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记者走进南通诗锦家纺的生产工厂,现场环境脏乱,随意堆放的儿童被贴着A类标签。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能多挣钱,无论材质、类别如何,他们都会给产品打上A类标签。为了营造棉质产品的安心感,这家企业会将纯化纤产品标成消费者不熟悉的“木棉皱皱纱”,年销量超过30万件。更有甚者,直接将这种“木棉皱皱纱”包装成“长绒棉”销售。在南通百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四件套,A类标识和支数,很多是虚标。在名为“源代码”的公司里,工作人员同样直言不讳,他们生产的所谓“高端四件套”,基本都是“吹”出来的。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