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截至发稿跌0.53%,成分股中,奥普特、奥比中光-UW涨超1%,芯海科技、优刻得-W等跟涨,寒武纪-U、凌云光、石头科技等跌超2%。
相关ETF中,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截至发稿跌0.70%。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近期持续获资金净流入,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近10个交易日有9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11亿元。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CSI)。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且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消息面上,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人工智能+”地方路线图陆续出炉, 制造、教育、医疗率先部署,《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上海等地迅速响应。9月2日,上海方面发布文件称,为贯彻落实《意见》,统筹布局“人工智能+”6大重点行动和8大基础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决定开展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在整体的“行动路线”之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北京、浙江、上海、广西、山东、甘肃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专门针对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了部署,其中,制造、医药健康、教育等在各地部署中较为热门。
长城证券表示,AI收入已落实在报表层面,商业化落地处于加速阶段,关注AI应用以及AIAgent投资机会。各家公司中报相继披露,我们观察到头部公司已将AI收入落实在报表层面,为相关公司经营层面带来显著改善,AI应用及Agent商业化落地处于加速阶段。
华创证券表示,AI领域进入基本面兑现阶段,资本开支进一步上行。相比2024年多数领域归母净利润负增的情况,整体来看今年AI各细分领域已进入基本面兑现阶段。从中报业绩来看,AI算力、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归母净利润增速相对靠前。与此同时,AI浪潮正驱动企业大幅增加资本开支。随着大模型加速迭代与AI应用逐步落地,催生了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同时政策支持与生态繁荣进一步强化了投资信心,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快。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