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赛道,还未最终回暖。
行业还在底部徘徊。尤其是一些细分行业赛道,都出现了比较明显下滑,其中比较明显属于辅助生殖板块。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第一是市场环境的变化,第二是医保控费的影响。
此前,辅助生殖龙头锦欣生殖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2.88亿元,同比下降10.7%,去年同期为14.43亿元;净亏损10.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盈利为1.9亿元。
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纯利约为8230万元,同比减少68.3%,去年同期为2.59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39元,去年同期每股则盈利0.03元。
面对业绩的大幅下滑,锦欣生殖表示:
第一,OPU周期下降约8.3%,及ARS患者中IUI患者的比例增加约10.04%,医保调整后平均单周期价格下降7%至8%,共同导致了ARS收入的减少;
第二,由于国内的生育意愿降低,导致了传统分娩量下降约24%,从而导致产科及相关收入减少;
第三,集团开展了新的科室以及新的业务,导致相关领域支出的增加。
第四,美国及老挝业务的若干商誉、无形资产及其他金融资产确认减值及拨备。
侃见财经认为,面对锦欣生殖的业绩的暴跌,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但预期并不充分,其财报披露之后,股价也是出现了一波较大的跳水。
实际上,锦欣生殖的业绩的下滑是目前婚恋市场的一个缩影,受影响的除了该板块,婴儿用品、月子中心乃至化妆品市场都同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月子中心,港股上市公司爱帝宫目前市值仅剩2.5亿港元,就连财报披露都成了问题。
化妆品巨头雅诗兰黛,从2022年业绩就开始出现拐点,三年时间股价暴跌超过70%,2025财年更是巨亏11.33亿美元,净利润下滑390.51%。
巨头尚且如此,行业困境可见多么明显。
面对业绩的下滑,市场也是提前反应。统计显示,自2021年开始,锦欣生殖股价就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年线更是四连跌,2025年才在市场大涨的背景下才实现了企稳,年内涨幅为5.95%。
另外,公司现金流相对比较稳定。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6.80亿元,较上个报告期增加1.10亿元。公司的销售费用也同比有所减少,但总体管理费用处于微增的状态。
其财报发布之后,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称,锦欣生殖上半年收入下滑11%至12.9亿元,净亏损10.4亿元,毛利率亦显著下滑10个百分点至30.4%。剔除该减值及其他非经常性或非现金项目后,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约8,200万元,同比下滑68%。该行表示,将公司在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17%至18%,经调整净利润预测则下调约50%,同时将其目标价下调至3.3港元,考虑当前估值合理,其评级降至“中性”。
里昂则发布研报称,将锦欣生殖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12%至20%,净利润预测下调27%至31%,预计2025年录得净亏损,以反映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谨慎的2025年展望;基于修订后的预测及更高的目标市盈率,将目标价从原先3.8港元下调至3.5港元。
里昂表示,锦欣生殖今年上半年收入下降11%,录得10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主要因海外资产减值所致。公司认为所有逆风已在上半年消退,预计下半年情况较上半年改善。里昂对锦欣2025年持中性展望,但预计其在2026至2027年将重回正轨。
侃见财经认为,对于亿元赛道而言,尤其是生殖赛道,其业绩的回暖需要匹配市场环境的回暖,鉴于后续生育相关政策有望加码落地,锦欣生殖的有望受益,但考虑到婚恋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锦欣生殖业绩回暖还有待继续观察。