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雅宁
F姓经济学家曾说:未来我们要到通胀的地方挣钱(投资),在通缩的地方消费。
这句话,正被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付诸实践。
这两年,北上消费已成为不少香港人的日常选择。背后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内地的服务和生活方式早已有了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样样开花。
香港的年轻人还只是内地消费,而不少意识领先的老年人早就进一步行动,选择到内地养老。
相较于香港高昂的物价和人工成本,内地养老服务的性价比优势十分明显。
机构此前对比了香港与内地的养老院费用,香港一家普通护理院月费超过2万港币,高端养老院更可达4万~6万港币。相比之下,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养老院收费仅为香港的1/3~1/5。
换句话说,用更少的钱,可以在内地享受更宽敞的居住环境和专业细致的医疗护理服务。
巨大的成本差异下,越来越多的香港长者“用脚投票”。截至2024年,有近10万名香港老人(65岁或以上)定居在广东省,比过去10年间暴增约40%。
从本质上看,北上养老是典型的“空间套利”:在收入水平高、资产增值快的地区积累财富,再到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享受生活、安度晚年。
事实上,这种空间套利的思路,也值得我们借鉴。
内地持续了好些年的资产荒,利率一路低,房产只涨不跌的神话破灭,如何守住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赚到的钱?是内地绝大多数中产的烦恼。
这几年越来越多内地有钱人配置香港保险,就是看中其背后的空间套利逻辑。
香港的分红储蓄险,底层逻辑是全球投资,长期持有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预期6.5%的利益(复利)。
而很多朋友不知道,其实只需要一张香港保单,就能在享受全球投资红利的同时,还锁定将来内的地高端养老社区入场券。
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款产品:提供养老提供现金流,还能对接内地的养老社区。
1、稳定现金流,年龄越大,领的钱越多。
下面这份方案为例,45岁女性,总保费60万美元,年交12万美元,交5年。
保单第10年开始领钱,随着年龄的增加,领取金额会越来越多。
54周岁-64周岁,每年领4.8万美元(约34万人民币),月领约2.8万元;
65周岁-74周岁,每年领6万美元(约42.7万人民币);月领约3.5万元;
76周岁-100周岁,每年领7.2万美元(约51万人民币),月领约4.2万元。
这样的方案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用钱需求。
尤其是年纪越大的情况下,身体情况可能会明显大不如前。
想具体了解的朋友可以扫码咨询
例如,从76岁开始,保单每月就有4万多人民币的现金流,在支付养老院、医疗费用的同时,可以请人看护,照顾自己。
到85周岁时,累计提领192万美元,此时保单里预期还有约112万美元,如果不退保,还可以继续领钱,如果身体不好想退保,随时可以把钱取出来留给下一代。
2、省心,保单里的钱可以直付内地养老社区。
我们把钱放进香港保单后,只要选择所属保司集团的养老社区,就可以直接支付,省去了换汇,跨境汇款等流程,非常便捷。
3、全国范围有77家养老社区。
要知道,这家保司背后的母公司是知名央企巨头,实力雄厚。
截至今年5月,它家在全国28省布局有77多家养老社区,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在海南、云南、成都这些养老宜居地也有布局。
在全国各地都布局养老社区,有什么好处呢?
一个是在走得动的时候可以旅居生活,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退休生活也不乏味了。
其次是让自己养老选择有了更多的空间。
比如很多客户和孩子工作的地方不在一块,孩子已经在工作的地方买房,根本不可能回老家长居。那么等到自己将来老了需要人照看的时候,可以选择到孩子工作所在地的养老社区居住,偶尔还可以到亲朋好友所在的城市。
对香港投保+内地养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加好友,具体沟通。另外,我们准备了一份《香港保险实用手册》,欢迎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