次...
中际旭创:中际控股三月内减持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26日,中际旭创公告,中际控股持有1.27亿股,占11.42%,计划于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