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前广东地区唯二排队上市银行,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依旧被不少人寄托着A股上市银行的期盼。然而,最新披露的业绩数据为两家城农商行上市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2025年上半年,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营收同比下滑均超8%,净利润分别下降1.4%、14.2%。利息净收入缩水下,两家银行对投资收益依赖度明显增加,其中南海农商行上半年投资净收益占营收比例高达44%,占比超过所有A股上市城农商行,但未来收益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东莞银行自2008年首次递交IPO材料,历经17年曲折;南海农商行自2018启动上市,也已等待七年之久。在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扩张速度放慢等挑战下,这两家区域银行能否跨越业绩寒冬,最终敲开资本市场大门?
营收、净利润双降,上市城农商行普遍双增
2025年以来,广州银行、顺德农商行相继撤回IPO申请,广东地区当前排队上市的城农商行仅剩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两家。最新披露的业绩数据却为这两位“坚守者”的上市之路增添了变数。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东莞银行实现营收49.7亿元,同比下滑8.02%;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降1.4%。南海农商行业绩压力更为显著,营收32.8亿元,同比下降8.2%;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滑14.2%。
两家银行上半年业绩延续了去年下滑趋势。据wind数据,2024年,东莞银行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7%、8.2%;南海农商行营收同比下降6.3%,净利润虽然同比回升3%,但相比2021年仍下滑了近两成。
与同行一样,净息差持续收窄是两家银行面临的共同困境,但两家银行承压似乎更加明显。据企业预警通测算,上半年,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净息差已经分别降至1.11%、1.08%;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商业银行二季度净息差为1.42%,其中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37%、1.58%,两家银行净息差显著低于同业水平。
与此同时,截至上半年末,东莞银行总资产6770亿元,同比增长5%;南海农商行总资产3377.1亿元,同比增长5.2%,两家银行资产扩张速度较上一年均进一步放缓。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7.9%,其中城商行、农商行增速分别为10.2%、5.5%,两家银行总资产扩张能力同样不及同业水平。
作为正冲刺IPO的银行,与A股上市银行相比,两家城农商行业绩也较为逊色。据wind数据,在A股上市的27家城农商行上半年营收同比平均增长4.3%,净利润平均增长5.8%;其中,有22家营收实现增长,25家净利润实现增长,仅厦门银行、贵阳银行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
投资收益波动增大,南海农商行超四成收入依赖投资
利息净收入下滑的同时,两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盈利的不确定性。
据wind数据,东莞银行上半年利息净收入34亿元,同比减少6%;非息收入呈现冰火两重天: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同比分别增长29%、20.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却从去年同期盈利0.46亿元转为亏损3.5亿元,降幅高达866.2%;汇兑收益同样由盈转亏,亏损1.5亿元。
南海农商行也呈现相似走势:利息净收入下降15%至16.3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同比分别增长18.3%、39.2%,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4.1亿元至0.41亿元。
2025年以来,债市波动增加,银行由于投资了大量债券,金融投资收益普遍受到冲击。虽然上述两家银行并未进一步披露上半年投资净收益增长原因,但从上市银行财报披露看,多家银行上半年通过兑现此前债券配置盘浮盈实现投资净收益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据wind数据,上半年,投资净收益占东莞银行营收比例达29.8%,较去年提升9.4个百分点;南海农商行投资净收益占比更是高达44.1%,较去年提升10.8个百分点,占比超过所有A股上市城农商行,27家A股上市城农商行上半年投资净收益占营收比例均值仅为24.1%;其中上海银行占比最高,为39.1%。
2025年7月以来,以十年国债期货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出现新一轮下跌。两家银行上半年收入对投资收益依赖较高,这难免增加外界对两者未来业绩波动性的疑虑。
资本充足率下滑,东莞银行IPO已长跑17年
作为广东省内仅存的两家IPO排队银行,东莞银行与南海农商银行均经历了漫长的上市“候场”。
早在2008年,东莞银行首次递交IPO材料,开启A股上市之路;2012年,该行IPO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后未完成预披露,于2014年被终止审查。
2018年,东莞银行IPO辅导备案登记再次获受理,该行重新迈出上市步伐。2023年随着注册制全面实施,该行IPO申请“平移”至深交所,但在2024年至2025年期间,连续三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中止审核。
南海农商行IPO自2018年辅导备案登记受理,至今同样已等待七年之久。
从招股书披露信息看,资本补充成为两家银行坚持IPO的重要动因。东莞银行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上市旨在“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
据wind数据,东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年初的9.31%降至6月末的9.24%,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0.31%微升至10.4%,资本充足率从13.93%降至13.74%;南海农商行资本充足率从年初16.15%降至14.9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3.52%降至12.4%。
银行是高负债经营模式,资本金既是银行扩张信贷的基础,也是应对风险损失的屏障。虽然,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离监管线依旧有较高安全垫,但当前两家银行总资产扩张均进入了较低速状态,业务扩张若要再提速将对资本金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当两家银行业绩持续承压,内生补充资本能力受损,对外源性补充需求显得更加紧迫。
自兰州银行2022年在A股上市后,再无银行登陆A股。银行上市的不确定性不断攀升,加之整个银行业面临净息差下滑、规模扩张降速等诸多挑战,资本市场对银行股开放的门似乎越关越窄。
两家银行面临的不仅是短期业绩压力,更是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重新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战略命题。他们的上市之路,仍然充满变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