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威生物“纸面繁荣”背后:再度IPO+对赌协议 迈威生物会被st吗 迈威生物后市如何
创始人
2025-09-16 10:47:02
0



《投资者网》蔡俊

迈威生物(688062.SH,下称“公司”)再度展露一颗渴求资金的心。

8月底,公司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今年1月,公司也曾冲击港交所,后因超过6个月聆讯期而失效。

之所以失效后不久立马重新申请,主要与公司的高负债息息相关。眼下,虽然公司市值突破200亿元,但“纸面繁荣”难以抵过业务扩张带来的增量债务。承压之下,“资本输血”将是公司跑通盈利链路的必经之路,不容有失。

“纸面繁荣”难抵高负债

两次冲击港交所,迈威生物变了很多,又有很多没变。

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公司市值的膨胀。1月到3月,公司市值围绕在80亿元徘徊。4月开始,公司股价迅速攀升并拉动市值。截至目前,公司市值约210亿元左右

市值“大跃进”的背后,是创新药行情、BD合作兑现、商业化加速的增长逻辑。股价波动只是短期结果,真正的核心在于,公司又重回市场预期轨道。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12.43%。其中,2024年同期公司因9MW3011项目与DISC MEDICINE达成许可协议后确认收入金额较高,而本期未有授权许可收入。药品销售额方面,公司实现1亿多元,同比增长53.5%,主要由地舒单抗贡献。

同时,公司与CALICO、齐鲁制药签署协议,对应IL-11靶向药、长效升白药阿格司亭等,分别获得2500万美元(约1.78亿元)、3.8亿元的首付款,以及后续里程碑款项、特许权使用费等。

换言之,市场看到了公司商业化的增长动力,而且BD交易迎来爆发,重构了估值逻辑从单纯的研发驱动向商业化、国际化切换。其中,IL-11靶向药的出海交易又强化了管线价值。这种“管线认可+商业加速”的双重绑定,最终换取市值膨胀。

但股价剧烈上涨的同时,公司的高负债问题始终没有改变,甚至还在加剧。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77.54%,2024年同期为52.73%。其中,短期借款、货币资金分别为10.1亿元、13.9亿元。第一次冲击港交所时,公司披露IPO理由是满足资金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资金需求放在首位,可见其紧迫性。

需要指出,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5.74亿元,2024年同期-4.61亿元。当“自我造血”的路径未跑通,“资本输血”仍是赖以生存的第一法则,折射出的是公司重资产扩张的底层逻辑。

今年上半年,因授信抵押给银行、融资抵押,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合计受限13.57亿元,用途主要为产能基地建设。2024年,公司的授信及融资额度不断调增,并于今年申请发行最高5亿元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归结起来,公司大规模的产能建设,在融资渠道有限的条件下只能向银行寻求信贷,进而导致负债率不断攀升,形成“产能扩张—不断借贷—推高负债”的链路,而商业化加速和BD兑现的规模又难以抵消债务增量。尽管公司市值不断上涨,但“纸面繁荣”抵不过更加直接、有效的港股IPO补充资金。

“关键一跃”签下对赌

自2022年初登陆科创板,迈威生物迎来最大的变革时刻。

2023年,刘大涛正式担任公司董事长。早前,其履历上海莱士、上海医药等研发职位,并与实控人唐春山共同创业公司。职位变动后,唐春山夫妇通过投资平台持有公司的表决权42.38%,刘大涛直接持股3.78%。

很快,公司内部高层进行大调整。2024年,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张锦超、非独立董事谢宁和郭永等离职。其中,张锦超的职务由前君实生物的“元老级”研发人员HAI WU(武海)接任。

这种从上而下的变动,标志刘大涛全面接管业务后对研发方向有了明确的方向。从砍合作到引进新管线,一幅蓝图逐渐展现。

2024年,公司公告与扬子江药业终止相关药品的合作。上市前,双方达成协议,扬子江药业以支付项目许可费、销售额里程碑及销售额提成的方式,独家获得两款药品的相关权益。终止后,公司需退回款项合计1.02亿元款项。

对外终止同时,公司又与润佳医药签订药品许可协议,获得一款治疗骨科药品的相关权益。根据协议,润佳医药将收到首付款5000万元,最高可达10.7亿元的各种费用。

最受瞩目的,还是公司与重庆资本的合作。根据公告,公司与重庆高新管委会、中新医药大健康私募基金等共同投资建设“迈威生物骨健康创新药项目”,依托当地基地将管线的研发、生产、销售落地。其中,公司总投资至少16亿元,第一轮以无形资产方式出资10.08亿元。

该项目含有对赌协议,公司方面需2026年获得地舒单抗生产许可证B证,重庆子公司2027年至2029年销售额需分别达1.7亿元、4.5 亿元和11.5亿元。若未达要求,公司或被要求以现金形式回购股权。

资料显示,地舒单抗的原研药厂家为美国安进。国内市场中,百济神州负责安进原研药的商业化,国产竞品的厂家包括公司、齐鲁制药、绿叶制药、石药集团等。2024年,安进原研药的国内销售额破10亿元。

换言之,公司前期以近乎零成本撬动合作,以此拓展西南地区的骨类产品市场,对应代价是签下对赌协议。背后的逻辑,仍然是既要实现商业化突破,又面临资金的制约。

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1.02亿元,同比下降9.69%。其中,市场推广费0.39亿元,同比增长34.48%。因此,在公司商业化和产能的“关键一跃”时刻,借力资本成了为数不多的选择。

这场由刘大涛开启的自上而下变革,完成了“纸面繁荣”后终究要回归盈利的现实。扩产能、拓渠道、搞研发都急需资金的夯实,港股IPO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不容有误的运作。(思维财经出品)■

迈威生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GO中国”到“中国购”,藏... 在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一架架银翼划破长空,来自全球的游客抵达上海,开启一段“fantastic”...
牛市买指数!ETF连破4万亿、... ETF行业发展呈现加速度。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2日,全市场ETF规模从去年年末的3...
专访中诚信绿金国际CEO杨珺皓...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出现了“打新热...
V观财报|海辰药业:固态电池材... 【V观财报|海辰药业: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相关项目尚处于中试及小试阶段】海辰药业9月16日在互动平台表示...
V观财报|巨星传奇拟收购“鸟巢...   中新经纬9月16日电 巨星传奇16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约1.17%...
芯片巨头闪电上会!厦门父子10... 记者丨彭新 编辑丨巫燕玲9月19日,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迅股份”)将“闯关”科创板。这...
服贸会客厅|埃尼中国董事长乔瓦... 中国商报(记者 于佳鑫)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重要国际论坛之一,9月13日,2025全球品牌经济...
上市三个月股价暴涨46倍,药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9月16日,港股上市药企药捷安康(02617.HK)延续近期强劲上涨态势...
8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四季度...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8月份主要经济数据。8月份,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