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华见
9月的餐饮圈,一场“预制菜骂战”把西贝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边是自带“对线王者”标签的罗永浩,一句“西贝全是预制菜还贵得恶心”引爆舆论;另一边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直接放话起诉,却被罗永浩10万悬赏“实锤”反将一军。
(左:贾国龙;右:罗永浩)
这场架,西贝从决定硬刚的那一刻起,就没了赢面——赢了官司丢了人心,输了官司坐实问题。
到头来,大家才发现,西贝的麻烦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收着高端的价格,却交不出匹配的口感和体验。
PART.01
西贝踩中“雷区”
事情的起点本是件小事。
罗永浩下飞机吃了顿西贝,发微博吐槽“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没降还难吃”。换作其他品牌,大概率装没看见,等热点过去就翻篇,毕竟预制菜在餐饮圈不算新鲜事,没触及食品安全底线。
但西贝偏要“反向操作”。贾国龙直接回应“起诉罗永浩”,说对方言论毁了品牌声誉;还拉媒体去门店开发布会,晒出罗永浩的消费账单,潜台词像在说“你吃了我的饭还敢骂我”。
这波操作一下踩了两个雷。一是不尊重消费者隐私,网友吐槽“我抱怨两句就要被起诉?谁敢再去吃”;二是选错了对手——罗永浩从不是软柿子,早年炮轰西门子、对线辛巴,从来没怕过“硬刚”。
果不其然,罗永浩反手甩出10万悬赏,公开征集西贝用预制菜的“实据”,还调侃“西贝能把现做菜做出加热味,这是高科技”。
网友瞬间炸了锅,评论区全是“西贝又贵又难吃”的吐槽:“3个饺子29元,降价只降3块”“一份生菜39元,上海人看了都摇头”“新品烤鸭堪比诈骗,面饼还要加钱”。
西贝这下彻底被动了。
起诉吧,赢了官司,消费者只会记住“西贝花精力告人,却不解决贵的问题”。输了官司,等于承认用预制菜,之前“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的说法就成了谎言。进退两难的处境,全是自己“硬刚”出来的。
PART.02
预制菜不是原罪,“值不值”才是关键
很多人觉得西贝的麻烦是“预制菜”惹的,但其实,预制菜根本不是原罪。
麦当劳、肯德基靠预制菜撑起上千家门店,汉堡胚提前烤、炸鸡块冻着存,消费者照样排队;老乡鸡也用预制菜,却敢用绿黄红标签标注“现做、半预制、预制”,反而赢了信任。
为啥它们没事,西贝有事?关键在“价值不匹配”。
西贝2024年有近400家门店,年营收超62亿元,人均消费98元——比麦当劳贵近一倍,比老乡鸡贵两倍。
消费者花近百元,期待的是“现做的锅气”“值价的品质”,结果口感却像加热的预制菜,自然会不满。
再看西贝的消费者立场。
西贝一直想做“家庭欢聚餐厅”,主打儿童餐——门口捏气球、送涂鸦本、搞亲子活动,甚至把儿童餐菜单做成识字绘本,抓住了“家长想让孩子吃得安全、玩得开心”的心理。2024年,西贝卖了超2000万份儿童餐,儿童客群近650万人次。
可它忽略了家长的感受,孩子开心了,家长却在为“98元人均”买单,吃着没锅气的菜,难免觉得“不值”。
罗永浩的吐槽,不过是个导火索。网友跟着骂,本质是“苦西贝久矣”:早就觉得你贵、味道一般,只是没人领头说出来。
西贝的真正问题,是在“高端化”和“大众化”之间摇摆:一边想当“家庭餐厅”,一边让家长望而却步;一边说“好吃承诺,退菜赔钱”,一边让消费者吃不到预期的品质。
PART.03
透明才是必杀技
现在的餐饮市场,早就不是“说自己没预制菜就能赢”的时代了。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从大家能接受外卖预制菜就可以看得出,他们清楚“大规模连锁餐饮离不开预加工”,也接受“预制菜能提高效率”,但前提是品牌得先做到公开、透明。
但从西贝的公关回应和网友评论来看,西贝几乎是把“嘴硬”发挥到了极致。西贝的问题,不在于“用了预加工”,而在于“不敢承认”。
面对质疑,西贝没有第一时间解释“哪些菜用了预加工、哪些是现做”,反而强调“中央厨房预加工不等于预制菜”“100%没有预制菜”。
从严格的国标定义看,这话或许没说错——毕竟目前预制菜国标尚未完全明确“预加工”与“预制菜”的边界,存在模糊空间。
但消费者不管这些定义,他们只认“吃起来像加热的”“没看到现做过程”,西贝的辩解,在他们眼里更像“装糊涂”的敷衍。
直到今天下午,西贝才在微博公布了菜品的制作方式,不过,此时公布为时已晚。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网友的回复来看,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了。
况且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早已佐证,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品牌的预制菜占比超80%,就连人民网研究院也发布了相关报告佐证这一现象。难不成贾国龙要把这些权威媒体和机构都告一遍?
对西贝来说,想要挽回信任,不用纠结“是不是预制菜”的定义,也不用急着辩解,最该做的其实很简单——把每道菜的加工方式说清楚。
比如在菜单上标注“莜面现搓”“牛大骨现煮”“小锅牛腩中央厨房预制、门店加热”,让消费者明明白白选择;再比如公开中央厨房的加工流程,让“预加工”不再是“秘密”。
餐饮行业的必杀技,从来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坦诚透明”。主动给到消费者知情权,本质上就是给予他们信任;尊重他们的选择,才能留住他们的脚步。
西贝如果能想通这一点,比打赢任何一场官司都管用。毕竟市场的认可,从来不是靠“辩解”来的,而是靠“信任”赢来的。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