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违法退市!证监会九次警告拦不住,数万股民仍在拼命买 证监会对连续新高的股票处罚 证监会重拳出击5家券商被罚
创始人
2025-09-07 00:21:40
0

股市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却未必出得来——这话放在当下的*ST苏吴身上,再贴切不过。

一边是证监会连续九次发出退市警告,苦口婆心提醒“危险,勿近”;另一边却是数万股民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地往里冲。这场面,荒诞又现实,堪称A股魔幻现实主义的最新注脚。



九次警告拦不住,散户还在拼命买

要说A股市场最“倔强”的群体,散户绝对排得上号。

即便*ST苏吴已经收到证监会多达九次的退市风险警告,明确表示该公司“大难临头”,依然没能阻挡散户进场的脚步。资金流向数据显示,最近一个多星期,该股持续出现小单净流入——这类交易通常被视作散户行为。

换句话说,越是警告,有些人越是兴奋。他们不信邪、不听劝,甚至把这看作“抄底良机”。

从股价走势也能看出端倪。一般来说,确定性退市的股票,早就该一路跌停、根本跑不掉。可*ST苏吴偏偏不按套路出牌:股价在1元线附近反复震荡,不但没崩,还一度连续涨停。

这画面,哪像是即将退市的股票?分明是热门题材股才有的待遇。

你可能会问:这些人到底图什么?

说到底,还是“贪便宜”的心理在作祟。

根据*ST苏吴2025年半年报,公司账面净资产还有18.5亿,总股本约7.1亿股,算下来每股净资产差不多2.6元。而眼下股价呢?才1块出头。

“破净”啊!相当于打四折甩卖——看上去确实是“白菜价”。

不少冲进去的人就是抱着这种心态:“再怎么造假,净资产总不会完全消失吧?”“就算退到三板,也应该值点钱。”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问题是:这账面上的18.5亿,真的还“在”吗?



真相很残酷:钱早就被“掏空”了

如果你仔细翻翻公开信息,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ST苏吴的实际控制人叫钱群山,早些年靠房地产起家。2018年他接手这家公司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神操作”。

从2020年到2023年,公司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虚增营收共计约17亿。更离谱的是,钱群山通过虚假贸易等手段,从上市公司一共挪走了16.7亿资金——几乎把公司的现金掏了个干净。

也就是说,账上所谓的“净资产”,很大一部分早就被实控人占用、至今未还。而现在房地产行业是什么光景?大家心里都有数。这笔钱能不能要回来,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把这16.7亿占款扣除,*ST苏吴的真实净资产恐怕所剩无几。所谓的“破净”,其实是个幻觉。



从校服厂到玻尿酸,跨界狂魔的坠落之路

*ST苏吴的前身,其实是苏州吴中一家集体所有制的校服厂。

上世纪90年代,靠着国资背景,它成为江苏省指定的学生装生产单位,吃的是“政策饭”。后来市场经济放开,校服生意不好做了,它就开始拼命转型。

你绝对想不到这家公司折腾过多少行业:做过羽绒服、卖过有色金属、搞过房地产、尝试过化工……结果嘛,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2022年,他收购了一家韩国玻尿酸公司,才算勉强撑起了“医药+医美”的双主业故事。可惜的是,转型还没见成效,造假先爆了雷。

一家没有核心主业、不断追逐风口的公司,就像没根的浮萍,注定难逃波折。

其实,*ST苏吴不是第一天就这么乱的。

它原本是国企,2003年后通过MBO逐渐转为民营。问题就出在改制之后:管理层团队分裂成两派——激进派和保守派,谁也不服谁。

激进派拼命推动跨界扩张,什么都想做;保守派则希望稳扎稳打。内耗之下,公司战略左右摇摆,资源分散,效率低下。

2018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两派矛盾彻底爆发。最终管理层选择“卖身”——把控制权转让给了钱群山。

而钱群山,压根没想好好经营企业。他从一开始,就是想利用上市公司融资功能,给自己填房地产的坑。



审计是怎么过关的?业内人都懂

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虚增17亿营收、挪用16亿资金——这可不是小数目。

但离谱的是,这些年审计机构居然一直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从头到尾没发现问题。

是真的看不出来?还是不愿意看出来?

直到证监会进场检查,才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所以说,很多问题不是不存在,只是还没到爆的时候。

还有人抱着希望:“就算退到三板,股票也还能交易,说不定还能重新上市。”

理论上没错,但现实很骨感。

三板市场流动性极差,很多股票一天都成交不了一笔。你想吗?可能根本找不到接盘的人。

更何况,*ST苏吴的真实资产早已被掏空,所谓“净资产2.6元”只是纸面数字。真到了清算那一步,普通股东能拿回多少,都是未知数。

从2025年4月开始,*ST苏吴及其子公司就因为债务违约被银行起诉,多个账户已被法院冻结。

股市里最可怕的不是亏钱,而是“自以为能赚到钱”的幻觉。

*ST苏吴这场闹剧,再一次让我们看到:市场有风险,尤其是一些问题重重的ST股票,更是陷阱重重。

证监会九次警告,苦口婆心,不是在拦着你发财,而是在救你的本金。

一句老话说得好:“听人劝,吃饱饭。”有些人不是不懂,是选择不相信。而投资中最贵的,往往就是“不信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Meta因收集用户数据遭韩国罚... 11月5日消息,韩国数据保护机构表示,在发现Facebook收集敏感用户数据并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
重大违法退市!证监会九次警告拦... 股市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却未必出得来——这话放在当下的*ST苏吴身上,再贴切不过。一边...
英伟达的劲敌,拿下百亿美元芯片... 记者丨骆轶琪编辑丨张伟贤被视为是英伟达“劲敌”的博通,再度收获傲人业绩。当地时间9月4日,博通发布2...
煤矿事故致子公司停产!山西焦煤...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近期,山西焦煤能源集团股份有限...
一汽奔腾获增资85.5亿元,悦... 9月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信息显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汽奔腾”)增资项目已于9月5...
科华数据深蹲起跳 科华数据深蹲... 富凯摘要:从新高下挫20%以后,科华数据强势反弹。作者|辛思路9月4日,科华数据副总裁林清民通过竞价...
AI人才竞争激烈:大厂AI岗需...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珊珊AI人才争夺正持续白热化。近日,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的一份薪资数据显...
宜家持续向低价“低头”|消费现...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柳柳编辑|苗正卿题图|虎嗅拍摄在中国家居市场摸爬滚打27年的宜家,正在进行...
易会满被查,证监会原掌门人涉案... 作者 | 燕大提起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那绝对是如雷贯耳。无他,实在是在其任期内,咱们沪深股市表现的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